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教案、电子备课.docx
8页教学 内容语文园地四教材 分析这次“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主要是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意在让学 生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人物的状态,增强表达效果学标 教目1. 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2. 能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3. 能说一说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4. 学会书写硬笔书法作品,积累记背古诗《凉州词》和《黄鹤楼送盂 浩然之广陵》教学 重难点1. 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2. 能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3. 能说一说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教学 准备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与学活动设计意图修改第1课时一、讨论交流,回顾方法1.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 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的方法现在我们 来交流一下这种方法2.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还从学过的课文中哪 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3. 全班交流汇报1)教师相机出示课件: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 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引导学生自己 总结交流本单 元课文的表达 方法,巩固抓住 人物动作、语 言、神态描写, 体会人物内心 的方法。
引导学 生运用这种方 法去阅读其他 文章,达到学以 致用的目的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 少刀? ”“七十二刀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 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你过奖了2)教师引导:这段话中不仅有语言描写, 还有神态描写,如“脸色苍白、勉强一笑”,“脸色 苍白”说明刘伯承忍受着手术中的剧烈疼痛,“勉 强一笑”表现了刘伯承无所畏惧、坚强如钢的品质4.教师小结:二、运用方法,训练能力1.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 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 疑的神情•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 句话,只是 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 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地说:“走吧!”2. 指名学生谈读后的体会3. 教师小结:只有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 态描写,才能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选择一种情景, 照样子写一写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4. 我们以“焦急地等人”这种情景为例,想一 想谁在焦急地等人,他焦急地等人时动作、语言、 神态是怎样的?运用本单元学 到的表达方法, 训练学生选择 一种情景对人 物进行动作、语 言和神态描写, 达到读写结合 的目的。
5. 学生练习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照样 子写另外两种情景6. 四人小组内朗读各自写的句子,互相提出修 改建议把句子改一改,选出小组内写得最好的句 子三、运用方法,训练表达1. 下面的句子写出了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 表现,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照样子说句子•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 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 他擦了一次又一次•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 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 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 睡2. 指导学生说句子的表达效果交流示例:3. 四人小组练习运用这种对比法说句子,选出 小组内说得最好的同学4. 全班交流汇报第2课时一、书写提示,学习书法1. 欣赏书上的硬笔书法作品《帆》,说一说看 完后的发现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 落要分明,点号不顶格书写)2. 教师引导:硬笔书法作品是用钢笔书写的书 法作品课件出示硬笔书法的相关知识)3. 老师讲解并示范书写姿势4. 学生根据示范练习摆正书写姿势运用本单元学 到的表达方法, 体会将同一个 人物前后不同 的表现进行对 比的表达效果, 训练学生说出 同一个人物前 后不同的动作、 语言、神态。
引导学生观察 硬笔书法作品《帆》,让学生 自己发现写硬 笔书法时需要 注意的问题指 导学生写一幅 硬笔书法作品, 并展示作品成5. 学生根据示范练习执笔6. 老师讲解并示范运笔的方法7. 学生根据示范练习书写书法作品《帆》8. 利用展示台展示学生写得好的书法作品9. 在展示台上展示有问题的书法作品,全班同 学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二、回顾学法,积累古诗1. 谈话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黄河的古诗《凉 州词》板书并齐读诗的题目板书:凉州词)2. 学生自由读古诗指名学生读古诗,师相机 正音,再全班齐读古诗3. 了解诗人4. 理解题目5. 指导朗读1)教师引导:我们这个单元学习了《古诗 三首》,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2)四人小组读古诗3)师范读后,全班齐读古诗4)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 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6. 理解诗意,感悟诗情1)首先我们来看诗的第一句:黄河远上白 云间谁能读出黄河汹涌咆哮、奔腾万里的气势?(2)闭上眼睛想象黄河奔腾不息的画面3)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4)全班鼓足气势,齐声朗读这句诗果,激发学生练 习硬笔书法的 兴趣引导学生回顾 本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的 学法,自学古诗《凉州词》。
老 师指导学生有 感情地朗读古 诗,在读中理解 诗意,感悟诗人 的思想感情,熟 读成诵,达到积 累记背古诗的 目的5)教师引导:放眼望去,黄河奔流着,远 远地好像与白云相接诗人将目光移到近处,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一一一片孤城万仞山6)“仞”是什么意思? “孤城”指哪座城?(7)“ 一片孤城万仞山”中哪个字让你感受最 深?为什么?仅仅只是城孤单吗?(8)教师引导:玉门关在茫茫戈壁滩上,显 得那么荒凉、孤寂、冷清,这就是诗句中所说的“孤”这样一座孤城,在万丈高山的衬托下,就 更显得孤单和渺小诗人为什么不写“一座孤城”, 而用“一片孤城” ?(9)滚滚黄河,巍巍高山、荒凉的地理环境, 更加衬托了这座戍边城池的“孤”!仅仅是城孤孤 单单的吗?与其说城孤,不如说人孤、心孤、情孤 啊!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这两句诗7. 将士们长年驻守边关,多么想回家啊!真的 有希望回家吗?8.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战 士们不仅仅只是埋怨杨柳不发芽,他们还埋怨什么 呢?我们带着这种埋怨来读这两句诗9. 埋怨朝廷有用吗?所以战士们只能无可奈 何地埋怨杨柳因此,“春风”的深层意思是朝廷 的恩惠和关心10. 这首诗反映的主题是什么?11茫茫的戈壁,孤独的边城,凄切的羌笛。
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诗人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呼喊 ——(学生接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 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3.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凉州词》三、运用学法,积累古诗1.师导言引入:李白的这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并齐读诗的题目2. 学生自由读古诗3. 理解题目,走近诗人4. 读懂古诗,整体感知1)请大家用铅笔划出这首诗的节奏指名 学生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你的头脑中浮现出 怎样的画面?(2)诗中哪儿句描写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 告别的情景?哪几句描写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 景?5. 感悟诗境,品读古诗6. 积累古诗,背诵古诗1)帆远去了可情未尽,我仿佛看到了那如 长江水般永不停息的深情一起读这首诗2)学生自由背诵这首古诗3)教师小结:“相见时难别亦难”,从这首 千古流传的送别诗中,我们感受着古人那浓浓的情 意引导学生回顾 边读古诗边想 象画面的方法, 在想象中有感 情地朗读古诗, 在朗读中理解 诗意,感悟诗人 的思想感情熟 读成诵,达到积 累记背古诗的 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