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艺术运动.ppt
59页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http://design-ing.in新艺术运动 Art Nouveau(约1880年代-1910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工艺美术运动之后,欧洲和美国产生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一次内容很广泛的设计上的形式主义运动,涉及到上十个国家,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时间长达十余年一种新的风格开始在欧洲流行,这种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的新的艺术形式被称为“新艺术”(Art Nouveau)这是一种代表着时代的新风格和新形式,在形式上受到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直接影响,带有欧洲中世纪艺术和18世纪洛可可艺术的痕迹和手工艺文化的装饰特色,它同时还带有东方艺术的审美特点以及对工业新材料的运用,包含了当时人们对过去的怀旧和对新世纪的向往情绪,成为了体现出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在各国的名称新艺术运动在各国的名称•英国——“现代风格”;•法国——“新艺术风格”;•比利时——先锋派艺术;•德国——“青年风格”,•意大利——“自由风格”/“面条风格”;•奥地利——“维也纳分离风格”;•西班牙——“现代主义”。
新艺术运动开始在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年代,在,在1890年年至至1910年年达到顶峰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达到顶峰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萨穆尔·宾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新藝術之家新藝術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此艺术运动是在所设计的产品此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世纪之初,位于大众之初,位于大众文化最高点的艺术和设计风格文化最高点的艺术和设计风格艺术家 建筑安东尼·高第(Antoni Gaudi) 维克多·霍塔(Victor Horta) 赫克托·吉马德(Hector Guimard) 路易斯·苏利文(Louis Sullivan)察尔斯·马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 绘画阿爾豐斯·慕夏(Alphonse Maria Mucha) 奥伯利·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 皮尔·波纳尔(Pierre Bonnard) 家具设计亨利·凡德·威尔德(Henry van de Velde) 壁画和马赛克画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 法国新艺术运动法国新艺术运动 巴黎巴黎的新艺术运动有几个重要的设计中心,它们都是以家具设计为中心的设计事务所,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个设计组织——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而且涌现了一批著名的设计家。
((1 1)新艺术之家()新艺术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La Maison Art Nouveau)) 代表人物:萨穆尔·宾(Samuel Bing) 、德方列、盖拉德 1888年,宾出版了一份杂志《日本艺术》(Le Japon Artistique),宣传日本艺术和日本工艺美术 1895年,他开设了称为新艺术之家的工作室,并且请了几位重要的设计家从事新艺术风格的设计,包括德方列,盖拉德 1900年,萨穆尔·宾这个设计团队展出了他们设计的家具作品,新艺术这个名称 也被广泛的传播 1905 年,萨穆尔宾去世, 这个组织在他去世之后基本解散2 2)现代之家()现代之家(La Maison ModerneLa Maison Moderne)) 中心人物•朱利斯·迈耶一格拉斐(Julius Meier-Graefe) •阿贝尔·兰德利•保罗·佛洛特(Paul Foilot)•毛利斯·迪佛雷纳(Maurice Du Frine) ((3 3)六人集团)六人集团 •亚历山大·察平特•查尔斯·普伦密特(charles Plumet)•托尼·塞尔莫斯汉(Tony selmersheim)•赫克多·吉马德(Hector Guioard)•乔治·霍恩切尔(George Hoentschel)•鲁帕特·卡拉宾。
法国建筑师赫克托·吉马德(Hector Guimard)在1900年到1912年间,设计了141个新艺术(Art Nouveau)风格的地铁入口(如今还存在其中的83个),以华丽丰富且具流动性的动感线条为主,采用独特的玻璃与涂成绿色的波浪状铸铁构建而成这些散布在巴黎四处的Guimard所设计的入口,已经全然融入到巴黎的整体建筑和人文环境里,彼此相映生辉,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 住宅入口 吉玛德设计 1898-1900年 •鲁帕特·卡拉宾2 南斯的“新艺术”运动 南希市南希市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中心这个中心以家具设计与制造为主,产品广受欢迎,因此影响很大这个中心的“新艺术”运动发展与设计师艾米尔艾米尔·盖勒(盖勒(Emile Galle))的创造是分不开的 艾米尔·盖勒的设计特色:家具设计中经常使用各种不同木材进行镶嵌,拼接,并注意保持木料的本色,一般采用动植物作为基础造型图案 •受盖勒影响而成为“新艺术”运动南斯家具设计代表人物的有路路易斯易斯·莫卓列里莫卓列里、贾奎兹·格鲁伯、尤金·瓦林(Eugene vallin)、艾米尔·安德列(Emile Andie)等人 。
•路易斯·莫卓列里设计的蒲公英灯•尤金·瓦林(Eugene vallin) 慕夏与新艺术运动 最能充分表现新艺术独特的曲线者是便是Mucha, Alphonse Mucha 的插图(例如《夏天》,1896)、海报(1896)及书本的装潢最有名,画中人物的脸与肌肤是理想化的写实风格,而衣裳与背景则是用华丽的曲线造形(花草图案)来装饰奠定慕夏地位的海报,首推他为大名星莎拉贝尔娜制作的海报吉思梦妲里,就是靠这张海报,慕夏一举成名.有关这张海报创作过程的故事,可谓已经晋升传奇的范畴,而缺乏想像力的论者,说明事实细节时总是语焉不详.无疑地,慕夏本人则确信是在命运眷宠的巧妙安排之下,种种状况才造就他有幸创作这张海报的契机. 有著流水曲线般的花束,发饰以及衣裳纹样.当今流行之波西米亚风的服饰,纹饰,早在一世纪前慕夏的作品里就已展现出来.他所塑造出来的意象,如化妆,发型,波西米亚风的服饰,首饰,当时成为巴黎观众竞相模仿的对象,上流阶级的妇女们都在抢购慕夏所设计的这些东西. 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 •主要的设计组织: 1884年成立的“二十人小组”和后来由它改名的自由美学社。
•重要的代表人物: 维克多·霍塔(Victor Horata 1867—1947) 享利·凡德·威尔德(Henry Van de Velde,1863-1957) 口号:“人民的艺术” 1881 年,比利时人奥克塔·毛斯( OCtave Maus)创办民主色彩浓厚的艺术刊物《现代艺术》,宣传新艺术思想 在1884 年,一批有志于艺术与设计改革的青年人组成了一个前卫小组“二十人小组”,他们举办了一系列艺术展览,展出了欧洲当时最前卫的一批艺术家的作品,使比利时人开始了解当时前卫艺术发展的状况,接触现代艺术思想二十人小组成员推威尔德为他们的领袖在建筑出身的威尔德领导之下,这个小组逐渐开始从纯艺术向实用美术、设计方向转化 1891年开始,这个小组每年都举办一次设计沙龙,也就是设计大展,展出各种各样的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 1894 年,二十人小组改名称为自由美学社,在这个学社举办的第一次年展上,展出了比利时设计家古斯古斯塔夫塔夫··博维博维(gustave Serrurier Bovy)的整套室内设计这个组织也是最早把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大师威廉莫里斯的作品介绍到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中心。
古斯塔夫·博维•“自由美学社”中的重要领导人物有三个,即威尔德、博维和维克多·霍塔 亨利亨利··凡德凡德··威尔德威尔德(Henry Vande Velde,1863-1957) 亨利·凡德·威尔德1884年成为“二十人小组”的一员 1890 年,因结婚之时,理想的、统一的设计风格,因而被迫自己动手设计结婚的家具、用品和室内,从而走上设计道路 1906 年,到德国魏玛市开设了一间以设计为主的学校-魏玛工艺与实用美术学校 1907年,穆特休斯,彼得·贝伦斯和亨利·凡·德·威尔德等人,发起成立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国工业同盟(Deutscher Werkbund) 1908年起担任魏玛艺术与工艺学院(Grossherzogliche Kunstgewerbeschule)的院长 一战后,成为比利时根特大学(University of Ghent)的教授 招贴亨利·凡·德·威尔德设计 1899年 除此之外,他还以积极的理论家和雄辩家著称,被人称为大陆的莫里斯他写道:“我所有工艺和装饰作品的特点都来自一个惟一的源泉:理性,表里如一的理性。
这显示出他是现代理性主义设计的先驱他还引用运输车辆、浴室配件、电灯和手术仪器等作为“受到矫饰的美所侵害的现代发明”的例子,鼓吹设计和批量生产中的合理化而在他自己的设计中,他的理性并不排斥装饰,而是意味着“合理”地应用装饰以表明物品的特点与目的他的工厂概念是他于1898年在布鲁塞尔附近所建的大型工艺工场,而“批量生产”则意味着重复的手工生产他一方面主张设计师必须避免那些不能大规模生产的所有东西,另一方面又坚持设计师在艺术上的个性,反对标准化给设计带来的限制,这两者显然并不协调可以这样说,在威尔德身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冲动,一种是热烈而具有生命力的,体现在他行云流水般的装饰中,尽管他在其设计生涯中逐渐修正了他所使用的曲线,使之趋于规整,但他从未放弃过它们另一种是简洁、清晰和功能主义的,体现在他的设计的基本结构上)和他的著作中这两种冲动在不同程度上也体现于这一时间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之中 标志亨利·凡·德·威尔德 设计 1908年 1861年1月6日生于根特1878年,他前往巴黎接受培训他曾生活于巴黎蒙马特,做室内设计工作在那里,他受到当时的印象派与点彩派的启发,亦研究了使用玻璃与钢的可能性。
1880年,霍塔回到比利时并迁居布鲁塞尔入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在布鲁塞尔,他结识了Paul Hanker,日后两人都拥抱了新艺术风格求学期间,霍塔为御用建筑师Alphonse Balat所亲睐并成为其助手他们共同设计了位于laeken的皇家温室,霍塔在其中首次运用了玻璃与钢1885年,霍塔已自行执业,在设计中,他关注弧线的使用,并认为他所设计的形式相当实用而非虚饰 1947年9月9日,逝于布鲁塞尔新艺术风潮过后,他在布鲁塞尔的故居之一则留存至今,保存完好现为霍塔博物馆,自1969年对公众开放 维维克克多多·霍霍塔塔塔塞尔公馆塔塞尔公馆“人民之屋”的外立面和室内 设计:维克多·霍塔 1896-1899年 “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 ——安东尼安东尼·高迪高迪 一、生平简介一、生平简介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 Cornet,1852-1926),是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建筑师高迪曾就学于巴塞罗那省立建筑学校,毕业后初期作品近似华丽的维多利亚式,后采用历史风格,属哥特复兴的主流。
高迪最早接受的主要委托项目是完成巴塞罗那的神圣家族教堂(也称圣家族教堂,1883—目前仍在建设中),这是一座极有个性和感染力的建筑物(高迪去世时仅完成一个耳堂和四个塔楼之一),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又称巴特罗之家),吉埃尔礼拜堂和古埃尔公园 高迪的设计中带有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圣家族教堂内外布满的钟乳石式的雕塑和装饰件,以及上面贴有的彩色玻璃和石块,使它看上去犹如神话中的建筑,米拉公寓也以水平向的波浪曲线构成墙体和阳台,突出的部位,则利用植物蒂芥般的自然形态与建筑物构成统一的整体,仿佛是一件完美的雕塑艺术品,由于几乎没有直线和平面,公寓内的家具只得专门进行设计制作在功能主义风靡的时代,高迪的作品一直未受到重视,进到二次大战以后,“有机建筑”的兴起,才使得他成为这一潮流的先驱当代著名建筑大师·柯布希埃称他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从某种角度来看,他是当之无愧的二、大事年表二、大事年表1852年6月25日 诞生于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1870年 进入巴塞罗那建筑学校就读1877年 毕业设计为一所大学的礼堂1878年 获得了建筑师的称号,且结识了欧塞维奥·古埃尔1883年 主持圣家族大教堂的修建1900年 决定建造“古埃尔公园”1926年6月10日 于巴塞罗那有轨电车通车典礼被电车撞倒去世 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 早期作品早期作品——东方风格东方风格 科米亚随性屋 比森斯之家(又译维森斯住宅) 古埃尔之家 古埃尔馆 哥特主义及现代主义风格作品哥特主义及现代主义风格作品 特瑞莎学院 阿斯托尔加主教堂 博丁内斯之家 古埃尔酒窖 卡尔韦特之家 贝列斯瓜尔特之家 马略卡大教堂 ·自然主义作品自然主义作品 古埃尔公园 米拉莱斯之门 科洛尼亚小教堂 巴特罗之家 米拉之家(又译米拉公寓、亦被称为采石场) 神圣家族教堂 ·没有执行的设计图没有执行的设计图 纽约饭店 巴特罗公寓1905年“用自然主义手法在建筑上体现浪漫主义和反传统精神最有说服力的作品”。
米拉公寓米拉公寓巴塞罗那,西班牙,1906-1910米拉公寓是作为十九世纪巴塞罗那城市扩张中住宅建筑的“榜样”而规划的该住宅由两个自由形状的天井组成天井下是一个为居民而设的地下停车场,这在当时是个绝对的革新!主体构架的建造是靠一个铁的拉撑系统,这使得自由立体的的临街立面成为可能抛物面的砖拱房顶的建造是另一个特殊之处由于拱的不同大小,房顶就变得波浪起伏这个房顶因为它那许多充满幻想的烟囱和通风口而著名圣家族大教堂圣家族大教堂巴塞罗那,西班牙,1883-1926高迪有超过大半生的心血花在圣家族大教堂的设计上,这个建筑也成为他作为建筑师的一生的发展的最重要的映照地下室和合唱部分显出哥特复兴的风格,构成了整个方案风格的原点在高迪在世时就已完成的东立面以一种充满幻想的形式而著称,也令建筑师本人青史留名最惊人的部分还是教堂的中殿,为之高迪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模型,而且直到今日才造好这里展现了一种从装饰中完全地释放出来的全新的形式语言从大自然中学来的双曲面几何形式给它以宣言性的力量这种从自然启示而来的形式语言载负着丰富的象征,这些都在诸如塔的个数、那些数不清的雕塑和还在制造中的微妙的彩窗等等中表现出来。
你们想知道我在哪里找到样本的吗?一棵挺拔的树,它托着主干而主干又托着支干、支干又托着叶子自从上帝这个艺术家把它们创造出来,每一个独立的部分都和谐而蓬勃地生长德国的新艺术运动德国的新艺术运动• 在德国,新艺术称为“青春风格”(Jugendstil),得名于《青春》杂志青春风格”组织的活动中心设在慕尼黑,这是新艺术转向功能主义的一个重要步骤正当新艺术在比利时、法国和西班牙以应用抽象的自然形态为特色,向着富于装饰的自由曲线发展时,在“青春风格”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中,蜿蜒的曲线因素第一次受到节制,并逐步转变成了几何因素的形式构图雷迈斯克米德雷迈斯克米德(Richard Riemerschmid,1868—1957)是“青春风格”的重要人物,他于1900年设计的餐具标志着一种对于传统形式的突破,一种对于餐具及其使用方式的重新思考,迄今仍不失其优异的设计质量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师贝伦斯也是“青春风格”的代表人物,他早期的平面设计受日本水印木刻的影响,喜爱荷花、蝴蝶等象征美的自然形象,但后来逐渐趋于抽象的几何形式,标志着德国的新艺术开始走向理性1912年,由德国德累斯顿一家工场生产的挂钟便完全采用了几何形式的构图,这一设计异常成功,直到20世纪60年代每年还能卖出上千个。
维也纳分离派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维也纳分离派维也纳分离派是由一群先锋派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组成的团体,成立于1897年,是当时席卷欧洲的无数设计改革运动的组织之一其代表人物是霍夫曼(Joseph Hoffmann,1870—1956)、莫瑟(Koloman Moser,1867—1918)和奥布里奇(Joseph M. Olbrich,1867—1908) 这个运动的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自由维也纳分离派是由早期的维也纳学派发展而来的在新艺术运动影响下,奥地利形成了以维也纳艺术学院教授瓦格纳(Otto Wagner,1841—1918)为首的维也纳学派 瓦格纳在工业时代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新的设计观点,他指出,新结构、新材料必将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并反对重演历史式样霍夫曼霍夫曼等三人都是瓦格纳的学生和维也纳学派的重要成员1897年,他们创立了分离派,宣称要与过去的传统决裂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 霍夫曼本人的设计风格深受麦金托什的影响,喜欢规整的垂直构图,并逐渐演变成了方格网的形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并由此获得了“棋盘霍夫曼”的雅称。
他为维也纳生产同盟所设计的大量金属制品、家具和珠宝都采用了正方形网格的构图1905年,霍夫曼在为维也纳生产同盟制定的工作计划中声称:“功能是我们的指导原则,实用则是我们的首要条件我们必须强调良好的比例和适当地使用材料在需要时我们可以进行装饰,但不能不惜代价去刻意追求它在这些话语中已体现了现代设计的一些特点 但是这种态度很快就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霍夫曼的风格从规整的线性构图转变成了更为繁杂的有机形式,从此走向下坡路,生产同盟也于1933年解散 约瑟夫约瑟夫. .霍夫曼霍夫曼(Josef Hoffmann 1870~1956) 约瑟夫·马里亚·欧尔布里希在1897年于奥地利所建立的分离派大楼 画家克里姆特克里姆特是分离派组织的第一任主席,被誉为“奥地利最伟大的画家”他创作了大量崖壁画,其形式与室内设计高度和谐他打破传统的绘画形式,以金属般绚丽辉煌的色彩和一维平面效果,运用富有象征意义的形式语言,表现出强烈的华丽风格与工艺化的精美,呈现强烈的装饰性其代表作有绘画《吻》、壁画《哲学》、《法学》、《贝多芬雕像装饰壁画》等1904-1910年,他承担了布鲁塞尔郊区斯托克列宫的建筑设计。
其方形的造型单纯、严谨,室内空间宽敞、墙面平直,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室内陈设、餐厅的大型壁画则由克里姆特设计制作壁画中图案化的人物形象和装饰花纹,是用玻璃、马赛克、珐琅、金属、廉价宝石镶嵌而成,华美异常,使斯托克列宫成为集分离派之大成的佳作其他人的创作也成就颇丰,各具特色奥布里奇设计的维也纳分离派之家,把单纯明确的几何造型与典型新艺术风格的枝蔓缠绕的花草装饰结合得浑然一体,是分离派代表作之一 麦金托什与维也纳分离派麦金托什与维也纳分离派麦金托什(Charles R.Mackintosh,1868—1928)是英国格拉斯哥一位建筑师和设计师他在英国19世纪后期的设计中独树一帜,并对奥地利的设计改革运动维也纳“分离派”Secession 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麦金托什和维也纳“分离派” 成员在很多方面都与新艺术运动相呼应,不少设计史家也将他们划入新艺术的范畴但与别的新艺术流派相比,他们的设计更接近于现代主义青春风格”几何因素的形式构图,在他们手中进一步简化成了直线和方格,这预示着机器美学的出现 麦金托什于1885年进入格拉斯哥艺术学校学习,毕业后进入一家建筑事务所工作通过沃赛创办的《工作室》杂志,他接触了许多激进的艺术家和建筑师的作品和思想。
他的早期活动深受莫里斯的影响,具有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他和妻子以及妻妹、妹夫形成了一个名为“格拉斯哥四人”的设计小组,从事家具及室内装修设计工作,并参加了1896年在伦敦举办的一次工艺美术协会展览,但他们的第一次公开露面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1897—1899年间,麦金托什设计了格拉斯哥艺术学校大楼及其主要房间的全部家具及室内陈设,获得了极大成功,使他被公认为新艺术运动在英伦三岛惟一的杰出人物和19世纪后期最富创造性的建筑师、设计师从外观上看,这座建筑带有新哥特式简练、垂直的线条,而室内设计却反映了新艺术的特点,展示了麦金托什的全部天才 如果说霍尔塔和吉马德的主旋律是卷曲起伏的“鞭线”,麦金托什的主调则是一种高直、清瘦的茎状垂直线条,能体现出植物生长垂直向上的活力 1898年,他设计了克莱丝顿小姐(Miss Cranston)为禁酒而开设的一系列茶厅,其装饰手法以及新颖的家具赋予了这些茶厅一种商业性的标记,这正是现代工业设计师所应做到的他还为克莱丝顿小姐设计了著名的希尔住宅,这座住宅的建筑和室内设计都颇有影响 麦金托什一生中设计了大量家具、餐具和其他家用产品,都具有高直的风格,这反映出有时对于形式的追求也会影响到产品的结构与功能。
他所设计的著名的椅子一般都是坐起来不舒服的,并常常暴露出实际结构的缺陷,制造方法上也无技术性创新为了缓和刻板的几何形式,他常常在油漆的家具上绘出几枝程式化了的红玫瑰花饰在这一点上,他与工艺美术运动的传统相距甚远 麦金托什与“格拉斯哥四人”代表了“新艺术”运动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分支新艺术”运动设计主张曲线、主张自然主义的装饰动机,反对用直线和几何造型,反对黑白色彩计划,反对机械和工业化生产;而马金托什则刚刚相反,主张直线,主张简单的几何造型,讲究黑白等中性色彩计划他的探索恰恰为机械化、批量化、工业化的形式奠定了可能的基础因此,可以说马金托什是一个联系“新艺术”运动之类的手工艺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的关键过渡性人物,他的探索,在奥地利分离派和德国的青年风格派设计运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的异同点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的异同点相同点:1、它们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它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2、它们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3、它们都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4、它们也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构思,比如植物、动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和图案的发展;5、它们也都受到日本装饰风格,特别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艺术与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
从日本江户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如木版刻、扇子及刺绣中吸取了大量灵感以外,还吸收了哥特式和罗可可建筑的设计因素简单地说,哥特式、罗可可式和日本艺术是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不同点不同点•1 英国和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而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构思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2 这场运动在欧洲各国产生的背景虽然相似,但所体现出的风格却是各不相同的这场运动从1895年左右的法国开始发展起来,之后蔓延到欧美各国,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一直持续到1910年前后,然后逐步为现代主义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取而代之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这是知识分子中的部分精英在工业化来势汹汹,过分装饰的贵族风格泛滥双重前提下的一次不成功地改革设计的企图但是这个运动中产生的大量产品、建筑、室内、纺织品、工艺美术品等等,则为 20世纪伊始的设计开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新阶段,成为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谢谢 谢谢…http://design-ing.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