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学概论.ppt
85页艺艺 术术 学学 概概 论论一.前言•一学法指导•1读通文字主教材理清主教材的基本思路,掌握主教材的基本框架,抓住重点和难点,理论学习与艺术鉴赏实践相联系•2在此基础上解决重点、难点、疑点•3重点选读文字主教材涉及的作品、文章、著作,参观有关展览,观摩有关影视剧目•4到图书馆,到广阔的社会生活去,接触主要艺术种类,加深理解教材中的观点•5及时完成“思考和练习”以及形成性考核安排的平时作业二知识脉络中编中编艺术种类艺术种类下编下编艺术系艺术系统统上编上编艺术总论艺术总论艺术学艺术学概论概论艺术总论艺术总论艺术的本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文化系统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中的艺术艺术种类艺术种类实用艺术实用艺术造型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语言艺术艺术系统艺术系统艺术创作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艺术鉴赏上编上编艺术总论艺术总论第一节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艺术的艺术的本质本质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客观精神说•特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精神”的体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宇宙精神”---柏拉图•主要观念:对理想的信念和坚持,柏拉图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认为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反映,观念世界是真实的存在。
•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柏拉图简介•柏拉图(柏拉图(Plato,,Πλάτων,, 约前约前427年-前年-前347年),年),古希腊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西方哲学乃至整个乃至整个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的柏拉图的著作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著作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1.早期阶段,早期阶段,“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对话的对话 • 2.成熟期的对话,包括《理想国》成熟期的对话,包括《理想国》 • 3.后期的对话,包括《法律篇》后期的对话,包括《法律篇》 •关键词:•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等含义•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黑格尔(1770---1831年):他的著作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给美做出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文以明道”-----刘勰•刘勰(约465---532年)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世居京口南朝齐、梁时期文学理论家•《文心雕龙》,其核心思想体现在强调文学的美制,提倡华丽为美主张宗经,提倡雅正,在原则上排斥一切离经叛道的文学•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主观精神说•特点:•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模仿说或再现说•特点:•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属于机械唯物论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艺术生产理论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艺术生产”的概念-----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艺术活动-----艺术生产•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概念强调艺术活动的生产实践性质,同时指出艺术活动是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应而存在的“精神生产”的一种“特殊”的方式”艺术生产理论究竟给艺术学研究艺术生产理论究竟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呢提供了哪些启示呢?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阳春白雪=高雅艺术• 下里巴人=通俗艺术第二节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艺术的特征艺术的特征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一、一、形象性形象性 艺术是以具体的、生艺术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思想情感 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 各个具体艺术门类,它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可以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无论怎样,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 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机统一不同的艺术门类具不同的艺术门类具有不同的特点雕塑、绘画有不同的特点雕塑、绘画等造型艺术,是在再现生活等造型艺术,是在再现生活形象中渗透了艺术家的思想形象中渗透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这种主客观的统一,情感,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常常表现为主观因素消溶在常常表现为主观因素消溶在客观形象之中而另一些艺客观形象之中而另一些艺术门类,则更善于直接表现术门类,则更善于直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间接和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间接和曲折地反映社会生活曲折地反映社会生活 梵高《鸢尾花》梵高《向日葵》 第二,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第二,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艺术形式之所以能感动人、影响人,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机统一艺术形式之所以能感动人、影响人,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鲜明地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鲜明地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 20世纪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作演讲时,曾经将年代鲁迅先生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作演讲时,曾经将两幅画来进行对比其中一幅是法国两幅画来进行对比其中一幅是法国19世纪画家米勒的代表作《拾世纪画家米勒的代表作《拾穗者》,另一幅是当时上海英美烟草公司的商业广告画月份牌《时穗者》,另一幅是当时上海英美烟草公司的商业广告画月份牌《时装美女》虽然这些时装美女画画得很细,在色彩和线条上颇费了装美女》虽然这些时装美女画画得很细,在色彩和线条上颇费了些工夫,但这些画只是一个广告,简直不能称作艺术品些工夫,但这些画只是一个广告,简直不能称作艺术品 艺术形象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最集艺术形象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最集中地体现为艺术典型中地体现为艺术典型所谓艺术典型,就是作家、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 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 二、主体性二、主体性 艺术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更离不开创作主体,离不开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创作中的这种主体性,集中表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 唐唐* 韩干韩干 照夜白图照夜白图第一,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第一,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应当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具有艺术的独创性 清*郑板桥清*郑板桥 兰兰 竹竹北宋*文同北宋*文同 墨墨 竹竹第二,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第二,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欣赏主体总是要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思想情感与审美理想,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进行再创造和再评价,从而完成和实现、补充和丰富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艺术欣赏活动中,欣赏主体和艺术作品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振荡关系 总而言之,艺术鉴赏的本质就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第三,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第三,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三、三、审美性审美性 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第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第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天然风景之美,毕竟 是大自然造就的任何艺术作品都必然是人所创造的,然而,并不是人类一切劳动和智慧的创造物都可以称为艺术品只有那些具有审美价值或审美性的人类创造物,才能称之艺术品 峨峨 嵋嵋华华 山山第二,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第二,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艺术美之所以高于现实美,是由于通过艺艺术美之所以高于现实美,是由于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了艺术作品中。
美凝聚到了艺术作品中艺术美要以真和善为前提,并通过审美性体现出艺术中这种真、善、美的统一 艺术的审美性和艺术的审美性和“丑丑”的关系的关系:: 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能动创造变成了艺术美事物本身“丑”的性质并没有变,但是作为艺术形象它已经具有审美意义 帕提农神庙帕提农神庙第三,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第三,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美注重形式,但并不脱离内容,是二者的有机统一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特殊的形式美 本章小结•一艺术史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几种看法•1客观精神说——柏拉图、朱熹 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2主观精神说——尼采、严羽 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主观精神的抒发和表现•3模仿说——对现实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一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二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2主体性——体现在艺术创作、作品、欣赏中•3审美性——它体现了人的审美意识,是真、善、美的结晶,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 统一二艺术的起源•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几种学说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几种学说•1艺术起源于模仿——德莫克利特•2艺术起源与表现——克罗齐•3艺术起源与游戏——席勒•4艺术起源与巫术——泰勒•5艺术起源与劳动——希耳恩•6我们主张多元决定论——艺术的起源,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不过巫术说和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三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一艺术的功能•1审美认知作用——认识自然、社会、人生•2审美教育作用——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3审美娱乐作用——精神享受•二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1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2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发挥人的想象力、创造力•3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完美的人格四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一艺术与文化的关系、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作用 : 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占有极为 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它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 ;另一方面,每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又深深植根于它的土壤中 二艺术与宗教、道德、哲学、科学的关系1艺术与宗教宗教利用艺术进行宣传,艺术体现宗教思想2艺术与道德有些艺术作品能体现一定时代的道德准则;艺术家的道德观也会影响他的艺术创作3艺术与哲学哲学以美学为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作品也会流露出某种哲学思想4艺术与科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成果会推动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的改变,推动艺术形态的发展;艺术求美、求独创、用的是形象思维;科学求真、求普遍性、用的是抽象思维 中编艺术种类一实用艺术•一实用艺术的种类•建筑、园林、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二实用艺术的特征•1实用性、审美性•2表现性、形式美•3民族性、时代性二造型艺术•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 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它是一种再现性的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一种类•绘画、摄影、雕塑、书法•二特征• 1造型性、直观性•2瞬间性、永固性•3再现性、表现性三 表情艺术 •一种类•音乐、舞蹈•二特征•1抒情性、表现性•2表演性、形象性•3节奏性、韵律美四 综合艺术•一种类•戏剧、戏曲、电影、电视•二特征•1综合性、独特性•2情节性、主人公•3文学性、表演性五 语言艺术•一种类•诗歌、散文、小说•二特征•1间接性、广泛性•2情感性、思想性•3结构性、语言美下编艺术系统一 艺术创作•内容要点•第一节 艺术创作主体 ——艺术家•艺术家是艺术产品的创造者,艺术家至少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第二节 艺术创作过程•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三个阶段 •第三节 艺术创作心理•艺术创作心理中,以意识活动为主,但也有无意识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这使得艺术创作心理蕴藏着多种因素艺术作品•内容要点•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层次•一艺术语言层次——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二艺术形象层次——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文学形象•三艺术意蕴•第二节 典型和意境•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形象、典型性格,指艺术作品中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
•意境:情景交融的境界,具有朦胧美、超越美、自然美•第三节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可大致将其概括为:道、气、心、舞、悟、和•六个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三 艺术鉴赏•内容要点•第一节 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活动接受美学认为艺术接受是整个艺术活动十分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第二节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包含着注意、感知 、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第三节 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艺术鉴赏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审美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升华三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