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煤矿总工程师技术手册基础篇.doc

74页
  • 卖家[上传人]:wd****8
  • 文档编号:311846432
  • 上传时间:2022-06-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2KB
  • / 7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技术管理综述1.1技术管理容煤矿技术管理的容,按矿井的类型可分为根本建立矿井〔包括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矿井〕技术管理、生产矿井技术管理;按矿井技术管理的专业可分为生产技术管理、机电技术管理、"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洗煤技术管理、平安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环境保护技术管理等根本建立矿井技术管理1.1.1.1建立工程技术管理煤矿建立工程技术管理的容主要有:"矿井总体规划设计"、"工程申请报表"、"煤矿建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煤矿建立工程初步设计"的编制报批,以及建立过程中的单项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模、平安技术措施等的编写技术管理工作要贯穿煤矿新建、改扩建工程的全过程,其相关的详细容见本篇第2章煤矿建立工程技术管理2技术改造矿井技术管理煤矿技术改造是指在不提升矿井生产能力的前提下,通过矿井局部环节的技术改造提高煤矿的平安条件、生产效率、工作环境、综合利用的方面的水平,主要有以下几种:〔1〕采用新型采、掘、机、运机械化设备装备现有生产矿井,提高矿井机械化程度〔2〕改变分散、不合理的生产布局,实现矿井的合理集中生产〔3〕对矿井生产系统薄弱环节进展改造,提高矿井平安生产的保障能力。

      〔4〕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对生产系统的老、旧、杂设备进展淘汰或更新,提高矿井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保障平安生产水平〔5〕采用先进的掘进、开采工艺和生产方法及其他方面的技术,提高矿井平安生产能力〔6〕改善平安生产设施,配备可靠的平安检测装备,提高矿井平安装备水平和抗灾能力〔7〕提高矿井环境保护水平,改善矿井井上、井下环境〔8〕提高洗选水平和煤炭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经济效益〔9〕采用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进一步探明矿区地质情况,提高矿井平安生产水平和煤炭回收率技术改造矿井的技术管理是指对拟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及改造所采用的新方案、新设计进展技术经济评价、论证和报批,并对技术改造矿井改造实施过程中各阶段的技术进展管理生产矿井技术管理生产矿井技术管理的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矿井采掘生产、顶板管理、冲击地压、"一通三防〞、防突管理、瓦斯防治、地热防治、矿井防治水、地质勘探、环境保护等中长期方案及年度方案〔2〕地质勘探、煤炭储量的技术管理〔3〕"一通三防〞、瓦斯抽采及防突的技术管理〔4〕矿井生产水平及采区、工作面接替的工程技术管理〔5〕编制并实施采掘作业规程〔6〕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7〕防止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及机电、运输等矿井灾害、事故的技术管理〔8〕煤炭洗选的技术管理〔9〕矿井环境保护及煤炭综合利用的技术管理矿井生产能力核定.1生产能力核定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1〕"中华人民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国矿山平安法"等有关法律、法规〔2〕2005年国务院令第446号"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平安事故的特别规定"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安康开展的假设干意见"〔国发[2005]18号〕等有关煤炭产业政策〔3〕"煤炭平安规程"、"选煤厂平安规程"〔AQ1010—2005〕〔4〕"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GB50215—2005〕、"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GB50359—2005〕〔5〕开展和改革委员会、平安生产监视管理总局、煤矿平安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管理方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方法"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819号〕〔6〕开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加强煤炭建立工程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06]1038号〕〔7〕"核定矿井〔露天〕、选煤厂生产能力实施意见"〔8〕平安生产监视管理总局、煤矿平安监察局、开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方法〔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矿字[2005]42号〕。

      〔9〕原煤炭工业部制定的"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炭工业方案和统计常用指标计算方法"和"关于核定矿井〔露天〕洗煤厂生产能力实施方法"〔10〕煤炭工业在实践中经实测、统计、分析、整理,总结出的并并已取得合法依据的有关技术参数〔11〕其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2生产能力核定的主要原则〔1〕矿井核定的生产能力为"年生产能力〞〔2〕核定矿井生产能力最小计算单位为"万吨〞〔3〕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中,各生产系统能力计算所采用的根底数据一般情况下为矿井前三年或上一年度实际完成数同时标准还规定了特殊情况下*些计算数据的取值方法〔4〕矿井核定生产能力按年工作日330天、每天工作时间16小时计算规定矿井主提升系统假设是采用定量装载和直径2.0m及其以上数控绞车,提升时间可按18h/dJ计算这是结合我国煤矿科技开展水平和生产实际,对原核定能力标准的重大修改完善〔5〕在矿井核定的各生产系统能力中,以最薄弱的生产系统能力为矿井核定的生产能力〔6〕矿井核定生产能力档次划分:0.3Mt/a以下矿井以0.01Mt为档次,0.3~0.9Mt/a矿井以0.03Mt为档次,0.9~6Mt/a矿井以0.05Mt为档次,6Mt/a以上矿井以0.1Mt为档次,生产能力核定结果不在标准档次的按就近下靠原则确定,不实行四舍五入原则。

      〔7〕核定的矿井生产能力为矿井年度生产煤炭产量的最大值这就规定了煤矿企业依法组织生产的标准和依据一般情况下,矿井月度生产能力,应为你安核定生产能力除以330天后的日平均能力,再乘以月度生产天数;全年各月度生产天数之和不大于33天;月度煤炭产量可根据现场实际有一定的浮动,但不得高于月度生产能力的10%,全年月度煤炭产量之和不得超核定生产能力3生产能力核定的主要容与方法步骤〔1〕核定矿井生产能力,要按照有关规定、对照有关技术规,在严格技术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实地测定、统计分析、科学计算,实事地对矿井各主要生产环节能力进展认真核定〔2〕煤矿要委托经培训合格并获得资质的中介单位来完成矿井生产能力核定工作〔3〕要按矿井核定生产能力有关规定,编制矿井核定能力生产能力报告书报告书要实事地提出矿井生产能力核定的结论意见,章节齐全,容全面属实,图标清晰美观,并附有必要的相关依据材料〔4〕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实行分级负责、两级审批确认〔5〕矿井核定生产能力要全面、真是地确定各主要生产系统能力,展现矿井真实的平安生产面貌应按照发改委统一制定的方法核定计算以下各系统的生产能力:①煤炭资源保障程度;②主井提升系统;③副井提升系统;④排水系统;⑤供电系统;⑥井下运输系统;⑦采掘工作面布置及能力;⑧通风系统;⑨地面生产系统;⑩露天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此外,还将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矿井压气、防尘、通信、监测、监控等系统能力,地面运输能力,高瓦斯矿井瓦斯抽排能力等作为参考依据。

      其能力应当满足核定的矿井生产能力的需要4申请核定生产能力的条件及需要提供的资料1.申请核定生产能力的条件依法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出现导致原登记生产能力与实际差异较大的以下情形之一时,应当组织重新核定:〔1〕采场、提升、运输、通风〔含瓦斯抽排〕、排水、供电和地面等生产系统〔环节〕发生较大变化;〔2〕采掘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3〕煤层赋存条件、资源储量发生较大变化;〔4〕其他生产条件发生较大变化2.申请核定生产能力的资料煤矿应当在生产能力发生变化后90天,委托具备资质的生产能力核定单位组织完成生产能力核定,又煤矿按照隶属关系向主管部门〔单位〕报送以下资料:〔1〕生产能力核定申请文件;〔2〕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3〕有关图纸;〔4〕煤炭生产许可证复印件;〔5〕导致生产能力变化的主要因素证明文件和材料,包括:①发生变化的生产系统的情况、原因及相关证明;②改变采掘生产工艺的原因、技术论证、批准文件、施工及验收合格证明;③煤层赋存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和证明材料;④出粮管理部门出具的资源储量变化认定文件;⑤其他有关证明文件和材料3.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的容〔1〕煤矿的地理位置、煤层赋存、可采煤层煤种、可采储量、原设计生产能力、核定生产能力的根本情况;〔2〕导致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有挂因素说明;〔3〕各系统〔环节〕生产能力计算依据、结果和核定表;〔4〕生产能力核定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5〕其他。

      5生产能力核定的批准与登记按照开展和改革委员会、平安生产监视管理总局和煤矿平安监察局2006年4月联合和下达的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管理方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方法"和"煤矿生产能能力核定标准"的通知,负责煤矿核定生产能力审查的主管部门〔单位〕为:〔1〕市〔地〕属及市〔地〕以下煤矿有上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2〕省〔自治区、直辖市〕属煤炭企业所属煤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属煤炭企业负责;〔3〕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煤矿有升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4〕中央企业所属煤矿,由中央企业负责主管部门〔单位〕收到所属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审查申请后,应当于30天组织完成审查并签署意见,连同煤矿申请报送的全部资料,报送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煤炭生产许可证方法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经主管部门〔单位〕审查并签署意见的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审查申请之日起30天,完成审查确认工作,并正式行文批复根据批准的核定生产能力,需要变更登记生产能力的,煤矿应当及时向煤矿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煤矿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1〕建立煤矿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完成相关制度。

      〔2〕煤矿科技开展规定的制定〔3〕煤矿科研工程的管理〔4〕煤矿科技成果的管理〔5〕煤矿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6〕煤矿知识产权管理1.2技术管理组织机构技术管理机构是煤矿管理机构的重要组成局部,应服从于整个煤矿的管理形式,以利于煤矿整体目标的实现和良性开展技术管理机构的形式及特点.1大部制管理模式大部制管理模式,是指煤矿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同设在一个部门,在行政管理上有分管生产的副职负责统一管理,在业务管理上分别由集团公司或煤矿总工程师与分管生产的副职精心管理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技术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是技术能更好地应用于生产中但由于煤炭生产的特殊性这种管理模式要统筹兼顾,否则会造成"技术跟着生产走〞的局面,限制了技术的独立性、严肃性和客观性大部制管理模式中一般包括平安、生产、洗选、科技、职工教育等容,其中生产部门包括生产、通风、机电、地质、测量等专业2分系统管理模式分系统管理模式,是指煤矿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分别设在不同部门,由分管生产的副职于总工程师分别管理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技术的独立性、严肃性和客观性,但由于技术人员相对脱离生产一线,技术不一定能及时、准确的效劳与生产分系统管理模式中一般要分别设立平安、生产、技术、通风、机电、地测、洗选、科技、职工教育等部门。

      煤矿可根据矿井本身生产能力大小和开采条件选择技术管理模式,生产能力较小、开采条件简单的煤矿宜采用大部制管理模式,生产能力大或开采条件复杂的煤矿宜采用分系统管理模式技术人员的配置及素质要求.1技术人员的配置煤矿管理机构必须健全平安、生产、技术、调度指挥、"一通三防〞、机电、地测、防治水等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关人员;要设立平安、生产、通风、地质、机电、洗选、科技、职教等相关业务部门,以实现专业化管理,并配齐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采矿、通风、机电、地质、测量等主体专业技术人员总共是应组建一套精干的技术管理机构进展技术管理一般情况下,应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设置分管设计、生产、通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