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文字素材1 华东师大版.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389808910
  • 上传时间:2022-12-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多个国鼎立战略战术 曹操的战略失误是三国鼎立的重要原因.东汉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两军进行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全歼袁军主力;又利用袁绍二子的矛盾攻占袁氏的邺城,相继占领青、冀、幽、并四州之地,统一了中原地区,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获得了最大的优势,攫取了其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桶金!至建安十二年,曹军出卢龙塞(今河北遵化西北),打败侵扰北方的乌桓,基本上统一北方    曹操的失误在哪里呢?收复领土联盟认为,曹操不应该直取江东的东吴政权,因为东吴政权是势力仅次于曹操的第二号种子选手,凭借长江之险,兵精粮足,国势稳固,难以一举灭掉诚如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言:“孙权据有江东,已 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此时势力较大的割据政权还有刘表之子刘琮占据荆州;刘焉之子刘璋占据益州;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张鲁占据汉中;而此时的刘备集团则是将寡兵微、东奔西走,依托于荆州刘琮,势力很小那么曹操应该向谁下手呢?这就牵涉到一个战略进攻方向的大问题    曹操显然是看中了荆州重要的战略位置《隆中对》中说“荆州北 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地处南北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得之显然有利于曹操扩充势力,扫灭南方。

      但如此重要的地方一旦失守,其对周边群雄的震动也是极大的,很容易使本来较弱的各方迅速联合,共同防备曹操从这一点看来,虽然得之在战术上很有利,但在战略上却并不合算只要顺着历史的脉络大体上看一下就清楚了:建安十三年,曹军南下,攻占荆州,依托于荆州的刘备向南奔逃江东的鲁肃受孙权之命与刘备会晤,商讨对策,诸葛亮又受刘备之命,于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与孙权结盟,形成了孙、刘联军共抗曹军的格局,并最终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曹军,迫使其北退中原赤壁之战是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主要原因     历史已经证明,曹操先取荆州,再图谋江东,统一天下,在战略进攻方向上出现了战略失误曹操一着不慎,导致了三国鼎立60年的局面,造成了多少战乱和曲折!    收复领土联盟认为,曹操应暂缓攻取荆州,将战略主攻方向指向北方未统一地区,先取西北凉州的韩遂、马腾,这可是一股严重威胁曹操北方根据地、令其日夜担心腹背受敌的势力,以致于在赤壁之战中都不能全力以赴实际上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解除了乌桓对其根据地的侵扰后,应对东吴政权采取拉拢、安抚政策,减轻其军事压力,使孙刘两家不致于结盟,然后于建安十三年兵锋直指韩遂、马腾,将其一举灭掉,然后取关中、陇西,然后由陈仓(暗渡陈仓之地)出大散关(“铁马秋风大散关”所说的那个地方),夺取汉中,进而占据益州,然后兵分两路,水陆沿长江顺流而下,直取荆州、江东;陆路从中原渡长江,兵锋直指江南,水陆合击形成钳型攻势,迅速统一中国!诚如是,则曹操霸业可成,一举完成统一大业,历史上就不会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

           曹操系一代奸雄,不会看不到来自北方地区的威胁,所以在赤壁之战失败北归以后,遂用兵于关中、陇西、汉中,把统一范围扩及整个北方,但显然是晚了点曹操在益州方向上的无所作为,是出现三国鼎立局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应该说,曹操对益州不是不重视,而是动作迟缓,徒劳无功,甚至于是功亏一篑!张松第一次向曹操献益州地图,曹操竟因张松邈丑而给予冷遇,遂使其愤而投向刘备,使曹操失去了一次绝好的进占益州的机会但是说到图谋益州,就不能不夺取西北之地,由秦川而入巴蜀,因此夺取凉州应列为首选    曹操对于益州的动作迟缓,甚至达到了迟钝的程度看看吧,曹操于建安十三年进军南方时,刘备尚未取得益州直到建安十六年,刘备才率部进入益州,并逐步占据原来刘璋(刘焉之子)的地盘期间隔了三年!这期间曹操毫无作为,使刘备集团有充分的时间谋取并顺利占据益州     曹操失去益州,使其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另一个极好的根据地,刘备占得先机成功入蜀,遂成三国鼎立局面蜀地对于任何割据势力来说都是极好的安身立命之所,益州四面环山,形胜之地,易守难攻,并且“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

      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见《后汉书》)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诗赞美川西平原:“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如云似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实在是世所难找的天府之国!《隆中对》中说, “益 州险塞,沃野千里,天 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其实何止汉高祖,秦国就是接受司马错的建议后攻取蜀地,为后来秦始皇扫灭六国立下了坚实的根基以后的历史也不只一次证明,益州对于一个政权的兴衰荣辱关系太大了元灭宋、清灭明,都与当时的统治者未能有效地守住四川地区有极大的关系失去了四川,一个割据或偏安政权就失去了休养生息之地,退到我国的东南地区,基本上无险可守,一个政权面临着水路、陆路的联合打击,鲜有不败亡者攻击方一旦占据蜀地,然后顺江而下,直取东南,往往会势不可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至此胜败往往没有了悬念再多举两个例子,蒋介石显然是吸取了宋亡、明亡的教训,在抗日战争时实行战略收缩,保有西南地区,牢牢地守住了半壁河山,有效保存了实力老蒋在这方面确实见识不俗,善于寻找根据地,使自己始终有一块立足之地后人形象地将其总结为“胜不离川,败不离湾”;建国后,面对外国侵略势力的讹诈和战争威胁,毛泽东主席果断地开展了“大三线”工程,也是将西南地区作为重要的战略基地。

      这么重要的地方,曹操没有及时攻取,也没有有效阻止其政敌刘备集团入蜀,对于其统一大业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失误后来钟会、邓艾攻占蜀汉,江东独木难支就是个鲜明的例证    曹操不顾后顾之忧,举兵南下,意图一举灭掉江南割据势力,迅速统一全国,现在看来是犯了冒进主义错误是头脑发热、思虑不周的冒然之举,失败也就不奇怪了在后方未稳,时刻受到西北等割据势力威胁的情况下,曹操不采取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战略,而急于攻取南方,迫使孙刘联合,实为不智实际上,只要曹操的军事压力一小,孙刘两家的矛盾马上就显现出来了,你看赤壁之战后,随着孙刘两家共同敌人的失败,暂时的危机消除,两家因荆州之争矛盾激化先是吴攻蜀夺取荆州,杀掉关羽;再是蜀攻吴,致“夷陵之败”,蜀国精锐大减,元气大伤只有蜀吴双方互斗,才符合曹魏政权的根本利益曹操却先夺取荆州,虽占据地利,但此处为四战之地,易攻难守,且民心未附,立足未稳更要命的是因此而使南方割据势力因畏惧而走向联合,增加了统一的难度,战术上有利,但在战略上有害,实在得不偿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眉山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滨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A)及答案.pdf 吉林省四平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临沂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浙江省宁波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广西贵港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广东省广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福建省永春二中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pdf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青岛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滨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B)及答案.pdf 吉林省松原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湖南省湘西州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福建省永春华侨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pdf 四川省广安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甘肃省平凉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上海市2025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语文10月月考模拟卷(七)含答案.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