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升初必考 小古文60篇 含注释.docx
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小升初必考 小古文60篇 含注释 (一)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①子九岁,甚聪②惠③孔君平④诣⑤其父,父不在,乃⑥呼儿出为设⑦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⑧儿曰⑨:“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⑩孔雀是夫子?家禽 解释: ①氏:姓氏②甚:分外③惠:惠同“慧”聪慧聪明 ④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延尉⑤诣:拜见⑥乃:就;于是⑦设:摆放,摆设⑧示:给……看⑨曰:说⑩未闻:没有听说过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补充:指以:是“以指的倒装”,用手指指着的意思 (二)郑人买履 郑①人有欲买履②者,先自度③其足,而置之其坐④至之⑤市,而忘操⑥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⑦,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⑧自信也 解释 ①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②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③度——duó,考虑,在这里是“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作名词用,就是尺子④坐——同“座”,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⑤之——代词,这里指代量好的尺码⑥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表⑦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⑧无——不 补充:有欲买履者:者,----的人;反:同“返”,返回 遂:最终何不试之以足:以,用自信,相信(自己的脚) (三)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①牛垄上,窃入学舍②,听诸生③诵书; 听已④辄⑤默记 1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⑥之,已而⑦复如初母曰:“儿痴⑧如此,曷不听其所为⑨?”冕因去依⑩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解释 ①牧:放牧牲畜②窃入学舍:偷偷地进入学社③诸生:学生们④已:毕,完⑤辄:就⑥挞(tà):用鞭子、棍子等打⑦已而:不久⑧痴:此指一心一意,沉醉于……⑨曷不听其所为:何不听凭他做想要做的曷:为什么⑩依:靠着执策:拿着书长明灯:佛前昼夜长明的灯达旦:到早晨,到天亮土偶:用泥土塑成的佛像狞恶可怖:残暴残酷,令人畏缩恬:安然无动于衷的样子 补充:王冕者,诸暨人,本句是判断句,译为王冕是诸暨人;垄,田地归:回家;如此:像这样;曷:同“何”;冕因去:因,于是;去:离开(家);潜:偷偷地;若;犹如。
(四) 北人不识菱 北人(1)生而不识菱(2)者,仕(3)于南方,席上啖(4)菱,并壳(5)入口或(6)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7),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8)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9)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10)强不知以为知也 解释(1)北人:北方人2)菱:即菱角,水生植物的果实,鲜嫩时可作水果吃3)仕:做官4)啖(dàn):吃 (5)并壳:连同壳6)或:有的人7)短:缺点,这里指自己的无知8)欲:想9)夫(fú):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引出下文10)此坐:这是由于 补充:护:掩盖非不:并不是不,并非;并壳者:者, ----的理由;去热,去:消释;强:勉强 2 (五)破瓮救友 光(1)生七岁,凛然(2)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3),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4)自是(5)手不释书(6),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7),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8),儿得活 解释(1)光,即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人。
北宋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等书2)凛然:肃穆庄重的样子(3)《左氏春秋》:又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编撰的一部史书4)大旨:大意,主要意思5)自是:自此,此后(6)释:放下7)弃去:逃走8)迸:涌出补充:退,回家;补充:至,到了;得,能够,得以 (六)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1)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2),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3)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4)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5)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6)揖让进退(7)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8)居焉 (1)舍:家2)墓间之事:指安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 (3)处子:安置儿子4)贾(gǔ)人:商贩5)徙居:搬家6)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7)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8)遂:结果补充:近墓,近,靠近;为:做;所以:用来;遂:于是;学宫:古代地方政府设立的学校;可以:可;可以;以:用来 (七) 曾子杀彘 曾子①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⑥也婴儿非有知也,待⑦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⑧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⑨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3 ⑩遂烹⑾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解释】 ①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②彘(zhì):猪③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④特:不过,只是⑤戏耳:戏;开玩笑;耳;罢了 ⑥非与戏:不成同他开玩笑⑦待:凭借⑧子:你,对对方的尊称⑨而:那么,就⑩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导好⑾烹(pēng):煮 补充曾子之(的)妻之(去、到、往)市,其子随之而泣;顾:等待;知:能“智”,聪慧;是(这,这样)教子欺也; (八)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兔走②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③而守株,冀④复得兔兔不成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 ——选自《韩非子·五蠹》 【解释】 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②走:跑,逃跑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外形像木叉④冀:梦想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补充:触:碰撞,撞击;释:放下;而:却; 身:自己;为:被。
(九)嗟来之食 齐大饥①黔敖②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③之有饿者蒙袂④辑屦⑤,贸贸然⑥而来黔敖左奉⑦食,右执⑧饮,曰:“嗟⑨!来食!”扬其目⑩而视之,曰:“余⑾惟⑿不食嗟来之食⒀,以至于斯⒁也!”从而谢焉终⒂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弓》 【解释】 4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