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一年级元宵节古诗积累.doc
5页小学一年级元宵节古诗积累 【篇一】小学一年级元宵节古诗积累 1、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2、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3、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4、《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5、《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篇二】小学一年级元宵节古诗积累 1、《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2、《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4、《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5、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篇三】小学一年级元宵节古诗积累 1、唐代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赏析: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人们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尽情歌舞游戏青年男女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2、宋代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片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片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 后人评价: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
3、《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赏析:头两句写元宵之夜的繁华热闹,为下文恋人的出场渲染出一种柔情的氛围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 后人评价:明代徐士俊认为,元曲中“称绝”的作品,都是仿效此作而来,可见其对这首《生查子》的赞誉之高 4、元代 《京都元夕》(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赏析:描写了京都元宵佳节人山人海,人们盛装出游的欢快气氛,全诗浅白如话却富有情趣,用短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在节日中的欢乐之情 5、明代 《元宵》(明唐伯虎)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赏析:通常的元宵诗,多写都市,而这首却取材农村灯月辉映的乡村是美的,灯月映照下的村女则更美她们青春焕发,喜庆洋洋,尽情欢笑整首诗意境优美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