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汾河流域生态环境.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拖***
  • 文档编号:299610330
  • 上传时间:2022-05-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6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汾河流域生态环境 汾河流域生态环境 1 汾河概况 汾河流域是中国文化进展较早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丁村人文化”就在这里察觉浇灌业兴隆,自流浇灌始于宋、金,井灌那么创于周、秦汾河流域的太原、临汾也是中国煤炭、重型机械工业的基地 1.1 地理位置 汾河流域地跨山西省中部和西南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10°30′~113°32′,北纬35°20′~39°00′,东隔云中山、太行山与海河水系为界,干流由北向南纵贯山西省中部,其支流水系发育在两大山系之间西连芦芽山、吕梁山与黄河北干流东侧众多支流为界,东南有太岳山与沁河毗连,南面那么以紫金山、中条山、孤山、稷王山与涑水河接壤汾河源于山西宁武管涔山脚下的雷鸣寺泉,流经忻州、吕梁、太原、晋中、临份、运城6个地市45个县(市、区),在万荣县庙前村邻近汇入黄河,河口高程368m,河道总高差1308m汾河流域面积(39826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5.5%,水资源总量(3.36×109m3)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27.2%,全长709.9km,笼罩人口887.5万 1.2 支流水系 沿途汇入汾河的支流较多,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的有岚河、潇河、昌源河、磁窑河、文峪河、洪安涧河、浍河7条;流域面积在500~1000km2的支流有洪河、东碾河、象峪河、乌马河、龙凤河、 段纯河、涝河、团柏河8条;流域面积在300~500km2的有干河、屯兰河、惠济河、交口河、南涧河、潏河、滏河、豁都河、三官峪9条;支流中以岚河的泥沙最多,文峪河的径流量最大。

      汾河两岸有大量泉水出露,较大的泉水有太原的兰村泉、晋祠泉,介休洪山泉,霍县郭庄泉,洪洞霍泉,临汾龙子祠泉,新锋的古堆泉,翼城的利民池等 1.3 干流河段 汾河自宁武县管涔山发源地至太原市兰村为上游,兰村至灵霍山峡入口为中游,以下为下游: (1)上游河长216.9km,流域面积7705 km2,除局部相间有河川地,小型盆地及阶台地约共占10%以外,其余多属砂页岩、变质岩或灰岩土石山区宁化以上为管涔山林区、植被优良;宁化以下植被一般,水土流失较强,尤以岚河区域为最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是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 (2)出兰村山口以后,进入太原盆地,直至灵霍山峡入口,是为中游河长157.6km,流域面积15526 km2中游浇灌事业兴隆,早在2000多年前即开头引水浇灌汾河两条最大的支流——潇河、文峪河分别在本段东、西岸汇入潇河属植被条件一般的砂页岩地层土石山区及黄土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文峪河上游为关帝山林区,中游浅山区植被相对较好中游坡降变缓,泥沙淤积严重,但也是流域内最富庶地区,城市及工业需水量及农业浇灌用水量浩瀚,当地水资源不能得志需水要求 (3)自义棠进入灵霍山峡后,即为下游。

      河长335.4km,流域 面积16595 km2灵霍峡谷长约50km,属砂页岩及灰岩地层土石山区,为下游洪水主要水源之一;出灵霍山峡后,即进入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本区水资源相对肥沃,土地肥沃,有山西粮仓之誉汾河下游临汾段也是汾河污染最严重的河段之一,常年水质超过Ⅴ类标准 1.4 气象水文 汾河流域属于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受大陆气团和副海洋水汽团影响,四季清晰,年平均气温6~13℃之间,上游最高气温39.9℃、最低-29.4℃,下游最高气温42.5℃、最低-18℃秋季末期流域常有霜冻,上游无霜期150d,下游无霜期216d降雨是地表径流量的主要来源,年降水量400~700mm,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地表径流量年际变化很大,丰枯年变幅在11.78~44.30亿m3之间,年入黄河的输沙量3.43×107t汾河流域水面蒸发量在1000~1200mm之间,高值区在太原盆地水库封冻期为70~100d,冰厚40~60cm 1.5 地质地貌 汾河干流因受地质构造运动操纵,蜿蜒穿行于晋中、临汾两大断陷盆地范围之内流域盆地持续下降,东西两侧山脉不断上升,形成悬殊的地面高差,河谷盆地与高山之间的过渡地带,即黄土塬面,经受沟峪水流及大气降水的连年侵蚀、冲刷与切割,从而形成现今连绵不绝的沟壑地貌。

      流域地貌形态一般依石质山、土石山、峁梁塬、缓坡地带、阶地河谷依次过渡 1.6 土壤条件 褐土是汾河流域的主要土壤之一,分布于山西南部临汾、运城等地市的低平垣地、二级阶地、山间平原上,属于耕作土壤;石灰性褐土分布范围分外广,恒山以南、吕梁山以东的各河流二级阶地、山间盆地、黄土台垣、平缓的洪积扇下部均有大片分布,全部为耕地,是典型地带性土壤中分布最广的亚类;黄土质石灰性褐土广泛分布于中部和南部各种黄土垣地、河流高阶地上,成土母质为原生风成黄土;黄土状石灰性褐土,是本省中南部平川区主要的土壤类型;红黄土状石灰性褐土,零星分布于临汾、运城等地片面县的二级阶地、山间盆地、倾斜平原等;浇灌石灰性褐土,在临汾地区的片面县有零星分布;红黄土质淋溶褐土,分布于运城、太原等城市;黑沪土质褐土性土,在太原、晋中、吕梁有零星分布;洪积褐土性土,汾河流域褐土区均有分布;灌淤褐土性土,仅在运城地区的河津、新绛等县有零星分布;堆垫褐土性土,在寿阳有零星分布;黄土状褐土性土,仅在运城地区的万荣、稷山等县的丘陵下部缓坡及垣坡地带有分布;冲洪积褐土性土,分布于太原市南北郊区和清徐县;砂泥质中性粗骨土,除运城地区外各地均有分布,以临汾、晋中地区分布最多;硅质中性粗骨土,主要分布于运城和吕梁地区;钙质粗骨土,在流域各地均有分布,是全省分布最广泛的土壤。

      1.7 植被笼罩 汾河沿岸的植被分布主要受地貌和水分影响,沙棘群落、小香蒲群落主要分布在上游山地河谷河岸,怪柳群落、假苇拂子茅群落等那么多分布在中游河漫滩和淤积河岸篙类群落、芦苇群落、赖草群落等 主要分布在一、二级阶地上沼泽化草甸分布在沿河的较高的河漫滩上,沼泽那么主要分布在沿河的较低的河漫滩和阶地较低凹地上 1.8 水库创办 汾河流域现有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3座,总操纵流域面积(14736km2)占全流域面积的38%,总库容14.42亿m3;还有小型水库50座,总操纵面积15317km2,总库容14.48亿m3其中,汾河水库是山西最大的水库,位于太原市西北83km的娄烦县下石家庄的汾河干流上,操纵流域面积5268km2,坝址处年均流量21.9m3/s,设计洪水流量3670m3/s,总库容7.21亿m3,设计浇灌面积149.2万亩,水库于1958年7月出工,1961年6月竣工蓄水 — 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