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分析全套.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凯和****啦
  • 文档编号:230475823
  • 上传时间:2021-12-2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3.8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I,II,III 卷试题分析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 卷试题分析2017 年全国新课标卷语文难度适中,但在试题结构、赋分、题型、能力要求等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既遵循了稳定性和继承性, 又体现了创新性 试题材料重视传统文化,着眼社会、关注人文;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基本能力,从而凸显考生的语文素养总之,其突出特征为“国际视野,稳中求变,关注社会,凸显素养”全球视野大国担当试题上虽然采用了新的形式,但依然紧贴高中教学,考查了高中语文的主干知识及高中生应该具备的知识及能力论述文选择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既体现了近年来高考命题指导思想“一点四面”中的“依法治国”,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公正” ,更体现了崛起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担当实用类文本选择介绍“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 ,并将其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作比较,也体现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中国形象作文题要求考生从12 个“中国关键词”中选取两到三个,来呈现考生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更是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传播的时代主题整张卷注重传统文化,更加注重学生对母语综合应用的能力考查,注重学生对社会时政的关注,让语文能力真正强的考生拿到高分。

      同时又兼容并包,以开放的姿态关注世界变化,气势磅礴,眼光深邃,加强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体现思想的内涵和人文的光辉,耐人咀嚼稳中求变注重全面“新”体现在:取消选考模式,适度增加阅读量,文化常识考察趋稳2017 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自2015 年开始考查的文化常识考点成为必考考点之后,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实用类文本一改往年人物传记,选取的是新闻类材料,而且是非连续性文本,这要求要有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极大的合理化分配时间此题虽新,但在不少套卷练习中都出现过非连续性新闻类文本阅读,相信做过多篇的考生并不陌生,而且庆幸自己积累不少此类题的做题经验虽然有新变化,考查的内容却是一直存在于高考环节里面的,所以对考生而言,除了时间上的合理划分和阅读速度的提升之外,更多的是亲切感和全面备考意识的重要性理性回归多元驱动近五年,全国卷作文多为新材料作文,命题呈现如下特点:一、折射社会多元化;二、注重思辨能力;三、引导个性思维;四、凸现人文色彩;五、关注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高考作文越来越具有创新性,讲求开放性,但不论怎样创新变化,都离不开在”生活性、文化性、思辨性”三大核心词。

      今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的材料 “通过关键词, 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可谓是国际视野,全面驱动,奏响时代最强音它将任务驱动型作文与“解说词”这一实用类文本写作结合在一起,契合了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主题作文材料中十二个关键词涵盖了经济、文化、民生、科技、环保、城乡、出行、购物等八大门类,充分体现了关注时政热点的主要特征,充分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现实问题,同时具有国际视野,从国家发展的大局着眼,承担中国公民向外国青年推介中国的责任意识,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又展望国家发展的美好前景,具有明显的“立德树人”导向功能写作时注意选择的两三个关键词要形成有机的关联,考生可以根据“一带一路+高铁” “共享单车 +一带一路”“中华美食 +移动支付”“广场舞 + 美丽乡村”“共享单车 +空气污染”“广场舞 + 京剧”等二元关系话题展开,完成“选择两三个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 “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四大任务驱动,对考生任务驱动的复杂性和思维驱动的关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谓真正意义上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考生可以自主选择,但必须同时满足上述四个要求,这对于思维能力欠佳的考生来说难免会顾此失彼,这就提醒我们今后的作文教学必须狠抓思维训练,让考生学会真正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写作。

      总而言之, 2017 年的课标卷保持了“一点四面”的基本命题思想,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做出调整,让语文试卷走向平易化、人文化,较之往年更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这也是对近年来高考语文改革呼声的一种回应,也是对 2017 年国家考试中心颁布的今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典型样题非连续类新闻文本阅读和“中国崛起”宏大叙事类材料作文的一种印证此言不虚2017 年高考语文全国 II卷试题分析2017 年是高考改革的重要年份, 是在更换了考试大纲的背景下的第一次考试,是对新考纲的不折不扣的落实,试题材料对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都进行考核、重视传统文化、凸显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加大阅读与鉴赏能力的考核,是对新考纲的不折不扣的落实,可谓“守正”;试题着眼社会、关注人文,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从而凸显考生的语文素养,从题型和选材看,题型变化较大,涵盖范围较广,亮点频频,可谓“出新”论述类文本节选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以“青花瓷”为题材,中间有“郑和下西洋“的内容,既凸显“传统文化”的要求,有暗扣“一带一路”的热点,可谓用心良苦从题型的命制看一改课标卷的都是“不正确”的选项,第1 题为选择“正确”的选项,增加了难度,第 2 题为文章的论证思路, 紧扣考纲的新变化, 第 3 题考核的都是根据文意的推断。

      总体的讲更加重视信息的筛选,原来需要对读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需要综合的分析,体现变化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改成年考小说的思路,考核散文,题目为单选和简答,显示出既然是必考考什么是不确定的,但从考试的题目看还是中规中矩,考核标题的含义、人称的作用以及文章的情感,突出考纲“阅读与鉴赏”的要求实用类文本选择了新闻调查,题材为“生活垃圾处理”,贴近生活题型和考纲的题型示例基本一致,重点考核信息筛选能力其中有概括、有对比、有评价,主观题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来源于材料,通过材料解决问题,突出实用性文言文阅读遵循从正史中选材的命题思路,今年的赵憙传选材于汉书,考查的内容与 2016 年试题结构、命题角度保持一致,仍然是依次考查文言句读、文化常识、文意概括、文言翻译,突出稳定性,但在选材上打破了文言文不选“前四史”和“清史”的规矩,是一次较大的突破诗歌鉴赏选材仍然是名家的非名篇,继承了遗忘的传统,但从试题类型由原来的两道简答都变为一道双选和一道简答体现了变化,主观题的设问是概括人物的形象特征,是课标卷以前没有涉略过的,体现了变化,但总体上难度并不高,体现不难为学生的出发点名句默写由过去的三道题目改为两道题目,打破原来的格局更加难以猜测。

      语言文字运用题保持了近年成语、语病,新加了语言的得体和逻辑的推断,病句仍然重视“结构混乱”“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考核,选材中体现“书法” “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文化避免和根据文意填空都涉及到衔接的重复嫌疑删掉以往的衔接,根据文意填空还是突出“科普”色彩,落实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科普文章”的考核点图文转化“转移”到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核,更加突出“语境”中考核的特征,重点考核“图表”材料作文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选材是名句,突出“传统文化”的运用,并且选择需要归类,体现一种归纳总结能力总之 2017 年的高考课标 II 体现除了“守正出新”的特征,同时严格按着考纲命题,也体现了出作为国家级考试的“信度”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I卷试卷分析今年的全国卷试题,保持了一贯的关注社会、思考人生的主旨,但也做了不少调整,可谓稳中有变,变中有新大致情况如下:(一)大格局稳定整个卷面仍然保持了150 分总分,而且论述题、文言文阅读题和名句默写题的命题形式也保持了稳定二)调整和改动1)最大的调整是将原来的现代文阅读中文学类和实用类两种选作一种改为了两种文体都必须作而且在占分、题量和选材上都有所变化:占分由原来的25 分改为文学类 14 分和实用类 12 分;题量都改为 3 小题;文学类包括一道四选一客观选择题和两道主观题,分别占3、5、6 分,实用类则四选一客观选择题、五选二客观选择题和主观题各一道,分别占 3、5、4 分。

      2)古诗鉴赏题在保持原有分值和题量的基础上,将原来的两道主观题改为一道五选二客观选择题和一道主观题,客观题占5 分,主观题占 6 分名句默写题保持了原来的情境式默写形式,但分值有所降低,由6 分改为 5 分3)语言表达题是历年高考试卷的不稳定区,今年比去年有较大改动, 在分值和题量未变的前提下,除成语题、病句题和情景补写题保留未变外, 将原来的虚词填空题改为表达得体题,原来的表达连贯简明题改为辨识逻辑错误题4)作文题今年全国3 卷的作文题,虽然总分未变,但是题型却有较大改变,由去年的自拟标题改为半命题作文,在给出一定材料让考生进入思考境地后,要求以给出的短语作副标题,自己拟定正标题总之,这道作文的题目材料十分贴近考生实际,符合新课标对高中生写作能力的要求,难度适中,并且可以从作文中发现“立德树人”的高考作文指导思想在考生思想实际中的体现程度, 也能考查考生思考的严谨与思维的深度,是一道不错的作文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