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汕中秋节.docx
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潮汕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俗称"八月节'潮汕地区也有叫"八月半'的由于说法不同,因而风俗各异,潮汕的中秋节更有着浓重的乡土人文色调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熟悉一下吧! 潮汕过中秋节的习俗 一、赏月拜月吃月饼 中秋节各地都有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关于中秋吃月饼相传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传闻唐太宗在征边告成后将月饼分给百官品尝的故事另一是说在元朝末期,中原人不堪忍受元朝统治者的残酷统治纷纷抗议,但朝廷官兵戒备森严,消息传递特别困难,他们便把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于月饼中,各路义军见字即揭竿起义潮汕的中秋吃月饼主要是源于此说 不过,潮汕地区的中秋习俗,还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有俗谚说:"男不圆月,女不祭灶',就在女人"拜月娘'时,男人们便约上几位好友,到阳台上或登上高处,摆上工夫茶具,煮水冲茶,一边品茗,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月饼 潮汕地区的中秋节,不仅有吃月饼之俗,还有相互馈赠月饼之举,这就促进了潮汕朥饼制作工艺的进展,由最初的家庭制作进展到特意作坊制作,潮汕朥饼更被称为潮式月饼而著称于世;而意溪朥饼、苏南朥饼和贵屿朥饼等早已有名遐迩,与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和津式月饼并列,成为五种全国有名的月饼之一。
中秋节自古就有拜月的习俗《礼记》中载的"秋暮夕月',即是拜月神,潮汕人称为"拜月娘'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虽未得宠,但在某年的八月十五赏月时,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观出众,便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潮汕地区的拜月那么源于"嫦娥奔月'和月中有"破柴翁'的传闻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待字闺中的女子拜月那么企盼能嫁得个好夫婿;更加是过去的潮汕华侨众多,有不少妇人与丈夫远隔重洋,多年难见一面,思念之情更切,于是借拜月寄意 在中秋节将到来的时候,各家各户的主妇便忙着用糯米碾成粉末儿,然后掺上白糖浆搅匀,再用一个个木馍子,把它们压在镂凹进去的片面里面压坚固了,磕出来,便成了一块块外形各异、大小不同的"月糕'"月糕'花纹美丽纯净如雪,一些动物形壮的月糕更令孩子们爱不释手还有用纯净的糯米粿或是加了"艳米'的红艳艳的粿加花生再做成镰刀,饭勺,收稻桶,稻穗,等模样的粿品,都是寓意着丰收的美味此外,还有一种用花生炒熟了加麦芽糖捏成桃形的"地豆桃',尤其香脆无比 当三五之夜到来、玉兔东升时,人们就将大方桌摆在庭院、埕口或阳台,然后, 拿两根甘蔗在方桌上扎一个拱门,称为月宫门。
祭月时,常让小孩供上新买的文具笔、课本和书包等,祈求"月娘'保佑孩子读书聪明,劳绩优秀,将来出人头地并撮一点香灰,慎重地包在红纸上,然后用"井心'(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打水时水桶不能碰见井沿)送服,说这是"月娘'恩赐的"仙丹',喝了能使人变得聪明、健康年轻小姑娘们也会把自 己做的手工艺品摆来拜月,以祈求自己心灵手巧妇女们还会把新买的打扮品摆上来拜月娘,祈望自己能像"月娘'一样美貌出众 就在女人们张罗祭拜时,男人们那么约三五好友,登高望月,在阳台上摆上潮汕工夫茶具,生上炉火,品茗茗赏月,乐哉悠哉 《澄海县志》载:中秋这一天,一切人家都相赠月饼赏月的宴会必吃熟芋,剥去芋皮,叫做"剥鬼皮'人们还以这晚天气晴朗或阴暗来预卜上元节的阴晴谚语说:"云掩中秋月,雨洒元宵灯' 二、芋头祭祖,吃芋头 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节令,农人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纵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那么流传广泛的传闻: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举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迫害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祀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三、烧瓦塔 中秋夜烧瓦窑(即"烧瓦塔')是潮汕的另一习俗瓦窑高1至3米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瓦窑要用砖块砌到确定的高度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瓦窑的下方要留一个窑门口,以供投放燃料近年来,一些地方砌的瓦窑,那么全部用砖条砌成,瓦窑的高也超出了3米,有两三层楼之高,更是吸引了四方的人前来观看 砌瓦窑和烧瓦窑,主要是男人和小孩的事,女人一般是不会加入的烧瓦窑一般都在中秋节的晚上,燃料有柴、竹、稻草、谷壳等;当瓦窑燃烧到火旺时,便可泼入松香粉、盐等引焰助威 潮汕中秋美食 一是糕饼类,潮汕各地月饼,甜的、咸的、荤的、什料的、多味的各式各样种类繁多还有面饼、软糕、云片糕均为中秋节糕饼,为潮人送亲戚之佳品,可说潮人送月饼是睦亲的习俗;中秋月饼是潮汕人一年一度的传统食品,潮汕的传统月饼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正圆形的占绝大多数,意为好兆头,在次日,没有一个潮汕人无不品尝一下月饼的滋味的 二是潮地中秋节季,天高气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时,柚、柿、杨桃、菠萝、石榴、橄榄、香蕉等也是潮人中秋的另一类美食; 三是农产的芋头、南瓜,潮人用其制作芋泥、瓜浆也是潮人热爱的。
其中,中秋月饼是潮人一年一度的传统食品,过中秋节,没有一个潮汕人不品尝一下月饼的滋味的虽然月饼可以有各种形制,潮汕各地也有自己的特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要求是正圆形芋头、糍粑等也是潮人中秋必吃的家常的还有前面提到的拜月时的"在中秋节将到来的时候,各家各户的主妇便忙着用糯米碾成粉末儿,然后掺上白糖浆搅匀,再用一个个木馍子,把它们压在镂凹进去的片面里面压坚固了,磕出来,便成了一块块外形各异、大小不同的"月糕' "月糕'花纹美丽纯净如雪,一些动物形壮的月糕更令孩子们爱不释手还有用纯净的糯米粿或是加了"艳米'的红艳艳的粿加花生再做成镰刀,饭勺,收稻桶,稻穗,等模样的粿品,都是寓意丰收的美味此外,还有一种用花生炒熟了加麦芽糖捏成桃形的"地豆桃',尤其香脆无比 潮汕朥饼名店名品 一、意溪朥饼 意溪是潮州东隅的一个古镇,清代便有"潮东雄镇'的美称意溪朥饼尤以范合盛大朥饼有名范合盛是清末意溪镇一家饼铺字号,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现今范合盛大朥饼的掌门人范朝进,60多岁,为范合盛第三代传人,继承了祖上制作朥饼的好手艺意溪大朥饼最突出的特点是皮平匀,馅精细滑润,入口香甜清爽,且凉喉适口。
正是意溪大朥饼这些突出的优点,使其有名粤东及东南亚一带意溪大朥饼之所以有以上突出的风味特色,究其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用料讲究主要原料猪油,确定要用潮州本地猪的猪朥来炸油,由于这样的猪油味道才极为芳香二是制作精细,意溪大朥饼整个制作过程,都是以传统手工操作而成,工序特别繁杂,但每道工序都特别讲求、精细过去在潮州地区,有"意溪朥饼豆馅藏过年'的传闻,便是指意溪朥饼的豆馅制成之后,务必装入陶坛中,埋藏于泥土中数月,才挖出制作成饼正是由于这个理由,意溪大朥饼才有清爽凉喉的特点 二、苏南朥饼 澄海苏南朥饼已确一百多年的历史清同治光绪年间,莲阳(即苏南)乡有一家叫"坚裕'号的糕点店,在当地已小著名气主要生产朥饼、软糕等传统产品到了第三代传人,已是清光绪年间,其店仆人略有文化,爱动脑筋,热爱创新他想出了大量提高产品质量的点子和秘方,如抉择大朥饼是否好吃的关键是饼皮和饼馅,饼皮要脆,饼馅要甜而不腻,凉且无渣他从酿酒工艺中得到启示好酒是需要窑藏的,窑藏弥久,其酒弥香他认为饼馅也是这个道理,初磨制出来的馅火气大,磨得再细也有颗粒,入口不清凉,糖加得太多反而浓腻,糖太少了那么淡而无味他抉择借鉴酿酒的窑藏方法,于是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每年冬至前后都要将池塘车干捕鱼的机遇,命工人先将大水缸放进车干了的池塘里,将磨制好的饼馅放进大水缸,然后密封、等到池塘重新放水,塘就成了他的自然冷库,饼馅可以在较低温的环境下存放。
这样在密封和低温下不轻易变质坚裕号的饼馅最少要存放一年以上,就是要等到其次年池塘再度车干后才取出来加工制成大朥饼这样,做出来的产品,不管是大朥饼、小朥饼,还是糯米软糕或其它糕点制品,其口感比不窑藏于池塘的口感迥然不同,入口清凉,润滑无渣,柔嫩而无火气,甜淡恰到好处,深得顾客青睐据说,坚裕号的饼馅有时存放时间长达二年!后来,莲阳一带的糕点作坊都学习他的阅历,使莲阳一带糕点饼食在潮汕地区独树一帜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