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东北民歌摇篮曲.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66344829
  • 上传时间:2022-03-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7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东北民歌摇篮曲 东北民歌是我国东北地区小调的总称,一般包括山歌和歌舞,也包括萨满调东北民歌作风生动活泼,内容和形式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下是我整理了浅谈东北民歌艺术特色,梦想你热爱 东北民歌是我国东北地区小调的总称,其发生和产生具有其鲜明的地域特点,所谓一方水土培育一方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东北民歌鲜明的艺术特点 东北民歌的进展深受东北的地方戏二人转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粗鲁豪放的抒情小调和轻快诙谐的说唱小调,具有明显地方色调,音调高亢、短小精干、简朴叙事、节奏欢快、朗朗上口 一、东北民歌的艺术特点 东北民歌的艺术特点(一):节拍 从节奏上来看,东北的民歌多为2/4或4/4拍子,且节奏形态较为单纯,一般可以分为平均型、切分型、长短型,而三拍子民歌较为少见 东北民歌的艺术特(二):音阶音程和调式 其调式5声、6声、7声音阶都有,但一般以5声为根基,最常见的微调式、宫调式同时商调式和羽也较为常见,但是角调式分外少见东北民歌的另一特点在于调式交替较多。

      东北民歌中会展现好多色调感很强的小三度音程(如《回娘家》、《盼晴天》),也会展现一些大跳音程(如《瞧情郎》),这种音程上的特点与南方民歌悠扬的多级渐进、环绕的音程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比较 东北民歌的艺术特(三):润腔和衬腔 衬腔和衬词是东北民歌极具特色的要点之一,在东北民歌中反复展现,其作用总体说起来有以下几种:连接作用,巩固音乐的滚动性和连续性(如《月牙五更》);渲染心绪,能够活跃气氛,巩固歌曲的色调感(如《小看戏》);提高完整性,补全已经正词唱完但音乐还不完整的片面(如《瞧情郎》)东北民歌的润腔最常用的是鼻音和抖音,其中鼻音与山东民歌的某些特点相近,这与当年山东人闯关东的人口迁徙有紧密关系,但识别在于山东民歌总多以an或ang为主完全的鼻腔共鸣形式唱出润腔,东北民歌那么以a为主,是以鼻腔和口腔共鸣相结合的演唱方式;东北民歌还经常展现擞音,其特点是频率较快幅度较小,俗称小抖,靠气息大小的微弱变化完成演唱 东北民歌的艺术特(四):(歌词) 东北民歌的歌词多为民间口头的生活语言的诗歌化内容,大多少是押韵的,本身就是生活语言的韵(文化),东北民歌的歌词一般是以七字句的形式为多,也存在五字句、九字句、十字句等,无意也会展现一些不规矩的句式。

      其语言节奏上偏重于叙事,多为口语化的朗读性节奏,因此经常形成(自然)间歇和停顿从而形成一些反复展现的节拍段落在东北民歌上也表现出(幽默)、流程和语调夸诞的感情色调,在民歌中经常会展现大的波动,突然的拔高,旋律线大起大落与南方悠扬的民歌形成鲜明的比较 东北民歌的艺术特(五):表演形式 东北民歌深受其姐妹艺术形式二人转的影响,(唱歌)时常搭配跳舞,通常使用扇子或手绢伴舞,歌舞都是同一人完成,要求既有确定的演唱水平还要求有确定的(舞蹈)根基(更加是扇子和手绢),演出空气喧嚷非凡,呈现了东北民歌"活泼'、"俏皮'、"逗'、"浪'的艺术特点这种表演当时也是起源于东北冬季天冷,东北人民冬季长期"猫窝',各种艺术形式都务必以室内为主,也就注定了不成能展现像陕北民歌那种大型阵势,多以2个人为主,搭配一些不需要太大场地的舞蹈形式,如原地的手绢和扇子舞等,但同时也务必达成喧嚷让观众从视觉和听觉双方面得到得志的艺术效果 二、东北民歌的艺术价值 东北民歌的艺术价值(一):广受人民群众爱好 由于东北民歌自身的乡土性、叙事性和幽默性,收到了全国老百姓的爱好,可以说是最接地气的一种艺术形式。

      东北民歌表达了东北人民爽朗火大、勤劳以及似火的热心,这一情怀也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采纳 东北民歌的艺术价值(二):对"二人转'和东北大秧歌的促进 东北民歌可以说和二人转、东北大秧歌都是姐妹艺术形式东北民歌的进展同时不仅推进和促进了东北当地其他艺术形式的进展,更是推动了我国民族歌曲和传统戏曲的整体进展 东北民歌的艺术价值(三):基于东北民歌的艺术创作 从八十年头流行大江南北的《我爱你塞北的雪》《十五的月亮》、《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经典名作,到新时代流行的《大辽河》《过河》及诙谐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其旋律和创作中都有意无意的吸收了东北民歌小调的艺术精华 浅谈东北民歌艺术特色— 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