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一节延续文化血脉[1].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33504744
  • 上传时间:2022-08-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一节延续文化血脉第一目中华文化根 教学设计 ——设计:狮峰中学曾辨娣课题 延续文化血脉——中华文化根单元三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九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关心国家文化,认同文化、传承祖国优秀文化能力目标:列举中华文化的内容,识记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原因,训练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知识目标: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特点、作用,在新时代我们要传承中华文化,找到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信重点中华传统文化、难点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欣赏视频:最强飞花令思考问题:你喜欢诗词大会这类的节目吗?为什么?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活动一:中华文化知多少?你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吗?(学生回答,老师归纳)我们国家的文化:形成: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 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探究与分享:2016年开始语文、道德与法治等科目使用新教材此次语文教材改版,将换掉了约40%的课文,文言文古诗文比例大幅提升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学6个年级,古诗文总数增幅高达80%初中3个年级,古诗文总篇数也会相应提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51.7%道德与法治科目也增加了很多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思考:说明了什么?引出国家重视传统文化为什么重视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②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带着问题欣赏视频:如何理解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个国家、一个 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从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A、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B、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我们怎样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思考问题观看视频引出文化的作用引出文化传承课堂小结板书文化自信是什么来源怎么办重要性三:师生探究:1、连一连1)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A.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造纸术2)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B.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3)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C.《史记》、《本草纲目》4)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D.方块字,“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2、2017年2月7日,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在中央电视台落下帷幕,再次成为各界热议的焦点。

      中央电视台举办这样大型的文化赛事有利于( )①抵制外来文化,独尊中华文化②中华文化成为最优秀文化③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3、《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在国际、多边、双边等场合举办国家级重大涉外文化活动30项以上,邀请500名国际文化名人与1000名青少年文化使者来华访问,对外文化援助的受援国家达20个以上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形成合理布局,到“十二五”期末,总数达到25~30所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 )A. 引领社会风尚,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B. 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C. 推广中华文明,抵御西方文化的入侵 D. 增加出口创汇,繁荣开放型文化产业4、右图为不同时期的“法”字: “法”在古汉语中曾有“刑、法、律、法律”等称谓,如“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李悝编法经”“商鞅改法为律”“唐律”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直言: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 “灋”从“廌”(zhi), “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有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 “灋”从“水”,表示法律追求公平如水; “灋”含“去”,延伸出惩恶扬善之义。

      今天, “法”已是我们的时代主题词法”字的语源表明,中华文化( )A. 历经沧桑 饱受磨难B. 独具特色 兼容并蓄C.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D. 绵延不绝 固守正统5、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对此,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B. 只有抵制外来文化才能保护好民族传统文化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D.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