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汇编】.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83459036
  • 上传时间:2024-02-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75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年《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2023年《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767字)  教学说明:  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理解倒数的意义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反思:  本节课中,在探究新知之前,我打破数学教学常规,进行学科整合,借助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之间的联系为切入点,由文字构成规律引发学生数学思维火花,把文字构成规律变成数字,进行铺垫引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设疑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关于倒数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倒数?倒数的意义是什么?倒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在探究新知识的同时,能够自己举一些倒数的例子,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倒数的一些特点:每组中的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每组中的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互相颠倒;每组中的两个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孤立依据倒数的特点让学生自己举例验证以上发现是否正确  在争论数字0和1的倒数问题时,我创设情景境,通过两个卡通人物(明明、红红)发生争论 ――0和1都有倒数,0和1都没有倒数,课堂上学生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学生没有从分数的角度去发现0不能作为分数的分母,所以产生了0有倒数的念头,再次的小组辩论。

      得出0不能作除数、0不能作分母0没有倒数的结论而1这个数字学生还是会发现1的倒数就是一分之一,也就是1在教学求倒数的方法时,学生也能根据已学的知识自主解决,老师只是作为辅助,学生自行总结求倒数的法但是整数到底有没有倒数?整数怎么样来求倒数?要怎么样把一个整数看成是分母是1的`分数,再调换它们的位置这样开放性题目,学生要经过小组合作才可以填出来,没有办法独立思考所以,我觉得以后的内容就应该多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的应用2023年《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2(779字)  在年级研究课里,我选择了《倒数的认识》一课来执教,教学倒数的认识后,我的感触很多教材里这部分内容,是直接让学生计算结果是1的算式,再让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理解互为的意思,最后总结出倒数的意义我感到有一种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感觉通过参考他人的教学,我重新设计了教案我觉得这样设计才是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出倒数的意义,是学生自己通过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后有了真正的收获特别是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发现了算式的特点,并让学生举例后发现,有这样特点的算式是写不完的然后让学生仿照老师的样子,通过例子说倒数的意义,并强调说倒数的关键字词。

      这对学生掌握概念是非常必要的当学生很高兴的自认为是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时,我有给学生设计了障碍:怎样求带分数、小数和整数的倒数虽然教材新授内容没有这些知识,但在以后的练习中出现了我把它提到前面来,大家一起研究我觉得很有必要这样,使学生避免把带分数的倒数也用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的方法来求这样就不会给学生的认知造成误导学生在知道了分数、带分数、整数、小数的求倒数的方法以后,我又提出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有倒数?使学生想到0的倒数问题以前我是直接问学生0有倒数吗?好像暗示学生0没有倒数改换成今天这样问,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得出两种答案,0有倒数,另一种是0没有倒数有了分歧意见,又一次把学生带入了问题王国学生分别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大家一致认为0没有倒数因0不能做除数,也就是0不能作分母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比以往教学有了本质的转变,就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节课最大的缺点是时间分配得不够合理,有些环节用时太多,使后面的教学流于形式,匆忙结束,以后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尽量把一节课上得更好2023年《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3(1300字)  《倒数的认识》属于一节典型的数学概念课,对概念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并不是很难。

      但这样的课堂,教师可以花更过的心思达成其他数学素养的培养在这一节课上,学生经历了解到模糊再到深刻理解的概念认识过程,通过交流、合作自主梳理总结方法,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严谨之美、科学之美,这才是学生最大的收获  这节课对我自己的教学的启示如下:  1、读懂教材、吃透教材是对教学重难点的把脉教材在编写上分成三格部分-认识、求解、练习,给出的层次很清楚呈现方式上是给出算式,学生计算,观察再发现,虽然表现的模式有些生硬,但其指向是学生自主探究倒数的定义,倒数的特征在例题一当中,主要教学求倒数的方法,教材并没有给出所有倒数的求找方法,是因为求倒数的方法也不能一言概之,需要分类思考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侧重在引导学生去进行有序的分类思考只有这样,学生在接下来的方法总结交流是才能总结的完整、严谨  2、概念的本质远高于概念的形式倒数的定义是乘积为一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特征是分母、分子相互颠倒的两个数很多学生以特征代替定义,这样的认识是不充分,不准确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以游戏的方式写乘积互为1的两个数,那他们写下的各种形式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吗?一个纲领性问题顺势产生,直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对定义的根本认识直接反应在后续求倒数方法的多样性上。

      教材中给出颠倒分子分母的方法学生可以用,在对倒数认识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用1除以一个数求出倒数同时“1”的倒数是多少?0有倒数吗?这样的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注重数学概念的本质含义,让学生自主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是几乎所有概念课的要求  3、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数学阅读习惯培养数学文字的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感受,更是思维上的活动在真正阅读倒数定义时,学生大脑里应该经历思考、筛选的过程从定义中提取核心内容,对疑惑进行质疑、猜测、证明,最终达到对定义认识的新高度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也可以有效地加强思维的严谨性  4、放手学生自主学习,开展有趣的数学活动设计有趣的数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准绳这节课从开课就是速算比赛,然后小组交流对倒数的认识,生生交流突破对倒数认识最后一层隔膜到最后小组内总结求倒数的方法,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学生学习的意义完全不同但要到达到预期设计的效果,老师需要准备充分首先,对学生充满信任,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第二,充分预设学生学情,这样才能是老师对课堂组织的监控有的放矢,才便于在更高层面引导学生活动的发展方向。

      另外,教师需要对教案相当熟练、在课堂中关注所有学生的反馈,尤其后进生的知识生长,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困惑与不足:  1、课堂节奏太快留给学生思考时间不够  2、要适时注意引导学生如何正确思考解决问题  3、要注意控制语速和语言的启发性、目性2023年《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4(613字)  学情预设反思:  本课所学内容相对于学生来说,确实简单易懂,难度较低,大部分学生都基本掌握了相关知识,并能较好地完成各项习题  课前学生掌握情况预知不够准确,所设计的教学课件与教学预案相对落后,较低地估计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重难点突破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教学难点为: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在本次课堂教学过程中,都一一解决,达到了教学预设目标  教学过程总体反思:  虽说对学生掌握情况的预设不足,但课前的随机应变,使得本课的教学又出了“新彩”,将一堂新授课,变为预习成果汇报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并在热烈的讨论中,识记知识点,强调重点,攻破难点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学习是如此的轻松、有趣,课前的预习是如此的有成就,进而引得学生以更大的积极性,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来。

      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做得比较成功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有得也有失,最大的失就是没有十分准确地预知学生的情况,此失很有可能成为以后教学的重大失误,所以,我一定吸取教训,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2023年《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5(741字)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准备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和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学生只有学好这部分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后面的分数除法的计算和应用题  因考虑本节课的教学难度不太,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采取了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首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引入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后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示自学课本内容,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机会,然后将自学所得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在进行全班交流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再现知识发生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实现知识技能与学生智能的同步发展反思整个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始,我以一道和本课内容相关的智力题引入教学,很快就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生努力思考而没有答案的情况下,我提示了课题,使学生的学习的探究兴趣达到了最高点,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给学生充分合作学习的时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冲击着我们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思想,使我们不得不退出“主角”地位,努力当好 “配角”,在教学本课时,我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自主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解决困惑,在碰撞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与同伴沟通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得以体现2023年《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6(1085字)  这节课经过多次的实践探索,我收获了很多:  一、立足教材节外生枝  “节”就是课内知识,“枝”就是在联系课内知识基础上拓展开来的其他知识与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根据知识本身的特征和课堂的实际需要,“节外生枝”,拓展课堂的空间,使课堂教学状态灵动起来,内容丰富起来  《倒数的认识》教材仅在整数和真、假分数范围内教学倒数,而后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面也涉及到小数和带分数的倒数问题,把它提到前面来,大家一起研究,我觉得很有必要所以教学倒数时,当学生很高兴的自认为是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时,给学生设了障碍:怎样求带分数、小数和整数的倒数。

      这样,使学生避免把带分数的倒数也用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的方法来求,就不会给学生的认知造成误导  “节外生枝”教数学,将突破教材的限制,通过对教材深度与广度的挖掘,拓宽数学学习的渠道,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追求教材学习与拓展教学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生共长的效果  二、遗形去貌突出本质  弗赖登塔尔说:“数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它的主要特征是数学化数学化过程,就是要把本质属性体现出来,去掉非本质属性教师如果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倒数的概念,牵强地以“倒”为载体导入知识,表面看似联系生活实际,实际却没有抓住倒数的数学本质这样牵强附会的情境丢掉了数学知识的本质,干扰了教学因此,情境创设不能牵强附会,不能因生活化而丢掉了数学本质  数学教学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等并没有错,但设计这些,都只是为了使数学的发现过程逼真,更重要的工作,还是后面的数学化提炼只有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从情境、生活等外在因素中提炼出来,形成数学特有的抽象或模式,学生学到的才是真实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学才算有效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循环小数”有没有倒数?有没有必要在课堂中进行探讨?有些老师认为限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如果学生没有提及,没必要研究。

        2、何时抽象概括A×=1更合适?有些老师认为应该在学生探究找分数、整数和小数的倒数后,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