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古诗词原诗、翻译、主题.pdf
8页1 部编本七年级下古诗词 班级:姓名: 资料: 【原诗】【翻译】 【主题思想】 古诗词目录: 一、木兰诗 课外古诗词诵读 二、竹里馆 /王维 三、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四、逢入京使 /岑参 五、晚春 /韩愈 20古代诗歌五首 六、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七、望岳 /杜甫 八、登飞来峰 /王安石 九、游山西村 /陆游 十、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十一、泊秦淮 /杜牧 十二、贾生 /李商隐 十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 万里 十四、约客 /赵师秀 部编本七年级下古诗赏析 班级:姓名: 一、 木兰诗 【原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 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 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惟 通:唯 )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 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 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 2 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 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 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 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梭的声音,只 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在想 什么,也没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了征兵的文书,君主在大规模征兵,征兵 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我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我没有兄长, 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从此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骏马、马鞍、鞍下的垫子、马嚼子、缰绳和马鞭早上辞别 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水奔腾 流淌的声音早晨离开黄河上路, 晚上到达黑山头, 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 只听见胡人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 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 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赏赐 了很多的财物 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 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 希望能骑着千里马, 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 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闺 房东面的门,坐在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女儿装, 当着窗子整理像乌云一样柔美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一起 3 打仗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征战同行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 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 呢? 【主题思想】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巾帼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 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 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 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 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善良质朴的优秀品质。
二、 竹里馆 【原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 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主题思想】 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 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 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三、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原诗】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 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 然而生呢? 【主题思想】 本诗叙述了诗人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抒发离别行旅之苦的笛声,勾起 4 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心绪 四、 逢入京使岑参 【原诗】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在马上匆匆相逢没 有纸和笔 .,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主题思想】 此诗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 五、 晚春韩愈 【原诗】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离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 竞相吐艳争芳, 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就是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赋予花草树木以 生命的力量,来告诫人们珍惜时光,珍惜春天,启示人们抛开自我,应时创造 六、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原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 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主题思想】 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 5 七、 望岳杜甫 【原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 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 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主题思想】 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 色,表达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八、 登飞来峰王安石 【原诗】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会遮住 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主题思想】 这首诗借写景抒发了诗人广阔的政治胸怀,以理入诗,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 不畏困难的心怀 九、 游山西村陆游 【原诗】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山 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 6 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 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主题思想】 这首诗写作者到山西村做客,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表达 了诗人对农村纯朴民风的陶醉, 及对秀丽清新的山村景色和淳朴农村生活的喜爱 之情 十、 己亥杂诗龚自珍 【原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 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 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落红”自喻,抒发了诗人自己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 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满腔热情和献身精神 十一、 泊秦淮杜牧 【原诗】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卖唱的 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主题思想】 这首诗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物,表达了作者对醉生 梦死的统治者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忧虑 7 十二、 贾生李商隐 【原诗】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 汉文帝在宣室中因求贤征询贾谊的政治见解,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 可惜文帝半夜移动坐席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 【主题思想】 作者借古讽今,诗中的贾生,正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慨叹贾生的不遇明主, 实际是感叹自己的生不逢时,寄寓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十三、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原诗】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译文】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好比行走在群山的包围之中,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出现阻拦去路 【主题思想】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 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 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十四、 约客赵师秀 【原诗】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 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 传来阵阵蛙声 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 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主题思想】 黄梅雨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叫诗人约来一位朋友来做客, 可等到夜半也没有来他只好一个人伴着油灯,无聊的敲着棋子含而不露地表 8 现了作者的寂寞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