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西省上饶市“山江湖”协作体近年-近年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统招班)(最新整理).docx

24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49707042
  • 上传时间:2024-01-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5.21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山江湖"协作体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统招班)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

      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

      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昚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 (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具代表性的一个,最早出现于《诗经》中B. 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积淀,柳在诗歌中具有了丰富的意蕴,如沐春光、写离情、抒乡思等.C “柳"又作“杨柳”,称名不同,其实所指相同,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寄寓了相同的感情 古人常借柳表达思乡思亲之情,是因为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柳已成为故乡的象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层次清晰,先论述了杨柳与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含义进行了阐述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阐述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主要目的在于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D。

      因为家中庭院植有柳树,许浑因此睹物伤怀,咏出了表达强烈思乡之情的“蒹葭杨柳似汀州”的诗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古人在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感情的表达.B.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即指柳的证据C.无论是许浑、冯延已还是刘禹锡等,都写出了大量咏柳的诗篇,可见柳这一具有丰富情感意蕴的意象在古诗中广泛存在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柳因此在相思、乡愁等意蕴之外,总会成为隐者的象征,寄寓了隐逸之乐.(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老羊倌的年朱华胜太阳挂在山梁,洒下金色的光芒,有的树叶已经泛绿老羊倌像往常一样,大年三十这一天,早就把羊赶到山上,让羊吃个饱他养着两只羊,一条大黑狗他说,养多了我管不过来,养两只羊、一条狗作伴,我都七十三岁了他看着这对奔跑的羊和身边吐着舌头的大黑狗,心里乐开了花自从儿子走了以后,每年过年乡政府都会给他送来过年的大米,肉、油,还有一个红包特别是在城里工作的那个小石头,每年春节都要回来过年,给他带两条烟.这不,昨晚又给他送了两条红烟来。

      想着,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包凑近鼻孔,使劲闻了闻,好香现在不能抽,回家再抽自己是看山人,更要防火.虽然村里几年前就不要他看山了,说年纪大了但他跑得动,坐不住还是像往常一 样,太阳出来他上山,太阳西落他下山日日坚持巡山有人说,老羊倌憨得很,自己守了一辈子的山,还把儿子也培养成一个守山人.谁都知道,守山人很穷,成天在山林里走着,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山林又不是他一家的,也不能给他家带来富裕,他这是何苦呢? 像他这样一家人都守山的并不多见乌蒙山山连山几年前,大小山谷里私挖乱采严重,不像现在管得严有几个外地人来山上偷砍树木,要卖到矿井里做厢木.老羊倌的儿子发觉了,在纠缠中,儿子不慎滚落石沟里,抢救无效死亡儿子死后的第七天,老羊倌赶着羊,背上斧头,向山里走去这一走,就走到现在,就是十五个春秋.儿媳在儿子离去的第三个年头,在他的催促下,改嫁到邻村,逢年过节,都要领着孙女来看他知足吧,老羊倌自言自语,我活一天,就要巡山一天他走到山顶眼神里亮了起来山那边还是山,山山相连,这是人赖以生存的山山脚是溪水,水连着水,这都是咱们祖祖辈辈的命根子啊.山上生长着很多树和花,他闭上眼睛就能数出它们的名:青松、罗汉松、亮松、青梨、刺叶梨、杜鹃、毛栗子等等.有村民说,老羊倌爱山林,那儿有他儿子的味道。

      儿子已经化成一棵树,一年四季,与他相伴夕阳向晚,村子里传来零星炮竹声.今天是大年三十,他决定早些下山春节的山村,喜气洋洋,村娃一群群,嬉闹追打红灯笼、红年画,红对联家家飘出肉香味,伴随袅袅炊烟,在村子上空弥漫,久久不散爹!"“爷爷!”老羊倌定将一看,那不是儿媳吗? 那不是长高了出落得水灵灵的孙女吗? “爷爷你看,妈妈今天一大早就油炸了很多酥肉、豆腐圆子、荞丝洋芋片,还蒸了一碗八宝饭,给爷爷送来了!"孙女的眼睛亮闪闪的,笑眯眯说着,揭开手里的提篮,香气扑鼻哇,好香!”老羊馆笑了,咂了咂嘴,花白胡子在跳舞大爹,你再不下山我都要来喊你了今晚跟我去过"柱子人未到,声音先跑了进来不啦,我一个人自由自在惯了你看我儿媳,送来这么多好吃的,再加上你们的,政府给的,够吃到正月底了"老羊倌笑容溢满皱纹间.突然,大黑狗跑了出去,跟在一个人身后亲热跳着 爷爷,”隔壁胖丫双手抬着一个大碗,碗里冒着热气, “爷爷,我妈做的牛肉炖山药排骨汤随着胖丫说话的声音,村里噼噼啪啪的炮竹声响了起来,此起彼伏,连绵不绝老羊倌泪眼朦胧,望向墙上挂着的儿子的照片儿子望着他,也在笑.过年啰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开篇的描述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也写出了老羊倌的生活状态B. 老羊倌能够闭着眼睛数出山上生长的很多树和花的名字,是因为他认为这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也许还因为他对儿子的思念.C.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来刻画人物,老羊信“砸了咂嘴,花白胡子在跳舞”,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的开心和满足 小说运用了心理、语言、动作和外貌等描写手法对老羊倌进行描写,使得人物形象生动、丰满 小说在刻画老羊倌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6分)6. 小说把时间设定在“大年三十"有什么用意?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小题  材料一:春节临近,烟花爆竹摆上了各地的零售摊点,随之而来的,则是“今年放不放鞭炮”的大讨论昨天,首都文明办发出倡议书,号召市民绿色环保、文明出行,留住“北京蓝".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民意调查显示,受访人群829%表示今年春节期间不打算燃放烟花爆竹,比去年同期上升6.4个百分点按照规定,如果在春节期间遇到空气重污染橙色以上预警,北京市将全面禁放烟花爆竹,983%的受访者表示会严格遵守。

      昨天,法晚记者从新浪微博等多渠道随机截取的18万余条网络留言显示,近四成网友不想燃放烟花爆竹是出于保护空气环境考虑,另外,有近一半的网友建议各地组织一次集中燃放,既安全又环保 (节选自2018年1月25日《法制晚报》)材料二: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的长期肆虐,人们对蓝天白云的迫切渴求,呼吁不放烟花爆竹的民声已经越来越强烈.首都文明办顺势而为,发出倡议,语言亲和平易,感情真诚友善,可谓顺应民心之举.相对于此前河南“禁炮令”的朝令夕改,高明了太多穹顶之下,雾霾肆虐,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也少有人是彻底的无辜者人类存在于城市之中,每个人都在排放碳,每辆车都会排放PM2.5,每个家庭都在使用和消耗能源通过自身行为的克制,为环保尽一份力,应该成为每一位有识之士的自觉行动然而,自觉行动是一码事儿,强制限制是另一码事儿,春节期间的“禁炮令"不是不能出台,是确需充分的民意支持、经过充分酝酿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方可实施在此之前,引导工作就非常有价值节选自2018年1月25日《每日新报》)材料三:给“鞭炮热"降降温确有必要除了不安全的因素外,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视.最近几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普遍偏差,一级二级预警天数显著增多。

      而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对本来就很差的空气质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出台禁放、限放烟花爆竹措施,确实大有必要烟花爆竹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这个无可厚非尽管烟花爆竹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我们亦不能一棍子将其打死过年嘛,人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庆祝方式但前提是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不能为了个人利益去铤而走险,做出违法的举动,到头来只会是害人害已.而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积极寻求新的、更安全、更环保、不扰民的过年方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说,确有必要给当前的“鞭炮热”降降温了 (节选自2018年1月25日“东北新闻网”)材料四:近年来,各地对于春节烟花爆竹的管理从限放到禁放,体现的是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而普通民众从对禁止放炮规则的抵制到主动遵守,也说明大家环保意识在增强,人人都希望过一个祥和绿色的健康年电子鞭炮作为年货“新宠”持续走俏,就是环保宣传、民众自省的最佳佐证事实上,“年味儿"并不等于“炮味儿”,传统的中国年有丰富的年俗,少了鞭炮,还有祭灶、除尘、写春联、挂年画、贴窗花、蒸年糕、包饺子、守岁、拜年、舞狮子、耍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