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国信《国信使郝文忠公》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东方国信《国信使郝文忠公》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国信使郝文忠公》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朝名臣事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国信使郝文忠公 公名经,字伯常,泽州陵川人幼不好弄,沈厚寡言金季乱离,父母挈之河南,偕众避兵,潜匿窟室,兵士侦知,燎烟于穴,爩死者百余人公甫九岁,暗中索得寒葅一瓿,抉齿饮母,良久乃苏其卓异见于童稚若此 金亡,北渡,侨寓保定乱后生理狼狈,晨给薪水,昼理家务,少隙那么执书读之父母欲成其志,假馆于铁佛精舍,从专业学,坐达旦者凡五年蔡国张公闻其名,延之家塾,教授诸子蔡国储书万卷,付公管钥,恣其搜览务为有用之学,上溯洙、泗,下迨伊、洛诸书,经史子集,靡不洞究,掇其英华,发为论议,高视前古,慨然以羽翼斯文为己任自是声名籍甚,藩帅交辟,皆不屑就 世祖在潜邸,罗致异士,遣使者一再起公既奉清问,上稽唐、虞,下迨汤、武,所以仁义天下者,缓颊以谈,粲若所陈也帝喜所闻,凝听忘倦,且俾书所言者,皆援据古义,劘切时病及践阼更化,用公之言居多。
岁己未,宪宗自将伐宋公建议以谓:“彼师出无名,未见其利唯修德以应天心,发政以慰人望,简贤以尊将相,敦族以壮基图,抚殊俗,制藩镇,以防窥窃,结盟保境,兴文治,饬武事,育英材,恤罢氓,以培埴元气藏器于身,俟时而动,那么宋可图矣帝伟公所论,以为江淮、荆湖南北等路宣抚副使 世祖御极,欲柔服宋人,以公奉使,告登宝位,且征前日请和之议或为公言:“宋人谲诈叵信,盍以疾辞公曰:“自南北遘难,江、淮遗黎,弱者被俘略,壮者死原野,兵连祸结,斯亦久矣圣上一视同仁,务通两国之好,虽以微躯蹈不测之渊,苟能弭兵靖乱,活百万生灵于锋镝之下,吾学为有用矣乃授翰林侍读学士,佩金虎符,充国信使 (选自《元朝名臣事略》,有删改) 9.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抉齿饮母,良久乃苏 抉:撬开 B.延之家塾,教授诸子 延:邀请 C.缓颊以谈,粲若所陈也 粲:璀璨 D.简贤以尊将相 简:选拔 10.以下各组语句中,全都直接说明郝经卓越高明、不同非凡的一组是 ( ) ①暗中索得寒葅一瓿,抉齿饮母 ②延之家塾,教授诸子 ③发为论议,高视前古 ④及践阼更化,用公之言居多 ⑤皆援据古义,劘切时病 ⑥宋人谲诈叵信,盍以疾辞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11.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郝经的父母为了实现他的志向,就让他借住在铁佛学舍里,跟随有学问的老师学习,他就这样刻苦地学了五年。
B.郝经借着教授蔡国张公孩子的机遇,大量阅读经典藏书,摄取一些他认为有用的书籍精华,以振兴文学为己任 C.世祖在登基后,广纳贤才,郝经采纳了征召在与世祖的交谈中,他引经据典,见解非凡,深受世祖的赏识 D.宪宗谋宋,郝经建议,认为首要的任务是对内对外大力进展,壮大实力,等待时机,一举告成,宪宗采用听从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父母挈之河南,偕众避兵,潜匿窟室3分) (2)自是声名籍甚,藩帅交辟,皆不屑就3分) (3)江、淮遗黎,弱者被俘略,壮者死原野,兵连祸结,斯亦久矣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片面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公幼至孝,抚诸弟极厚,待宗族疏近如一笃友乐施德于己者虽细惠必报然伟特方严风岸陗立众不成攀,熏良莸奸,题帖无贷,故用世之志,适际可为选自《元朝名臣事略》) 答案: 1. C粲,鲜明的样子 2. A ②④是间接表现,⑥是别人对郝经的警告 3. C “在潜邸”、“ 及践阼”,指世祖在居所,尚未登基,后以非太子身份登基。
4. (1)父母带着他到河南,与众人一起藏在窟窿里躲避兵卒挈”、“偕”、句意各1分)(2)自这之后,他的声名显赫,藩帅竞相征聘,他都不屑赴任籍”、“交辟”、句意各1分)(3)江、淮的百姓,体弱的被俘,力壮的死在战场上,战乱灾荒连连,身处水深炎热之中,已经很久了遗黎”、“兵连祸结”、句意各1分) 5. 待宗族疏近如一/笃友乐施/德于己者/虽细惠必报/然伟特方严/风岸陗立/众不成攀 译文: 公名经,字伯常,泽州陵川人小时不热爱玩耍,精心厚道不多说话金时逢战乱,父母带着他到河南,与众人一起藏在窟窿里躲避兵卒,兵卒察觉后,用烟熏窟窿,熏死了百多人公才九岁,在暗地里摸到一小瓮腌渍的菜蔬,撬开牙齿让母亲吃,母亲过了许久才复苏由此可见他的聪颖才智 金灭亡后,渡江向北,旅居在保定战乱后生活穷困潦倒,早晨打柴汲水,晚上料理家务,有空闲就写字读书父母想要完成他的志愿,就让他借住在铁佛学舍,跟从有学问的老师学习,他通宵达旦地学习了五年蔡国张公听说公的名声,邀请他到家里的私塾里,指导自己的孩子蔡国珍藏经书万卷,他把藏书的钥匙交给公掌管,任公肆意阅读公致力于学习一些有大用的学问,向上学习洙、泗,向下学习迫伊、洛等经书,经史子集,没有不洞彻深究,吸取精华,评论古今,大气昂扬,把振兴文学当作自己的责任。
自这之后,他的声名显赫,藩帅竞相征聘,他都不屑赴任 世祖登基前,招罗贤才异士,屡屡派遣使者来征召公采纳世祖的清审详问后,向上考证唐、虞,向下援引汤、武,婉言谈论其仁义治理天下的理由,有理有据世祖热爱他的见解,凝神细听,忘却了疲惫,将他的见解与书籍对照,他所陈述的都援引古义,切中时病世祖登基后实施改革,屡屡采用公的见解和建议 岁己末年,宪宗将要亲自攻打宋公建议说:“师出无名,无法获利只有修养德行,整顿政务,选任贤能,壮大宗族,抚慰少数民族,操纵藩镇,防止敌人的窥视,与周围缔结盟约保全国家,大力施行仁政,整顿战备,培育英材,体恤困顿的百姓,积蓄强大的气力,等待必要的时刻才发动,这样才可以图谋宋了宪宗特别赞同公的观点,任命他承担江淮、荆湖南北等路宣抚副使 世祖登基后,想要用怀柔的方式感化宋人,命公出访告知自己将要登基,并且征询前日苦求和解的建议有人对公说:“宋人狡猾诡诈不成相信,你为什么不用生病的借口推辞出访?”公说:“自战乱以来,江、淮的百姓,体弱的被俘,力壮的死在战场上,战乱灾荒连连,身处水深炎热之中,已经很久了皇上施行仁政,致力两国通好,即使我用卑贱的身体踏入不测的深渊,假设能停滞战乱,让百万百姓能在战乱中活下来,吾学习的东西也就有意义了。
于是,他被授予翰林侍读学士,佩戴金虎符印,承担国信使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