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夏商周时期植物与文化.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71747053
  • 上传时间:2022-03-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7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夏商周时期植物与文化摘要:植物进入文化领域在夏代 便出现端倪,之后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 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丰富,各种自然 界的事物成为不同情感的载体,植物是 其中的一大项夏商周时期的人们以各 种方式用植物寄托自己的多样情感战 国时屈原的《橘颂》是夏商周时期植物 文化的高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关键词:夏商周时期;植物;文化 植物与文化,自夏商周以来,不断 发展,不断演变,古老的植物一次又一 次承载积淀着一份又一份或深沉或轻快 的情感与文化,走过历史的过去、现在 和远方时至今日,它对社会和生活的 影响依旧长远而深刻文化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泛指一 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和科学知识;二 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 财富这其中又分广义和狭义狭义专44页[5] 叶小燕小周刻纹铜器[J].考古, 1983 (2), 159 页[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青铜 文明中原瑰宝[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 出版社,2011, 120页[7] 王戎.洛阳战国刻纹铜?F图像浅 议[J].中原文物,2008 (4), 79页[8] [9][11]李夏廷.关于图像纹铜器 的几点认识[J].文物季刊,1992(4), 46, 47页。

      [10]常荣.《楚辞》植物文化试析[J]. 华夏文化,2009 (4), 43页.[12] 孙启明.中药茹?与茹考辨[J] .中 医杂志,1985 (10)[13] 杨月英.草木杂说一一从“颜如 舜华”说起[J].古典文学知识,2013 (6)[14] 贾文迪.《诗经》花卉意象解读[D].吉林:长春,2015作者简介:董雨涵(1999-),女,籍贯河南郑 州,郑州市第四中学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1』本文 中的文化主要是第二种情况中的狭义文 化一、夏商周时期文化范畴的植物夏商周时期关于植物的资料主要分 考古资料与传世文献两大部分考古资 料分实物遗存与文字与图案纹饰两大类 考古发掘曾发现大量夏商周时期植物遗 存,如驻马店杨庄遗址发现二里头时期 水稻植硅体和碳化稻粒『1』,山西夏县 东夏冯遗址发现有碳化粟粒[2]但从狭 义的文化概念来看,这些食物遗存不包 含在文化的范畴内而与文化有关的夏 商周时期植物主要存在于各种器物的纹 饰,图案和文学作品中1981年在二里头遗址采的二里头二 期陶尊腹部上面有一穗水稻的图案 1990年,在二里头遗址出土一件二里头 文化三期的陶尊,其腹部刻划有一个类 似麦穗的图案[3]。

      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 土莲鹤方壶一对,方壶冠盖上饰有两层 楼空莲瓣,这样以植物形象为主要装饰 的器物在夏商周时期较为罕见【4】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以动物题材 为主,植物题材很罕见如殷墟青铜器 上的纹饰类似植物的有蕉叶纹、等,蕉 叶纹为三角形,常饰于青铜器的颈腹部, 且上面常饰蝉纹,似蝉伏于树叶上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刻纹铜器,即器 壁上刻有图像的青铜器这些刻纹铜器 上的画像“用写实的手法在器壁上刻出 人物、禽兽、台榭楼阁、苑囿、树木、 车马等等,生动活泼地把春秋战国时期 的社会生活再现于器壁上5】这其中 就有许多植物图像如河南辉县出土的 刻纹铜器残片上有树的的图案【6】,洛 阳征集的一件战国时期铜?F上有两名手 持树枝的人物图像,二人旁边各有一棵 树【7】此外,东周时期有许多铜器上 有采桑场景的图像,如成都百花潭出土 的铜壶、故宫藏宴乐纹壶、现存于美国 的高柄铜铉和错纹舟皆有这样的图像 【8】,除了青铜器,陶器上也有采桑的 图像,如山西侯马出土的一块陶范上【9】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以动物题材 为主,植物题材很罕见如殷墟青铜器 上的纹饰类似植物的有蕉叶纹、等,蕉 叶纹为三角形,常饰于青铜器的颈腹部, 且上面常饰蝉纹,似蝉伏于树叶上。

      夏商周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为传世文 献,这其中能体现植物文化的以《诗经》、 《楚辞》为最《诗经》中涉及植物众多, 仅《七月》一首就有桑、繁、崔、苇、 郁、?、葵、菽、枣、稻、瓜、壶、苴、 荼、樗、黍、稷、重、?c、禾、麻、麦、 茅、韭等24种植物《楚辞》中涉及的 植物达50余种【10】二、夏商周时期植物的文化解读由于资料的缺乏,二里头文化二、 三期陶器上的水稻与麦穗很难确定其确 切的文化内涵但这一时期陶器上的装 饰多以各种纹饰为主,具体植物的图像 较为罕见所以这两幅图像因该是包含 有较为吉祥的含义的夏商周时期器物上的纹饰,尤其是 青铜器上的纹饰以动物题材为主,兽面、 凤鸟和龙形纹饰又是青铜动物纹饰中的 主流这些动物纹饰显示显示了这一时 期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与尊崇而这一时 期的疑似植物纹饰大多数情况下是其衬 托作用的,如蕉叶纹与蝉纹的结合,其 主题是蝉纹所表达出来的春秋时期,世俗生活开始在青铜器 上体现出来刻纹铜器的出现就是一个 证明刻纹铜器上的图像以写实的手法 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原貌, 题材以人物、楼阁、苑囿、树木、禽兽 等为主,展示当时的礼乐、舆服、建筑 以及民间生活等内容这其中大部分的 植物图案是服务于主题氛围的营造,而 处于陪衬地位。

      但以采桑为主题的图画 中,桑树的形象应该是处于主要地位的 如现存美国的错纹舟上下层图案,桑树 林充满整个画面,林中散落十多个人物 图像,有学者考证这个画面可能描述的 是鲁大夫秋胡戏妻和晋大夫解居父于路 途调戏采桑女之类的故事【11】现存于 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的一件错纹铜窃 下层有一对儿男女跪坐在桑树两侧,在 这个图像中,桑树成了青年男女情爱的 象征刻纹铜器目前出土的不多,但图像 上的内容在传世文献中记述颇多如《诗 经?七月》一诗中就有“女执懿筐,遵彼 微行,爰求柔桑”的诗句夏商周时期, 农业经济虽然获得了大的发展,但植物 采集在社会生活中的分量也很重夏商 周三代的传世文献中有不少这样的记述, 有的文学作品就以这些作为大的背景, 如上述鲁大夫秋胡戏妻等这其中的桑 林有了另外的含义一一青年男女的婚恋 场所,《诗经??{风?桑中》的“期我乎桑 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就 是记述桑林婚恋最典型的诗句赋、比、兴”是《诗经》中三种 主要的表现手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官》: “曰赋,曰比,曰兴这三种表现手法 中运用了大量的植物,前文所说,《诗经? 七月》中涉及的二十多种植物,这些植 物是以“赋”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如果 说“赋“中的植物只是直叙铺陈,“兴” 手法中的植物就进了一步,不仅仅是对 植物的简单记录与描述,而是托物起兴, 通常是先说一种植物,再由此引出自己 所要表达的情感、事物,植物与作者所 要表达的情感之间已经有了隐隐约约的 联系,如《诗经?郑风?东门之??》:“东 门之??,茹?在阪。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其中的“茹?”即“茜草”『12』,古时用 来染色这首诗里先描述“茹?”,然后 引出自己的情感,使整首诗鲜活而不死 版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如《诗经?淇 奥》中的“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 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桃 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 于归,宜其室家”,在这些诗句中如果将 关于植物的描述去掉,全诗则显的过硬, 韵味不足,对于植物的描述是这些诗中 不可或缺的部分比的手法则使植物在 文化中权重的进一步增加,如《诗经?有 女同车》中的“有女同车,颜如舜华”直接用木槿花来形容女子的容颜(舜华 即木槿花,舜通?,是木槿花的古称 『13』《诗经?硕人》中的“手如柔黄” 用白茅草的嫩芽比喻女子之手的柔嫩 (萸,今名白茅、茅草『14』),这些诗 句取植物中的某个特点来进行比喻,在 这些诗句中,植物与人已经直接联系在 了一起《楚辞》中的植物与人的关系比《诗经》中更近了一步,比如 《离骚》中的“制斐荷以为衣兮,集芙 蓉以为裳”用荷花与芙蓉来隐喻自己高 洁的品德《橘颂》中的“受命不迁,生 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表达作 者屈原的志向坚定,“深固难徙,廓其无 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秉德无 私,参天地兮”表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 追求真理与独立自由的人生抱负。

      屈原 的《橘颂》是中国最早的咏物诗,全诗 通过对橘树坚贞不移品格的描述,表达 了作者拳拳爱国之心在这首诗里,橘 成了屈原所追求的人格化身植物文化是夏商周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其载体数量众多,对中国文化影 响深远在夏商周时期,植物在社会中 的地位由农作物发展到祭祀用品,进而 进入文学艺术领域在文学艺术领域里 从普通的被描述对象发展到了精神、人 格等方面的化身,确立了自己在文化领 域的不可动摇的地位参考文献:[1] 张国硕.郑州商都文化[M].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9), 28页[1]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驻马店市文 物保护管理所.驻马店杨庄[M].北京:科 学出版社,1998 204页[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 国历史博物馆,山西考古研究所.夏县东 夏冯[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100、 106 ——107.[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 国考古学?夏商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2003, 107页⑷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河南文物精 华?藏品卷[M].郑州:文心出版社,1999,。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