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状元村”毛姓家族的传统教育模式.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天****步
  • 文档编号:299094977
  • 上传时间:2022-05-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05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状元村”毛姓家族的传统教育模式 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状元村”毛姓家族的传统教导模式及其创新性继承 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状元村”毛姓家族的 传统教导模式及其创新性继承? 周忠新 杨霞 李治宏 梁曾峥(法学专业2022级本科) 一、秀水“状元村”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概况 (一)地处偏僻、山川奇异、号称“小桂林”的秀水村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秀水村位于湘、桂两省(区)交界地,富川瑶族自治县的西北部,朝东镇之北2公里处,与湖南省江永县桃川镇石枧村相毗连富川瑶族自治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人口以瑶、壮、汉族为主,其中瑶族人口较多秀水村由水楼、八房、安福、石余等4个汉族自然村环绕秀峰山而组成,离富川县城32公里,距贺州市区92公里,该村周边大多数为瑶族村寨秀水村的秀峰山、鳌岫山、灵山、毛公山等山形态奇异,美观宏伟因此,秀水村在当地享有“小桂林”之称其中秀峰山平地拔起,巍然耸峙,气势非凡,钟灵毓秀,堪与桂林独秀峰相媲美,“秀峰挹爽”一景成为富川八景之一,为此引来大量士民墨客赞咏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周孟中赞道:“一峰耸秀异诸峰,雨后林峦更郁葱;唐代贤科翔彩凤,宋朝殿榜占双龙。

      幽花树树春争茂,香稻家家水自舂;寄语富川刘今尹,重来登眺共冷静李金宣德五年(1430)咏:“万叠云山拥秀峰,喜看秀 ?该调查报告获得广西首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三等奖,广西师范大学第五届“创新杯”大学生科技学术和创业筹划竞赛活动社会调查报告类一等奖;指导老师廖国一因篇幅限制,内容有删节 ①鳌岫山,处于秀水村西北面,秀水河的东面,坐北向南,从鳌岫山的东面看,与桂林的象鼻山好像,在当地亦称“小象鼻山” ① 369 历史教学与田野调查 水更雍容;秀山秀水重重绕,共贺升平造化同此两首诗更是道出了当地清山秀水的自然美景秀水河从秀水村中穿越,古名为秀溪,发源于长标岭(富川瑶族自治县油沐乡黄沙岭),它是富川瑶族自治县内的其次大河,北经岔山村流入湖南江永县桃川镇,南经鸟源河水库出恭城县下平乐县注入珠江石鼓河、鸟源河、黄沙河三条支流在秀水村的会集处形成“三江涌浪”的景观每当春汛到来,大雨滂沱之际,三河洪水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惊涛拍岩,响之不绝,宏伟不暇。

      秀水村地如其名,奇峰挺拔,绿水环绕,林木葱翠,风景迷人,是地灵人杰的“风水宝地”由于这里风光秀丽,文化古迹众多,给人留下了难忘的秀水八景:秀峰挹爽、三江涌浪、灵山石室、眼兔藏烟、坦水澄清、鳌岫仙岩、飞鹰振翅、化鲤排云,等等这样秀丽宜人的山川,使得这里很早就成为人类开发的地方之一 (二)秀水村的悠久历史 秀水村处在古代楚越交界之地,地理位置较为重要,这里是历代王朝从中原进兵南下的交通要道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冬天,秦尉屠睢率师50万大军兵分五路,其中‘一军守九疑之塞’是秦军中其次路,借此关口征服南越汉元鼎五年(前112)秋天,武帝出兵征讨南越吕嘉,归义侯田甲一军就由此关口下苍梧入西江,直出番禺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李靖驻兵于这一带的黄沙岭,击败肖铣(号称梁帝)秦汉时期的秀水村在军事上是同古壮人争战的关口,从小水村至石枧村高达3米的土长城就是 ①周孟中作《过秀峰》,李金作《题秀峰》,载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富川瑶族自治县委员会民族文史委员会编《富川文史》(第十一、十二辑合编),12—13页,2000年10月印。

      ②秀水八景 “眼兔藏烟”,有资料记载为“青龙卷雾”;“飞鹰振翅”,有资料记载为“大鹏展翅” ② ① 370 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状元村”毛姓家族的传统教导模式及其创新性继承 争战的见证在《宋史》也有记载,宋绍兴二年(1132)四月初,岳飞追剿菅成在莫邪关大战,当时岳军占领莫邪关后,第五军韩顺夫和岳飞弟弟饮酒取乐,并要本地妇女佐酒杨再兴等人在高石山上的洞口看得一清二楚,心中愤怒,连夜摸下山,首先砍断韩顺夫手臂,后杀死岳飞弟弟 秀水村明义房《毛氏族谱》卷四记载:“一世祖,太始祖讳衷,二官浙江江山人也唐开元赐进士,由刑部郎中出任贺州刺史途过秀峰,见其山川奇异,心甚爱之曰:‘吾他日归闲,必卜居于此,后世必有英豪者,出师大振吾家也’公后卒于官,其季子傅遂留寓焉,是为富之始祖也历五季以及宋元明而暨我朝,子孙蕃衍,人文辈出,登甲乙者,代不乏人,可谓如公之原矣公葬大鹏丁山癸向,妣谭氏闺,讳昌九诰封宜人,生三子,墓在长标岭北向”除此以外,秀水村太始祖毛衷墓碑文也有记载由此可知,秀水村的毛姓始祖毛衷自唐开元间(713-741)中进士,出任贺州刺史,他为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县江郎村人,其长子毛班居冯乘(湖南省江华县),次子毛敬居阳朔,三公子毛傅居秀峰山,这是汉人正式定居秀水形成如今的秀水村。

      自唐代建村以来,秀水村毛姓家族经过长期繁衍生息,形成了当今秀水村一个以毛姓为主的村落该村现有人口约2400人,村中至今还留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民居、宗祠、祖庙、古戏台,以及上至皇帝,下到知县赐封、贺赠匾额等文物古迹,每年都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观光,大量电视台、电影制片厂都曾在这里拍摄外景 (三)与伟人毛泽东家族同源异流的秀水村毛姓家族 ①根据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陈兴旺先生口碑资料整理而成古代苍梧指现广西梧州市一带,番禺指现广东省广州市 ②参阅:《宋史》莫邪关指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秀水村 ③秀水村明义房《毛氏族谱》卷四,清光绪十八年(1890)版,秀水村毛新嘉老人藏 ③ ② ① 371 历史教学与田野调查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毗邻湖南,与湖南的一些县市,同是中国毛姓居住的重要地区之一解放以来,秀水村毛姓家族后代认为其毛姓可能与伟人毛泽东家族的毛姓是同源的关系,但未有切当的依据这里的毛姓家族与湖南韶山的毛泽东家族毕竟有无关系?这一问题令人关注,我们查阅有关史料,从毛姓的进展历史脉络来对付这个问题。

      秀水村《毛氏族谱》卷之一《毛氏族谱旧序》记载:“毛氏出自周文王第九子封于毛,因赐姓毛氏者是也自周之衰分拆各国至秦时有毛遂为平原君定从于楚有以为上客威,震诸侯故,时名号为毛先生其后至西汉有毛芪出,能明经官以经术,教授以传诗名家故世积其经曰:毛诗自时厥后越 ① 千余载,其间闻人名士贤达贵顾者相继并出加之另外史料的考证,毛姓由周文王昌之子姬郑受封毛国后立姓,称为毛郑、伯是伯爵,又称毛伯、毛伯郑,他是毛姓的开宗鼻祖一向到春秋末公元前516年周敬王时,毛伯介入周室王位之争,因失败而南逃楚国,毛伯国灭亡 ,导致毛姓的第一次大迁徙毛姓的迁徙方向有几个,其中有一支迁往河内,随后在阳武定居,后再迁往浙 ② 江三衢以毛伯开宗鼻祖起算,毛姓家族成员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直到毛姓家族第59世的毛元琼,毛元琼于梁武帝时(535-546)从柯山迁居须江清漾,即形成清漾毛氏一支主系,毛元琼也就成为清漾毛氏一世祖据《清漾毛氏族谱》载:“毛元琼生二子,长子毛天佑;毛天佑生六子,长子毛伯勇;毛伯勇生三子,长子 ③ 毛文嘉;毛文嘉生四子:毛子晋、毛子产、毛子悚、毛子茂后毛氏家族人口增多,纷纷有人外迁,毛文嘉的大儿子毛子晋从清 ①秀水村明义房《毛氏族谱》卷一,清光绪十八年(1890)版,秀水村毛新嘉老人藏。

      ②河内,指现河南省黄河以北区,治所在怀县,即今河南武陵县西南;阳武,指现河南省原阳县,三衢,指现浙江省衢州市一带 ③《清漾毛氏族谱》,载自《毛氏族谱》,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72 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状元村”毛姓家族的传统教导模式及其创新性继承 漾村迁往石门镇,自己便成为江山石门毛姓始祖,其后裔产生了不少名人尤为突出的是毛衷,他为唐玄宗时进士,授刑部秘书监,开元十三年(725)调任贺州刺史,随后见秀水风景如画,便定居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秀水村毛子晋大弟毛子产留在须江清漾,其孙子毛让迁至江西吉水龙城,毛让从而成为江西吉水龙城的毛姓始祖这些在江西吉水龙城1919年修的《铎塘毛氏重修族谱》和江西《吉水县地名志》等有记载《铎塘毛氏重修族谱》记载:“始祖讳让,字伯逊,行十一郎,世居三衢,由南唐大理评事擢工部尚书长子休,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兼殿中侍御史,出守吉州,迎尚书让公及夫人薛氏就养官署次子任 ① 随侍,因籍龙城焉江西《吉水县地名志》载:“毛休,毛任兄 ② 弟,北宋建隆壬戍(962)由浙江衢州徙龙城”从史料可以得出,毛让于北宋初建隆三年(962)随其子毛休(新任吉州太守)从浙江三衢迁徙江西吉州(今江西吉水)龙城,并在此定居。

      另外,在《韶山毛氏族谱·源流记》中有记载: 吾族派接西江,宋工部尚书让世居三衢,生子休公,官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兼殿中侍御史,出守吉州,迎尚书上公就养,占籍吉之吉水龙城家焉二十一世传至伯温公,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考据西江宗人,执谱相访,实属西河的(嫡)派而始祖太华公位下,书载元至正年间,避乱由江西吉州龙城迁云南之澜沧卫,聚(妻)育子八,明洪武十三年庚申,携长子清一、四子清四官楚,居湘乡北门外绯紫桥十余年后,清一、清四复卜居湘潭三 ③ 十九都,今之七都七甲韶山 ①《铎塘毛氏重修族谱》,载自《毛氏族谱》,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②参阅:《吉水县地名志》 ③《韶山毛氏族谱·源流记》,载自《毛氏族谱》,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73 — 9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