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啧****
  • 文档编号:464624042
  • 上传时间:2024-04-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清朝圆明园被毁灭的背景和过程;2. 理解圆明园毁灭对中国的深远影响;3. 探讨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措施导学内容:一、圆明园的建立与破坏清朝圆明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占地约350公顷,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最著名、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圆明园的毁灭发生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对圆明园进行大肆破坏,烧毁了大量文物和建筑,使之成为一片废墟二、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圆明园的毁灭主要是由于英法联军对中国进行侵略战争,对圆明园进行了蹂躏和掠夺他们认为圆明园是中国皇帝的象征,摧毁它可以展示他们的军事力量和对中国的侵略此外,英法联军还将圆明园中的珍贵文物带回本国,并将许多文物转卖,导致中国的文化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三、圆明园毁灭对中国的影响圆明园的毁灭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给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此外,圆明园的毁灭也使得中国人民对侵略者心生痛恨和仇恨,加深了对侵略者的抵制四、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文物保护是国家的重要任务,保护好文物是保护好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在保护文物方面,国家和社会应该加强管理和监督,同时通过教育宣传增强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确保文物受到妥善保护,不受侵害。

      导学活动:1. 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以下问题:圆明园是哪个朝代建立的?为何被毁灭?毁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2. 观看相关视频,整理圆明园毁灭的过程和原因,并进行讨论3. 分组,讨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撰写小结并进行展示4. 制作宣传海报,倡导文物保护,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拓展阅读:1. 了解其他古代文物的保护情况,如故宫、兵马俑等;2. 深入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影响;3.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当今中国文物保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二课时一、导语《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令人痛心的事件,这不仅仅是文物遗失的问题,更是对国家尊严和文化遗产的严重损害通过学习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近代史的屈辱与磨难,也能更好地珍惜我们的文化遗产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二、学习目标1. 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与重要价值;2. 理解圆明园的毁灭原因与过程;3. 感受圆明园遭遇毁灭的痛苦与悲哀;4. 培养对文化遗产的珍惜和保护意识三、导学内容1.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占地约350公顷圆明园曾经是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被誉为“皇家园林之冠”,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2. 圆明园的毁灭原因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遭受了严重的破坏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并纵火焚烧,导致园内珍贵文物和建筑被彻底摧毁这是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一次严重伤害,也是对中国人民的一次深重耻辱3. 圆明园的毁灭过程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后,他们一路烧杀抢掠,最终来到了圆明园联军将圆明园内的文物、艺术品和建筑点燃,大火吞噬了整个园林,火势熊熊,声势惊人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圆明园毁于一旦,残破不堪,凄惨至极4. 圆明园的重建与保护自1860年圆明园被毁后,一直未能得到完全的修复直到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修复和保护工作,恢复圆明园的原有风貌,弘扬民族文化,让人们能够再次领略到这座古老园林的魅力四、学习方法1. 小组讨论:讨论圆明园的历史背景、毁灭原因以及重建保护等问题,交流思想,梳理知识点;2. 观看视频: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圆明园的真实情况,感受毁灭的痛苦与悲哀;3. 阅读资料: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圆明园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4. 课堂演讲:每位同学撰写演讲稿,就圆明园的毁灭事件进行发言,提升口头表达能力五、课后作业1. 撰写读后感:就圆明园的毁灭事件谈谈自己的看法与感受;2. 画一幅描绘圆明园的图片,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珍惜与保护;3. 思考:如果能够回到当年,你会如何保护圆明园,避免它的毁灭?六、拓展延伸1. 了解其他中国古代园林的建筑特点与文化内涵;2. 研究其他重要的中国文化遗产,探究其保护与传承之道;3. 参观中国各地的博物馆与文物展览,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文化遗产的珍贵性与脆弱性,激发我们对文物保护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