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7页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学情调研题八年级语文(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只需将答题卡交回一、积累(21分)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一)话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人眼中,诚信是立身之本,古书中记载的诚信故事比比皆是在现代社会,诚信被视为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诚信,就是要以诚待人、以信取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要将“讲诚信”míng( )记于心,代代相传一个人如果背信弃义,投机取巧,让“诚信”离开自己,即使一时得到好处,最终也还是会让人不屑一顾二)护诚信民无信不立契约不仅是一种进行自我约束的机制,更是书面上的白纸黑字近年来,我国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信守承诺、践行诚信、以诚立身的榜样药店店主豆碧珍,30多年殚精竭虑,诚信经营,守护着岛民的健康和用药安全言必信,行必果”,退伍军人马盈安,为了一句约定,替牺牲战友尽22年……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罕有惊天壮举,却能拒绝社会的喧嚣,以内心朴素的道德自觉,托举起良知善行,彰显出品格担当他们真可谓“______,______。
1. 阅读语段(一),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记载( ) (2)míng( )记2. 语段(一)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三个3. 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二)中画波浪线的词语1)殚精竭虑 (2)喧嚣4. 请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将相应的序号填到文段(二)横线处,使语段内容连贯,上下联顺序正确①诚信至上使命长 ②和善诚信处世风 ③善良为本初心在 ④童叟无欺言有信5. 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古人眼中,诚信是立身之本,古书中记载的诚信故事比比皆是B. 契约不仅是一种进行自我约束的机制,更是书面上的白纸黑字C. 近年来,我国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信守承诺、践行诚信、以诚立身的榜样D. 药店店主豆碧珍,30多年殚精竭虑,诚信经营,守护着岛民的健康和用药安全答案】1. ①. zǎi ②. 铭 2. 代代相传 比比皆是 背信弃义 投机取巧 不屑一顾 3. (1)使尽了精力,费尽了心思。
2)吵闹、喧哗这里指社会上的各种浮躁的、诱惑的、不诚信的东西 4. ③① 5. B【解析】【分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给汉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记载(zǎi):意思是指把事情记录下来,也指记录事情的文字míng记——铭记:深深地记在心里2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积累的能力代代相传:形容一代接着一代地连续不断地传承下去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背信弃义:是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投机取巧:是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 不屑一顾: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1)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2)喧嚣:本义指声音大而嘈杂;吵闹里指社会上的各种浮躁的、诱惑的、不诚信的东西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联拟写能力依据“药店店主豆碧珍,30多年殚精竭虑,诚信经营,守护着岛民的健康和用药安全”可知,这说明药店店主豆碧珍善良的本性;依据“退伍军人马盈安,为了一句约定,替牺牲战友尽22年……”可知,这表明了退伍军人马盈安诚信的本性据此可知,应选①和③再依据对联内容可知,显然③“善良为本初心”在前,①“诚信至上使命长”在后,与前文内容形成照应关系。
5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B.语序颠倒,应改为:契约不仅是书面上的白纸黑字,更是一种进行自我约束的机制这样,由表及里,符合认识规律6.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照要求填写内容主题文学常识与名句出处山川之美行者无疆,遍观祖国山河之美;郦道元探寻三峡,领略“每至晴初霜旦,①______”的凄清之美;吴均游览富春江,见识了“风烟俱净,②______”的宁静之美;王维使至塞上,感受了“大漠孤烟直,③______”的雄壮之美《山峡》《与朱元思书》《使至塞上》精神品格高山景行,从古人身上我们获得不竭的精神力量;曹操“老骥伏枥,④______烈士暮年,⑤______”,教育我们人生应当益壮,锐意进取;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⑥______”,让我们懂得何为大丈夫;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⑦______?”将人定胜天的信念刻进我们的骨子里《龟虽寿》《富贵不能淫》《愚公移山》闲情雅致享受生活,发现美好:⑧______(人名)漫步钱塘湖,“⑨______,绿杨阴里白沙堤”,尽享西湖早春之美;苏轼夜游承天寺,发现“⑩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享月下漫步之喜《钱塘湖春行》《记承天寺夜游》【答案】 ①. 林寒涧肃 ②. 天山共色 ③. 长河落日圆 ④. 志在千里 ⑤. 壮心不已 ⑥. 威武不能屈 ⑦. 何苦而不平 ⑧. 白居易 ⑨. 最爱湖东行不足 ⑩. 庭下如积水空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涧肃、已、”等字词容易写错二、阅读(39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节选自语文课本《苏州园林》)【材料二】①苏州园林里的楹联,既营造出美的意境,也传达出园林主人的心声和风雅情趣②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园中假山上有飞檐翘角的石亭,石柱上的楹联是一副写景抒情的杰作:“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这副集句联,上联出自宋欧阳修的《沧浪亭》长诗,下联来自园主苏舜钦的《过苏州》一诗,两人为好友,而此上下联浑然天成,宛若出自一人之手,真是妙不可言清风明月、良辰美景,这样的赏心乐事本就可遇而不可求,可以看出因林主人超然物外、纵情山水的淡泊心态③素有“假山王国”之称的狮子林,其素雅的小方厅内有一副清代学者桂酸题写的名联:“相赏有松石间意,望之若神仙中人上联中,苍秀的松树是坚贞孤做的象征,作者将松石“人化”,寓意观赏者心志高洁下联取的是辞官归隐的南朝文学家陶弘景独游于泉石间,见者以为仙人的典故全联情景交融,诗味隽永,体现寄情山林的情趣摘编自《语言文字报》)【材料三】①中国园林文化绵延数千年,形成了自然之趣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的民族审美在笔者看来,中国园林突出价值体现在三方面,即天人之道、营建之法与艺术之美②“天人之道”是对“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传统自然观的凝练中国园林经历了从模山范水到寄情山水,从再现自然到超脱自然的发展历程,传递出“察于天地”的朴素自然观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
③中国园林的“营建之法”表现为空间理法与建造技艺的融糅随着人居模式的不断演替与发展,这种融汇“法”与“技”大成的营造智慧,塑造了以自然雅朴的江南园林为代表的“步移景异,别有洞天”的宅园空间等④中国园林的“艺术之美”,融注了建筑、书画、诗词、音乐等,是自然之美、人工之美、意境之美的集大成者,立于空间和造型艺术上的园林美学,彰显了独特的文化意识与审美理想⑤发掘中国园林文化精神和内涵,保护传统造园技术和艺术,传承人居环境营建理念和智慧,是赓续文化薪火的应有之义如何答好园林遗产的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这道题,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1月14日12版)7. 下列说法与三则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 苏州园林的修建虽因地制宜、各有不同,但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又有共同的追求B. 从游览者得到了“如在画图中”的美感,侧面说明苏州园林的设计目的得以实现C. 沧浪亭的楹联反映了园林主人的心态,传递出志向高远,却被迫辞官归隐的思想D. 做好园林遗产的活化利用,推进可持续发展,也是我们赓续文化薪火的应有之义8. 下列对材料分析有误一项是( )A. 【材料一】划线句主要运用慕状貌的说明方法,突出苏州园林的布局不讲究对称特点。
B. 【材料一】加点的“决不”“决不会”两词,表示完全否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 【材料二】以著名的沧浪亭和狮子林为例,介绍园林中两副楹联的特点和文化内涵D. 【材料三】作者从三个方面阐释中国园林的价值,先总后分,逻辑清晰,层次分明9. 请从以上三则材料中,概括出苏州园林是如何体现“自然之趣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这一特点的答案】7. C 8. A 9. (1)苏州园林的整体设计不讲究对称,充满了自然之趣2)苏州园林的楹联既应了一方小景,又体现了园林主人的高雅情趣3)苏州园林的建造将建筑技法、山水花木、书画诗词融为一体,创造了“天人合一”的意境,形成了园林独特的意境美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筛选与辨析C.有误,由【材料二】第②段“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上联出自宋欧阳修的《沧浪亭》长诗,下联来自园主苏舜钦的《过苏州》一诗……清风明月、良辰美景,这样的赏心乐事本就可遇而不可求,可以看出因林主人超然物外、纵情山水的淡泊心态”可知,此项“被迫辞官归隐的思想”理解有误8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A.有误,【材料一】第②段“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苏州园林与传统建筑作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追求自然之趣,不讲究对称的特点9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提炼与概括由【材料一】第①段“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可以概括出: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由【材料一】第②段“……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可以概括出:苏州园林追求自然之趣,不讲究对称;由【材料二】第①段“苏州园林里的楹联,既营造出美的意境,也传达出园林主人的心声和风雅情趣”可以提炼出:苏州园林里的楹联,既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