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历史(贵阳)教材知识速查:模块四世界现代史.doc
8页模块四 世界现代史第十八讲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本讲知识脉络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列宁的探索1918~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1925年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的探索经济: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政治:颁布1936年宪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为二战中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基础,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提供借鉴贵阳中考考点清单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时间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地点彼得格勒背景(1)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俄国土地荒芜,工业产量急剧下降,币值猛跌,物价飞涨,城市的燃料和粮食供应极度紧张,当时俄国政府首要解决实现和平,发展经济的重大问题(2)原本就尖锐的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群众斗争不断高涨,沙皇的专制统治已经到了全面崩溃的边缘(3)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罗曼诺夫王朝)统治(4)二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与二月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同时并存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5)1917年4月,列宁回到国内,发表了《四月提纲》,号召俄国无产阶级抓住时机,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将资产阶级革命推进到社会主义革命主力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经过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
起义者迅速占领火车站、中央发电站、局和国家银行等战略要地11月7日,停泊在涅瓦河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大炮发出怒吼,攻打冬宫的战斗开始,起义者占领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结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攻占冬宫十月革命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它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是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实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对20世纪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由此诞生(3)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对中国的影响(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2)李大钊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从此走上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3)解决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未能解决的革命彻底性问题,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巩固政权的措施(1)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2)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3)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4)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易错易混】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新经济政策开始时间1921年背景(1)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工农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加剧(2)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内容(1)农业:农民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2)工业: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3)商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自由贸易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直接联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新”的表现)作用到1925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影响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启示(1)我们要学习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2)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必须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特点的政策、方针(3)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与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标志着列宁找到了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探索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指导意义苏联成立时间1922年底名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加入者4个(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后来,苏联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重大成就背景1924年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成就经济上(1)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2)苏联加快了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步伐,到1937年,苏联全国完成了农业集体化政治上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作用(1)大大提高了苏联的综合国力;缩小了同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2)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背景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特点是以国家计划为核心的行政命令体制,高度集权弊端(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3)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4)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5)苏联出现了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影响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正常开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评价(1)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强国的行列,为后来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2)这种体制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贵阳中考重点突破1.俄国十月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点。
1)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它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其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它推翻的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俄国十月革命首先从中心城市开始,然后再推向其他地区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首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3)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2.列宁对苏联历史作出了哪些贡献?(1)革命: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2)建设:①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苏俄政权②实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政权3)1922年,成立苏联3.苏俄(联)从十月革命到30年代中期经济政策有哪些变化?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可得到什么启示? (1)变化及影响:十月革命胜利后,为击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新政权,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保障了军事胜利,但也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
使苏俄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1925年,苏联制定工业化方针,1927年实行农业集体化,此后新经济政策被取消1923年,苏联实行工业化方针,实施两个五年计划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问题:如农、轻、重比例失调;产品单调,质量不高;农民积极性受挫,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2)启示:①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要从实际国情出发保证农、轻、重比例的平衡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建设稳步、高速地发展③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4.苏联的工业化方针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何不同及原因分析1)不同点:①开始部门: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苏联则是优先发展重工业②资金来源:苏联的工业化是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③西方国家是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的,苏联是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完成的④手段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通过自由竞争的手段完成苏联是通过采用行政手段完成的2)原因:①社会制度不同;②苏联的工业化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第一次试验;③经济基础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而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十分短缺5.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斯大林模式”都是从当时国家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来制定的,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之后都出现了一定的弊端,产生了消极影响新经济政策”是从国情出发,制定的正确的经济政策,使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贵阳五年中考真题回顾与模拟1.(2015贵阳中天中学模拟)1917年,俄历2月23日是“国际三八妇女节”,首都彼得格勒受失业和饥饿威胁的工人与市民举行了大规模的集会和示威活动,提出了“打倒战争”“反对饥饿”等口号这一天参加罢工的工人超过了12万人随后罢工和示威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材料表明当时俄国政府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是( )A.取得争霸战争胜利B.实现和平,发展经济C.进行无产阶级革命D.巩固政权,建成社会主义2.(2015贵阳十七中模拟)“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材料主要论述了新经济政策( )A.实施的背景 B.实施的内容C.实施的过程 D.实施的结果3.(2012贵阳中考)下表所示,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1928年1932年1937年在欧洲所占位次21在世界所占位次532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4.(2013贵阳中考)今年上半年“中国流行语”排行榜上,赫然在列的有“中国梦”“正能量”等词句。
如果1917年的俄国也有一个“年度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能上榜的是( )A.“新宪法颁布” B.“苏联成立”C.“新经济政策” D.“十月革命”5.(2014贵阳中考)右图是“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917年11月7日晚9时45分,它忽然发出了几声炮响,炮弹的火光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宣告了一场伟大革命的爆发这场革命是(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6.(2015贵阳十七中模拟)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