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25740884
  • 上传时间:2023-09-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一、 教学设计意图  1、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制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量角器的构造,知道读量角器的度数的方法,并会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量角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归纳出度量发发,从而来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到角度在国防、体育等方面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三个目标的指定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  2、教学策略与方法:合作探究模式  合作探究模式是分小组,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探究解决方法来进行教学的它既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能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不是随便运用,合作探究法也不是走走形式而已,对什么时候讨论很有讲究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获得;凡是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就通过班级适当交流取得共识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再适时指导、点拨  在本节课我设计了3次小组合作探究:1、请学生观察量角器,并与组员交流一下,你看到些什么?2、学生自己偿试度量角,并交流度量方法。

      3、自己归纳出度量角度的方法这样的设计是注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探究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和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3、预设情况:  我预计学生观察量角器后可能提出这些问题:量角器为什么是半圆形的?为什么会有内圈、外圈刻度?为什么上面有那么多刻度线?中心点、零度刻度线有什么用?量角器是怎么样来量角度的?这些问题正是这节课的教学关键,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就掌握了度量角的方法二、 教学过程(一)引入:  1、 视频播放:神舟六号发射问:有谁知道神舟六号的发射角度是多少?师:发射角度是42.4°,因为神舟六号的着陆场就位于42.4度左右这样,飞船每次经过42.4度时,就通过着陆场,使飞船每天至少有一次返回的机会这说明角度在火箭发射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师:除了在航天技术上,在建筑业,角度同样不容忽视多媒体演示)意大利举世闻名的比萨塔原来的倾斜角1.5度,现在却倾斜了5.5度,面临着倒塌的危险工程师们提出了“拯救比萨斜塔”的口号  3、 就连平时投实心球,也有一个投掷角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出示课题:角的度量〗(二)认识量角器  1、师:度量角的工具是什么呢?〖出示实物:量角器〗就是“量角器”〖板书:工具:量角器〗  2、师:请大家观察量角器,并与组员交流一下,你看到些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

      师:请小组派代表来汇报观察结果生1:我看到了有刻度,都是数字生2:量角器的形状是半圆形的,有很多线师:这叫做刻度线生3:最下面有中心点师:对,这个相交的点,就是中心点,还有这条刻度线叫做零刻度线这很重要生4:都是有0~180,但是方向是反的  (随着学生汇报,教师在电脑中演示  3、师:通过观察以后,你还想知道什么?生1:我想知道量角器是怎么样来量角度的? 生2:为什么上面有那么多刻度线?生3:我们还想了解量角器为什么是半圆形的?生4:中心点有什么用?生5:零度刻度线有什么用?生6:为什么会有内圈、外圈刻度?  4、 师:那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先来解决量角器为什么是半圆的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一个圆周被分成360等份,每一分所对的角是1°在航海、航空等方面都需要用它来确定方位的而我们小学生平时测量的角大都小于180°,所以只取它的一半180°,做成量角器先来看量角器上的10°,每一小格所对的角就是1度师分别出示60°、100°、40°、140°使学生知道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圈、外圈都有些什么用 (三)角的度量方法:ABC〗请大家试着量一量它的角度Ð  1、师:请看练习纸的第一题〖出示   学生实践操作,相互交流度量方法。

        2、师:哪个小组先上来量?  生1:我们小组先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对正O点,然后(转动量角器)使零度刻度线对准一条边OB,然后再看OA边对准的数字我们的答案是50°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那再请一个小组上来量  生2:我们把量角器放平,对齐中心点,再看角的两条边所对的刻度,可以把外圈的130°-80°=50°  生3:我先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然后(转动量角器)使零度刻度线对准OA边,然后再看另一条边OB对准的刻度,是内圈的50°  师:大家都量得很好  3、师:下面请大家来归纳出度量角的方法,小组先讨论讨论,再写在纸上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生汇报:我们小组讨论出的结果是:先把顶点与中心点对齐,再把一条边与零度刻度线对齐,最后是看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  师:你认为哪个小组的归纳得好?(四)巩固新知、深化结论  1、师:知道了量角器的量角的方法,接下来做第二大部分的练习,共有三道  生独立度量,教师巡视时间3’12”)  核对答案:    一位学生看错内、外圈,读成110°  生全对    生:∠3的边太短了,看不清楚  师:我们可以想什么方法来准确知道它的度数?  生:把一条边延伸一下,就看清楚了。

        师:用这位同学想的办法来量一量  生:∠3是83°  生:我不用延长,因为延长时会有误差,所以我用一把尺,沿着这条边放,看它对准的是83°就可以了  2、师:如果这个角被磨损了,怎么才能知道它原来的角度?大家讨论一下    生:把两条边向中间延长,相交的一点就是中心点,对准中心点就可以量出这个角是55°  师:对是55°你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学得真好大家看看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其他问题吗?(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师:你们掌握了哪些本领呢?三、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采用了开放式引入课题,使学生感到了角度在国防、体育等方面的重要性,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新授阶段我通过让学生观察量角器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汇报过程中,教师用电脑演示,效果很好但是我课中电脑突然死机,使得原本在中心点、零刻度线配上的声音与闪烁,无法呈现给学生们,导致学生对零刻度线没有很深的印象,在后面的课中学生几次说错以后如果遇到这样的状况,可以把关键的字词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在观察量角器后让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后面要解决的问题,说明学生的思维很积极、很活跃。

      随着问题的解决也不断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能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   我设计让学生第一次量的角就是开口向上的,这打破了常规教学中先量水平位置的角,再量其他位置的角这样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边与零度刻度线重合,产生不同的度量方法,还能消除思维定势,使学生能更灵活度量角学生在尝试过程中,有的成功了;有的不知道该怎么量;有的通过组员之间的交流,也会量了;部分学生还采用了三种不同的量法在归纳度量方法时,采用的是探究规律式的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自己量出角的度数,把量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对于每人提供的量角方法的信息,小组归纳出量角的步骤,有的小组写的与书中的量角方法几乎没有什么差别我直接采用学生讨论的结果,尊重了学生、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本节课一共进行了3次合作探究,通过时间分配来反思教学内容目的小组合作探究时间交互汇报时间效果请学生观察量角器,并与组员交流一下,你看到些什么?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1’36”2’44”有的看到量角器的形状是半圆形的;有的看到了很多刻度线、中心点、零度刻度线;有的同学看到了有刻度、都是0~180,但是内圈和外圈的方向是反的BAC∠ ABC=( )偿试着度量,交流度量方法。

      让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度量,培养创新思维,避免思维定势2’05”3’0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90%以上的学生正确度量出这个角的度数有的学生还能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度量归纳出度量角度的方法培养处理信息与归纳概括能力6’05”2’40”小组讨论出的结果基本与书上相同;但由于学生没有写方法和评价的习惯,所以时间花得过长了  这节课的练习设计是结合实际,层层递进巩固练习中∠1的开口向左,应读外圈刻度;∠2开口向上,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度量方法;∠3的一条边不够长无法读出度数,有的同学想出把一条边延伸一下,就看清楚了,有的学生不用延长,只要用一把尺,沿着这条边放,看它对准的是83°就行了还出示一个被磨损的角,需要把边反向延长这些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度量角度,让学生能从多种角度考虑问题,从而防止了思维定势,促进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不同与其他学生的方法是,及时加以表扬,这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这节课中电脑多媒体的运用得当多媒体展示出的画面色彩鲜艳,有闪烁,有动画,有音响,并且可以交互,很好地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以前常规教学无法展现的也让学生看得清清楚楚,并且把度量角的每一步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