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东省梅州市2022高三入学测试语文试题.docx

33页
  • 卖家[上传人]:呜哈****2
  • 文档编号:331128961
  • 上传时间:2022-08-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5.85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届高三入学测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材料一:从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二十四节气这个符号得到进一步普及二十四节气大部分是以气象物候之名,但实际上,它们更重要的本质属于天文学——取冬至为始终的太阳回归年,平均分为24份,用以细致地记录太阳的运行规律对于节气准确性的追求,贯穿了整个中国天文历法史我们熟悉的祖冲之、郭守敬等我国古代学者,都对节气的算法作出了杰出贡献当然,今天历法计算的基础是牛顿力学和现代天文观测可以说,在观测自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们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不同民族发展出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并最终汇聚成为现代科学,成为现代文明的基础注重观测记录和规律总结,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一大特点,沈括的《梦溪笔谈》、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都有着至今令人赞叹的闪光点在天文、地理、气象、农学等领域,古人勤勉的记录可谓汗牛充栋这些不可复现的历史记录为后人追溯和重现历史现象,发现长期规律准备了宝贵的资料如自春秋以来,哈雷彗星的历次回归在中国古籍中都可以找到记录。

      近些年来,古代科技成果越来越受到重视,专业研究者、科学史学者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讨、发表的众多专业和科普著作,让我们有机会一窥历史长河里的科技之光而科技史研究,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某一学科的具象上的启迪,它拥有着更多内涵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斯蒂文·温伯格在《第三次沉思》中指出,我们在研究古代科学的同时,不得不采取某种程度的辉格史观倾向,以现代标准来评判古代科学的进展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四节气及其中国古代对日月运行的算法,在唯象理论上达到很高的水平,(与古希腊传统对比)从唯理层次上略有欠缺——中国天文学始终持“天圆地方”模型,在二维球面上用代数方法描述(拟合)日月运行,缺少了距离讨论所以即便是在郭守敬时代,日月食的计算仍有“当食不食”(计算结果显示应该发生,实际上却看不到),并且无法解释但我们似乎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而古希腊天文学从柏拉图时代起,就致力于建立三维几何模型,托勒密时代提出了地心说,并为一千五百年之后哥白尼科学革命准备好了舞台这应该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科学始终来源于现实问题,但我们不能把目光局限在现象层次上,忘记了对知识产生过程和未知问题的瞻望这一点,在我们今天的科学教育上尤应警惕——科学教育不能只从书本到书本,而要在注重知识学习的同时,激发兴趣、启迪爱好,鼓励更多青少年儿童热爱科学,养成科学思考的方式。

      对于公众而言,我们也应该对比、借鉴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理解科学发现大多数是“反常识”的因此,相对于其他文化领域,科技领域更需要多样性观点和宽容精神,需要批评和争鸣,因为我们无法事先评判哪一种新思想是正确的,更无法通过计划书来决定原创新科学的诞生这样,才能为促进原创科学技术的产生提供丰厚的土壤摘编自孙正凡《古代科技的现代映照》)材料二:中国古代气象学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天”与“气”同源,使得中国古代气象学从一开始就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走上了与西方同时期的从哲学思想出发的西方气象学不一样的发展路径,其文化和地域特色构成了古代4000多年的中国气象史的基调其中,又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既有天文含义又有气象含义,流传数千年,成了中国典型文化遗产的载体中国古代气象学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代表之一科学史界公认,中国有传统天学、算学、农学、中医学等四大传统学科但是,气象科技史学者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中国传统古代气象学理所当然成为第五大传统学科其中,以二十四节气为核心的传统气象科技知识等,对于形成这个结论功不可没我国古代浩繁的文献典籍广泛记录了古人观察自然、认识气象的重要信息伴随农耕文明的发展,他们发明了测度风力、湿度、降水、物候等古代气象仪器,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相雨、观天、候气等气象理论,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积累形成了很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气象科学知识体系,在其发展进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气象遗存,即气象科技文化遗产。

      气象事业作为科技型、基础性公益事业,挖掘二十四节气在内的气象科技文化遗产,对实现气象现代化和气象科技创新具有独特而又重要的价值,有助于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气象强国建设同时,深入认识二十四节气,可以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气象科技发展历史,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为世界气象科技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构建中华气象科技文化体系,坚定文化自信和科技自信,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和气象科技文化内涵,服务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气象强国的需要摘编自陈正洪《二十四节气中的科技与文化遗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祖冲之,还是郭守敬,抑或是牛顿等人,他们在观测自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的求索与研究,都是现代文明基础的构成部分B.注重观测记录和规律总结是中国古代科技最重要的特点,古人在天文、地理、气象、农学等领域的历史记录,为后人发现长期规律准备了宝贵资料C.中国古代气象学文化内涵深厚,其发展路径与西方同时期从哲学思想出发的西方气象学不同,其文化和地域特色构成了古代几千年中国气象史的基调D.挖掘气象科技文化遗产,不仅对实现气象现代化和气象科技创新具有独特而又重要的价值,还有助于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于气象强国建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哈雷彗星是肉眼可见的彗星,自春秋以来,哈雷彗星的历次回归在中国古籍中都有记录,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注重观测记录B.在郭守敬时代,日月食的计算仍有“当食不食”,并且无法解释,说明当时我国的古代科学家重视观测记录而轻视理论研究C.二十四节气既有气象意义,又有天文历法意义,说明中国古代天文学和气象学相互交融渗透,气象学制约天文学的发展高度D.只有深入认识二十四节气,才能认识中华气象科技发展的历史,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为世界气象科技的进步做出的伟大贡献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对科技史研究积极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技史研究让我们意识到科学研究不能局限于对现象的观测与记录,还应该对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未知问题进行探索B.科技史研究让我们认识到应该用发展与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科学发现,因为研究条件、视野、环境等会产生不同观点C.科技史研究让我们认识到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引导更多青少年儿童热爱科学,养成科学思考的方式D.科技史研究让我们意识到只有以现代标准评判古代科学的发展水平,在不断的否定中才能深入地解决科学发现中的重要问题。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5.卡尔·波普尔曾说:“一切伟大的科学理论,都意味着对未知的新征服结合材料一内容,简要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隐匿的光芒胡玲多年前,村里突然来了一位神秘的老头老头头发花白,腰杆笔直,脸上细密蜿蜒的皱纹里,仿佛写满了沧桑的故事最显眼的是他的右手臂,光秃秃的,只剩一只空袖管在冷风中轻轻晃荡人们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来到这里,更不知道他曾经历过什么有人好奇,问起他,他淡然一笑,什么也不说时间久了,大家也懒得再问了老头把村头一间废弃的破房子简单修整一番后,住了进去他虽然没有右臂,但左手干起活来灵活自如他在这里开荒种地、养鸡养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换来了鸡鸭成群,庄稼茂盛我和小伙伴喜欢去老头家玩,因为无论我们在他家里怎么疯闹,他都不会责骂我们有时候,他还会塞给我们一些零食,时而是一把香脆的炒瓜子,时而是几块甘甜的红薯干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那些零食让我们感到幸福和满足老头喜欢给我们讲故事他讲的是清一色的打仗的故事,如八路军打日本鬼子,解放军打国民党反动派,等等夜色如水,我们坐在柚子树下,听他绘声绘色地讲着故事。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他的语调时而欢快时而悲伤他的故事讲得生动精彩,仿佛亲身经历一样;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仿佛亲眼目睹一般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故事?我们问从书上看到的孩子们,你们要好好念书,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啊,他说有一次,老头熬夜给我和小伙伴每人做了一把木头小手枪,那小手枪做得生动逼真,让我们爱不释手我们握着小手枪,奔跑在绿油油的田埂上,饶有兴致地玩起打仗的游戏他静静地坐在田埂上,出神地看着我们,若有所思,沧桑的眼里闪烁着亮晶晶的柔光日子久了,我们都成了老头的小尾巴,他去哪儿,我们都紧跟着,他干活的时候,我们就在一旁玩那时,村里办了个酒厂,村民们家里有多余的玉米,会卖给酒厂换些零钱老头家的玉米吃不完,也会卖一些给酒厂村里人一般都是把玉米晒干后,直接装进袋子送进酒厂老头和大家不一样,他每次晒玉米,会把晒玉米的空地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玉米晒干后,他还用筛子仔细筛去灰尘、杂物和小粒的劣质玉米,再装进袋子里送去酒厂,这样,玉米称重自然会少很多村民笑话他多此一举,他不恼,憨厚一笑说,这样出来的玉米干净,酿出的酒也干净20世纪90年代,村里集资修路建桥,发动村民捐款,老头毫不犹豫地捐出五百块钱。

      在那个年代,五百块钱是个大数目村干部说,你捐这么多,日子不过了?老头露出质朴的笑容,我就一个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用不了几个钱!老头在村里生活了四十多年一个寒冬,老头几天没出现大家推开他的房门时,发现他躺在床上,神色安然,脸上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已经离世村民们把老头葬在了后山,时间久了,大家都快将他遗忘了去年,在某电视台的一档寻人节目里,一位年近百岁的老八路向节目组寻求帮助,想要找到自己失散多年的老战友小春子老八路在节目中讲述了小春子的故事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小春子的家乡沦陷14岁那年,小春子的父母和许多乡亲被日本鬼子杀害,他因为在山上砍柴,才幸免于难为了生活,他四处流浪流浪到省城时,他听说附近有一个专门打日本鬼子和反动派的八路军队伍,就到处打听找了半个多月,他终于找到了八路军部队部队的首长见他可怜,把他留在了部队于是,他成了部队里最小的“小鬼兵”他从小就喜欢玩弹弓,到了部队,他没事便缠着老战士学习射击每次部队和敌军交战,他都不怕危险,总爱往前沿阵地钻,看战友们如何开枪打敌人,时间长了,他练就了一手好枪法后来,小春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漫长的战争年代,他跟随部队身经百战,屡建战功,被战友们称为“神枪手”。

      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掩护战友撤离,他的右臂被敌人的子弹打中,截了肢战争结束后,失去右臂的小春子知道自己不能再握枪打敌人了,就主动离开了部队之后的岁月里,战友们到处打听小春子的消息,可他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杳无音信看着电视屏幕上那张被放大了的小春子的照片,大家突然想起尘封在记忆里的那位独臂老头,实在太像了村干部和节目组取得了联系几天后,老八路来到了我们村村干部领着老入路来到独臂老头生前住的房子前老头去世后不久,这间房子就锁上了,再没人进去过打开尘封已久的屋子,裂了缝的泥土墙壁上,独臂老头在遗像里朝大家微笑老八路颤巍巍地站在那张遗像前,老泪纵横他轻轻拭去照片上的灰尘,抚摩着照片里那张笑脸,喃喃地说,小春子,好不……村干部从床底下取出一个上了锁的大木箱,对老八路说,这是老人唯一的遗物,我们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现在交给您保管吧老八路撬开箱子,箱子里放着一套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叠得整整齐齐军装胸前位置,别着几枚经过岁月洗礼的旧勋章,阳光照在上面,冈烁着耀眼的金光……(选自2021年08月27日《羊城晚报》)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