
中小学建筑法规---楼梯踏步.ppt
24页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中小学建筑法规 专题之 —楼梯踏步,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 建筑设计规范对楼梯踏步的要求,● 因楼梯踏步而造成的意外伤害,● 参考文献,● 针对意外伤害思考踏步的设计,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 8.7.2 中小学教学用房的楼梯宽度应为人流股数的整数倍楼梯宽度不应小于1.2m,并应按0.6m的整数倍增加楼梯宽度每个梯段可增加不超过0.15m的摆幅宽度 8.7.3 中小学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级数不应少于3级,且不应多于18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类小学楼梯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6m,高度不得大于0.15m; 2 各类中学楼梯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得大于0.15m; 3 楼梯的坡度不得大于30度● 建筑设计规范对楼梯踏步的要求,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6.7.1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6.7.2 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6.7.8 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 6.7.10 楼梯踏步的高宽比应符合6.7.10表的规定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 因楼梯 踏步而造成的意外伤害,◇ 2009年12月7日晚10时许,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私立学校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初步统计共造成8名学生遇难,26人受伤这一惨剧发生在晚上9时许晚自习下课之际,学生们在下楼梯的过程中,一学生跌倒,骤然引发◇ 2010年11月29日12时许,新疆阿克苏市第五小学发生踩踏事故,造成14名学生受伤,其中重伤7人轻伤34人学生们下楼至楼梯口时发生拥挤,在教学楼二楼通往一楼狭窄的楼梯上,前面的学生摔倒后,后面的学生冲下楼梯引起踩踏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 2009年11月3日,衡阳常宁西江小学在准备做课间操时,由于人多拥挤,学生下楼时发生严重的踩踏事故,6人受伤 ◇ 25日20时许,广纳镇中心小学学生下晚自习课后,在教学楼楼梯里发生拥挤踩踏,最终造成7名同学被踩死、5人重伤、13人轻伤的惨剧 -----《校园安全事故》(百度文库),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 总结,国内2000 年至今,中小学学校共发生12 起,死亡近80 人,受伤260 多人,已引起教育界的广泛重视。
2005年10月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 2002年10月的《教育部关于坚决遏制中小学校楼梯问拥挤伤亡事故的紧急通知》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 思考,公共场所大量的人群聚集,某些小事故可能由于建筑物 或场所的设计不合理而引发,或者由于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人群拥挤时的过载,以至造成了严重的事故 中小学踩踏事故均发生在楼梯中,楼梯踏步宽度、高度、长度(梯段宽度)不合理里是其原因之一,所以设置合理的楼梯踏步,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是我们设计者的当务之急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 针对意外伤害考虑踏步的设计,◇ 踏步宽度和高度 ◇ 踏步长度(梯段宽度) ◇ 踏步防护 ◇ 踏步防滑条设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 踏步宽度和高度,对于踏步尺寸的确定,我国建筑界长期以来一直是按照《建筑设计资料集》中的下列计算踏步高度和宽度的一般公式: 2r+g=S=600 mm 式中,r 为踏步高度;g 为踏步宽度;600 mm为女子及儿童平均跨步长度(步距)这是确定踏步尺寸的既科学又方便运用的公式符合这一公式的楼梯最便于使用 按上面公式可求得适宜的踏步尺寸为: 踏步高/ 踏步宽= 130/340 、140/320 、150/300、160/280、170/260 等。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对决定踏步高度的因素主要是, 人每抬腿走上一步所费力气的大小对于健康的人来说,按一般体形的人做标准, 踏步高≤220毫米是可取的超过这个高度会使人感到过于吃力如每级踏步的高度过低, 在层高相同情况下, 则级数增加很多, 不必要地扩大了楼梯占用的建筑面积而且, 在使用时过于频繁地倒换双脚, 上楼太慢, 令人烦躁所以踏步高以不小于150毫米为好在供老人、儿童及病人使用的建筑物中, 在重要的或人流大量集中的大型公共建筑中, 还可以低10一20毫米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对于踏步宽度, 决定的因素是人的脚掌长度能使人的脚掌全部踩上最为适宜上楼时脚后跟悬在外面, 下楼时前脚掌一部分不能踏上, 会使人感到不舒适、不安全,极易发生踩踏事故,最佳宽度是280一300毫米, 这个数略大于一般男子的脚长儿童专用建筑、小型辅助建筑、多层住宅等可以采用240一270毫米,最窄不能少于220毫米归纳起来, 可以得到表1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不是指墙面至楼梯井边缘的水平距离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的一条强制性条文即:“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0.55+(0~0.15)m 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 两股人流。
根据当今中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取每股0.6m的人流宽度较合理◇ 踏步长度(梯段宽度),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如楼梯宽度大约为2 250 mm,按3 股人流计算,每股人流宽度750 mm,按四股人流计算,每股人流宽度563 mm结果显示:通行能力介于3~4 股人流之间4 股流较拥挤而3 股人流又很宽松, 因此实际使用的情况为楼梯上行3 股人流, 并且常会出现有人游走于人流的空隙中对于中小学校这种情况十分危险,极易引起交通拥堵现象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郑州九中,郑大一附中,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郑州二中,郑州外国语中学分校,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 踏步防护 现象: 楼梯踏步阳角处有缺棱掉角等现象 原因分析: ①施工操作不规范如操作顺序不当,采取先抹平面后抹 立面的方法 ②踏步抹面后养护不够或开放交通过早,造成缺棱掉角等 现象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防治措施: ①严格按照规范及施工工艺标准操作,踏步抹面前,将基层表面的浮土、砂浆等杂物清除干净,提前一天浇水湿润基层,在已湿润的基层表面涂刷水泥浆,并严格做到随刷随抹;砂浆稠度应控制在35mm左右;一次抹面厚度应控制在10ram左右,过厚的抹面应分次进行操作;踏步平立面施工顺序应抹立面后抹平面、接缝在水平方向并将砂浆接缝压紧。
②抹面或底糙完成后应加强养护,养护天数7d~14d,养护期间禁止行人上下 ③踏步粉刷面层时,在阳角处增设护角钢筋或铜条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 踏步防滑条,楼梯踏步不设防滑条或防滑条高出踏面太多、翘起等现象,都是安全隐患,如滑倒,极易造成踩踏事故 防滑条高出踏步面3mm为宜,钢屑防滑条宽宜20mm-25mm.高出踏步面3mm为宜 防滑条施工完成后不宜过早上人踩踏,防止松动、翘起甚至脱落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郑州外国语中学分校,郑州九中,这两所学校踏步均设防滑条,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解读,● 参考文献: A. 《楼梯设计若干问题分析和建议》(何斌)-------《有色冶金设 计与研究》2004年3月 B. 《中小学建筑设计安全问题的思考》(陈冰俐—内蒙古科技大学)-------《江苏建筑》2011年第4期 C. 《楼梯尺度新议》(方若柏) D.《城市公共场所人群拥挤踩踏事故分析(任常兴,吴总之,刘茂—南开大学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年12月 E. 《建筑中疏散楼梯的设计》(杨云翔,杨天辉—中南建筑设计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