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焙烤食品工艺学作业题.docx
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焙烤食品工艺学作业题 化学化工学院 食品111 1105300019 莫宇丽 焙烤食品工艺学作业题: 1. 什么叫面筋,它是怎样形成的? 面筋含量的多少和性能对不同焙烤食品的品质有什么影响(针对面包、饼干分别阐述) 面筋就是面粉中的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吸水膨胀后形成的浅灰色柔嫩的胶状物 面筋的形成:将小麦面粉加水调和成面团,面团在水中搓洗时,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灰分等成分逐渐离开面团而悬浮或溶解于水中,将调制好的面团用水冲洗,洗去淀粉及水溶性的成分后,剩下的具有粘性、弹性和延迟性的软胶状物质就是湿面筋 制作面包要求选用含面筋高、弹性和延迟性都好的面粉高筋面粉因蛋白质含量高、伸展性佳,使得面团在发酵过程中,气体的保存性好,使得面包体积好同时也因高筋面粉中蛋白质含量高,使得面包经焙烤后表皮具有良好的色泽;面筋含量高的面团,所做出的面包韧性大,表皮布局好,面包组织好,内部颜色纯净、有丝状光泽,且面包具有麦香味,口感较佳而用低筋面粉做出来的面包因蛋白质含量低且性质软,使得面包体积小,表皮色泽不佳,表皮薄、软且凹凸不平,易形成鱼鳞般;低筋面粉伸展性与弹性不佳,造成面包组织粗糙颗粒分布不平匀,口感不好,不但不具香味,而且无弹性、黏牙。
制作饼干那么要求弹性、韧性、延迟性都不高,但可塑性良好的面粉,一般选用低筋面粉1)韧性饼干一般采用中筋小麦粉制作,其面筋弹性中等,延迟性好,面筋含量较低,可使得制作出来的韧性饼干外观较光亮,香味淡雅,口感较硬且松脆,饼干的横断面层次较明显;(2)酥性饼干在生产时的面团是半软性面团,面团弹性小塑性较大,饼干块形厚实而外观无针孔,形态不收缩变形,口感酥松;(3)苏打饼干选用小麦粉的湿面筋含量高或中等,面筋为宜,弹性强或适中,由于含糖量较少,呈乳白色略带微黄色泽,口感松脆;(4)半发酵饼干既有发酵饼干的性质,又有韧性饼干的脆性特点,选用饼干专用小麦粉或优质精制小麦粉,弹性中等,延迟性25-28cm,假设面筋筋力过强,易造成饼干僵硬,易变形;面筋筋力过小,面团发酵时持气才能较差,成型时易断片,产品易破碎,所 以要恰到好处 2. 什么是糖的反水化作用?对面筋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糖的反水化作用:高浓度的糖液具有很高的渗透压和很强的吸水才能,在和面过程中,由于糖的吸湿性,它不仅吸收蛋白质胶粒之间的游离水,还会造成胶粒外部浓度增加,使胶粒内部的水分产生反渗透作用,从而降低蛋白质胶粒的吸水性,阻拦蛋白质水化形成面筋,这就是糖的反水化作用。
糖的反水化作用对面筋的形成的影响:在酥性饼干盒糕点制作时使用大量的糖,利用糖的反水化作用使得蛋白质胶粒外部浓度增加,胶粒内部的水分产生反渗透作用,降低了蛋白质胶粒的吸水性,从而限制面筋的进展,以降低面团的弹性,增加可塑性,保证产品的疏松度,防止产品变形在面包面团的调制中,大量的糖同样也会阻力面筋的形成,降低面团的弹性,同时还会降低面团吸水量 3. 油脂在焙烤食品中的作用有哪些? 油脂在焙烤食品中的作用:(1)起酥作用:油脂用于焙烤中使产品酥松柔嫩或产生层次,布局脆弱易碎,因而松软可口,咀嚼便当,入口易化 (2)充气功能:可塑性油脂在高速搅拌下能卷入大量空气而发泡,卷入的空气形成微小的气泡平匀分散在油脂中,使蛋糕和面包体积增大,制品内部色泽好;油脂因搅打发泡而使蛋糕面糊机械强度增加,有稳定蛋糕面糊的成果 (3)润滑作用:作为面筋和淀粉之间的润滑剂,在面筋和淀粉之间的分界面上形成润滑膜,使面筋网络在发酵过程中摩擦阻力裁减,有利于膨胀,增加了面团的延迟性和面团的体积 (4)提高制品的保存品质:油脂能够保持高水分产品的柔嫩,防止水分散失,从而延缓老化速率,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
(5)提高产品的风味和口感,增加产品的香味:油脂能使焙烤制品保持松酥柔嫩,滋润可口,并具有确定的油脂香味 (6)提高制品的养分价值 (7)操纵面团中面筋的胀润度,提高面团可塑性 (8)提高制品自身价值,提升面包品质:油脂在面包面团中与面筋蛋白质精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脂蛋白,对面包的品质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4. 生物疏松剂酵母比化学疏松剂有什么优越性? 生物疏化剂酵母比化学疏化剂有以下优越性: (1)酵母可提高发酵食品的养分价值; (2)增加发酵食品的风味:酵母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出氨基酸、低聚糖、酯类、醇类、酸类等物质,具有纯洁而又温和的风味; (3)提高生产效率、俭约本金:酵母纯度高、杂菌少、产酸少,可不加碱,同时又可二次发酵,从而降低本金除此,酵母稳定,发酵才能强,可俭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5. 什么是鸡蛋的打发性?在制作蛋糕时怎样操作才能让其保持蓬松状态? 鸡蛋的打发性:蛋白在强烈搅拌下,可形成大量稳定的包含空气的泡沫,这就是鸡蛋的打发性,也叫气泡性 在制作蛋糕时要使其保持蓬松状态应: (1)在制作蛋糕时,应选用低筋粉,因低筋粉无筋力,制成的蛋糕更加松软,体积膨大,外观平整,同时面粉、淀粉确定要过筛(60目以上); (2)搅打蛋液时,开头阶段应采用快速搅打,在结果阶段应改用中速搅打,这样可使蛋液中保存较多空气,而且分布对比平匀。
打蛋时间和速度还要视蛋的品质和气温而变,严格掌管打蛋时间; (3)在搅打蛋液过程中要自始至终顺着同一个方向搅打,可使空气连续而平匀地吸入蛋液中,蛋白质急速气泡; (4)在搅打蛋液时,只有在梦想的温度下才能达成蛋液搅打的最正确效果,高温(30-40℃)有利于蛋白的起泡性,低温不利于; (5)在蛋液中参与糖,具有稳定气泡的作用,蛋糖比例要适合,其比例为1:1时效果最正确; (6)蛋液的pH保持在6.5-9.5,这个范围内白蛋白的起泡性较好; (7)加粉时只能逐渐讲面粉倒入蛋糊中,同时轻轻翻动蛋糊,以最轻、最少翻动次数,拌至见不到生粉即可; (8)烘焙温度不要太高,一般为140-160摄氏度 6. 面包加工过程中酵母的发酵原理是什么? 面包加工过程中酵母的发酵原理:面包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酵母是一种典型的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其特点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活当酵母在养分供给充沛以及有足够空气的处境下,呼吸旺盛,细胞增长急速,酵母能够充分利用单糖,使其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较多的热量,其回响方程式如下: C6H12O6?6O2?6CO2?6H2O 强烈的呼吸作用,使面团逐步膨大,当面团中残留的氧气消耗完后,酵母转入无氧发酵,此时由酵母体内的酶将单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放出少量的能量: C6H12O6?2C2H5OH?2CO2 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酵母发酵是一个很繁杂的回响过程,这个过程在多种酶的参与下,经过糖解作用由己糖生成丙酮酸,在这个过程中有氧呼吸和糖酵解的前一段作用完全一致,只是从丙酮开头在氧供应充分时,丙酮酸以三羧酸循环循环的方式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当无氧供应时,酵母本身含有脱羧酶和脱酸辅酶,将丙酮酸经过面包加工过程中酵母的发酵原理脱羧作用生成乙醛,乙醛采纳磷酸甘油醛脱下的氢生成乙醇。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