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考生物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资料 专题五实验探究题解题技法课件 济南版.ppt

54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88575899
  • 上传时间:2024-09-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59.50KB
  • / 5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1.考查角度考查角度中考对实验设计的考查主要侧重于实验步骤的设计设计实中考对实验设计的考查主要侧重于实验步骤的设计设计实验步骤的注意事项列举如下:验步骤的注意事项列举如下:(1)(1)实验材料的处理实验材料的处理①①器具、材料的选取并编号器具、材料的选取并编号( (要保证等同和等量要保证等同和等量) )②②变量的确定变量的确定( (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变量,如在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变量,如在““探究温度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中变量为温度的实验中变量为温度) )③③对照组的设置对照组的设置( (要保证除变量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要保证除变量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完全一样件完全一样) ) (2)(2)实验过程的处理实验过程的处理除变量外,其他条件一致除变量外,其他条件一致( (充分体现单一变量原则充分体现单一变量原则) )3)(3)现象、结果的观察与记录现象、结果的观察与记录①①要如实记录实验数据,认真观察和对比实验现象要如实记录实验数据,认真观察和对比实验现象②②对一些变化较小的实验数据要进行测试对一些变化较小的实验数据要进行测试4)(4)结果的比较与分析结果的比较与分析对于探究性实验来说,结果是不确定的,一般有三种可能,对于探究性实验来说,结果是不确定的,一般有三种可能,即正相关、不相关和负相关。

      即正相关、不相关和负相关5)(5)结论的得出结论的得出对于探究性实验来说,结论是根据实验的结果得出的,不对于探究性实验来说,结论是根据实验的结果得出的,不同的结果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同的结果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2.解题指导解题指导实验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实验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1)定性分析的探究实验要设对照组;定量分析的探究实验定性分析的探究实验要设对照组;定量分析的探究实验要设重复组要设重复组2)(2)对照实验在设计时要保证变量惟一对照实验在设计时要保证变量惟一3)(3)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尽量减少误差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尽量减少误差4)(4)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取各小组的平均值,反复验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取各小组的平均值,反复验证实验结果证实验结果 (2010(2010··威海学业考威海学业考)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几个环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请回答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的有关问题请回答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的有关问题1)(1)提出问题: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提出问题: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了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确A.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B.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C.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 (2)(2)作出假设: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作出假设: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可以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的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可以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的假设是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设计实验: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设计实验: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请判断哪个实验方案更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请判断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能说明问题( )( )A.A.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B.B.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C.C.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4)(4)实施实验:实施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实验中,某同学用量筒先量取学用量筒先量取2 2毫升唾液倒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毫升唾液倒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筒量取筒量取2 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支试管中,以形成对照。

      毫升清水倒入另一支试管中,以形成对照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请加以改正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请加以改正5)(5)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剖析试题剖析】】此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实验设计此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实验设计1)(1)考查提出问题的设计考查提出问题的设计A A选项中,鼠妇爬走的原因很多,选项中,鼠妇爬走的原因很多,在此探究实验中题干是在此探究实验中题干是““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很快就爬走了””,故针对此题干应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问,故针对此题干应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2)(2)考查作出假设的能力气候转暖和天寒地冻都与温度有考查作出假设的能力气候转暖和天寒地冻都与温度有关,所以探究的问题应该是温度与种子萌发的关系,故作关,所以探究的问题应该是温度与种子萌发的关系,故作出的假设应该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出的假设应该是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3)(3)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A A、、B B项中乙组都没有说明是项中乙组都没有说明是否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而且否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而且A A项中也没有说明是否是将项中也没有说明是否是将甲组进行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只有甲组进行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只有C C项表述更全面,更项表述更全面,更能说明问题能说明问题4)(4)考查探究实验中对单一变量的理解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考查探究实验中对单一变量的理解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注意操作方式的严谨性,此操作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注意操作方式的严谨性,此操作过程中,在取清水的时候一定要用另外一支试管,否则会过程中,在取清水的时候一定要用另外一支试管,否则会导致变量不惟一,所以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导致变量不惟一,所以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5)(5)考查得出结论的能力在此实验中通过分析表格可以看考查得出结论的能力在此实验中通过分析表格可以看出,试管离灯的距离越近,光照越强,金鱼藻进行光合作出,试管离灯的距离越近,光照越强,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就越强,产生的氧气就越多,产生的气泡就越多。

      用就越强,产生的氧气就越多,产生的气泡就越多 答案:答案:(1)A (2)(1)A (2)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3)C (4)(3)C (4)量取清水要另取一个量筒量取清水要另取一个量筒( (或者把量筒洗净后再或者把量筒洗净后再量取清水量取清水) )(5)(5)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1.(20111.(2011··福州学业考福州学业考) )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健康的““隐形杀手隐形杀手””,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家庭装饰,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家庭装饰品等为探究铅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科研人员将品等为探究铅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科研人员将3030只只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分为三组,实验处理如下表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分为三组,实验处理如下表3030天后,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天后,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1)若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注射剂中是否含有若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注射剂中是否含有醋酸铅,那么,甲组应注射醋酸铅,那么,甲组应注射______________溶液。

      你对该实验作出溶液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2)(2)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 )( )A.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B.B.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C.C.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 (3)(3)比较图中乙和丙两条曲线下降趋势的不同,可以看出小比较图中乙和丙两条曲线下降趋势的不同,可以看出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与血红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是:白鼠体内铅的含量与血红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分析能力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分析能力1)(1)甲乙两组的剂量、注射方法、检测方法都相同,若要形甲乙两组的剂量、注射方法、检测方法都相同,若要形成对照实验,应向甲组注射成对照实验,应向甲组注射5%5%的葡萄糖溶液,变量是有无的葡萄糖溶液,变量是有无铅,假设是: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

      铅,假设是: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2)(2)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应如实记录,并仔细检查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应如实记录,并仔细检查实验步骤,再重复实验实验步骤,再重复实验3)(3)乙和丙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铅的浓度,由图中曲线可乙和丙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铅的浓度,由图中曲线可知,小白鼠体内含铅越多,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越快知,小白鼠体内含铅越多,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越快 答案:答案:(1)5%(1)5%的葡萄糖的葡萄糖 铅铅 (2)C(2)C(3)(3)小白鼠体内的铅含量越高,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越快小白鼠体内的铅含量越高,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越快 2.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时,做了如下实验:时,做了如下实验:(1)(1)提出问题:水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提出问题:水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2)(2)作出假设: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设计实验:设计实验:①①取培养皿两个,在培养皿内铺一层吸水纸。

      取培养皿两个,在培养皿内铺一层吸水纸②②将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匀置于两个培养皿内均匀置于两个培养皿内③③设置对照实验:设置对照实验:( (请选择下列与假设一致的合适选项填在请选择下列与假设一致的合适选项填在横线上横线上) )甲培养皿甲培养皿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培养皿,乙培养皿______________________A.A.水淹没种子水淹没种子 B.B.放在适温下放在适温下C.C.不加水不加水 D.D.放在冰箱里放在冰箱里E.E.加适量水加适量水④④每日定时观察其变化情况,并记录每日定时观察其变化情况,并记录4)(4)实验现象:甲培养皿实验现象:甲培养皿______________;乙培养皿;乙培养皿________________5)(5)实验结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设计能力,实验设计的关键是遵循本题考查实验设计能力,实验设计的关键是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本实验的变量是水,除水这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的变量是水,除水这个变量不同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都应相同本实变量不同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都应相同本实验的对照组是不加水的培养皿,实验组是加水的培养皿验的对照组是不加水的培养皿,实验组是加水的培养皿 答案:答案:(2)(2)水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水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或水对种子的萌发没有或水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或种子萌发需要水影响或种子萌发需要水) )(3)②(3)②饱满的大豆种子各饱满的大豆种子各2020粒粒( (或一定数量的、饱满的大豆或一定数量的、饱满的大豆种子随机分成均等种子随机分成均等2 2组组) ③E C) ③E C(4)(4)种子萌发种子萌发 种子不萌发种子不萌发( (注意前后对应,不一致不可注意前后对应,不一致不可) )(5)(5)水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水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或种子萌发需要水或种子萌发需要水) ) 1.1.考查角度考查角度(1)(1)实验目的的分析,即考查探究或验证什么样的生物事实实验目的的分析,即考查探究或验证什么样的生物事实2)(2)实验原理的分析,即分析实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实验原理的分析,即分析实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方法等。

      方法等3)(3)实验过程的分析,即考查实验过程中变量、对照组和实实验过程的分析,即考查实验过程中变量、对照组和实验组,操作步骤的目的等验组,操作步骤的目的等4)(4)实验结论的分析,即考查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实验结论的实验结论的分析,即考查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实验结论的能力 2.2.解题指导解题指导(1)(1)实验目的要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来判断,一般在题干中实验目的要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来判断,一般在题干中有有““验证验证……”……”、、““探究探究……”……”、、““证明证明……”……”等关键词,等关键词,关键词后的内容就是实验目的关键词后的内容就是实验目的2)(2)实验原理的分析要结合所学的生物学原理,结合探究过实验原理的分析要结合所学的生物学原理,结合探究过程进行知识的准确程进行知识的准确““链接链接””3)(3)实验过程分析的关键是找到变量,一般在提出的问题中实验过程分析的关键是找到变量,一般在提出的问题中如果有如果有““探究探究…………对对…………的影响的影响””的表述时,的表述时,““对对””字前字前边的名词就是变量边的名词就是变量 (4)(4)实验现象是观察到的现象或记录到的实验数据,实验结实验现象是观察到的现象或记录到的实验数据,实验结论是对作出的假设的肯定或否定,结论要依据现象来进行论是对作出的假设的肯定或否定,结论要依据现象来进行推理表达,二者之间要建立逻辑关系。

      推理表达,二者之间要建立逻辑关系 (2010(2010··承德学业考承德学业考) )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员老师的帮助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员老师的帮助下,选取栽培于花盆中正常生长的牵牛花为实验材料,设下,选取栽培于花盆中正常生长的牵牛花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接着进行了以下实验: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接着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①将此装置放于黑暗处一昼夜后将此装置放于黑暗处一昼夜后, ,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②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甲、乙、丙三片叶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甲、乙、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上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发现两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发现两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叶片甲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叶片甲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现象,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叶片乙、丙滴加碘液后分别出现的颜色变化是叶片乙、丙滴加碘液后分别出现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这说明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5)要使实验达到预期的结果,装置中两个玻璃瓶上的塞子要使实验达到预期的结果,装置中两个玻璃瓶上的塞子要密封好,目的是要密封好,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剖析试题剖析】】本题考查探究实验过程中的分析与推理本题考查探究实验过程中的分析与推理1)(1)考查对实验目的的分析将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是为了考查对实验目的的分析将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是为了避免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避免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2)(2)考查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由于本装置中除了叶片还有溶液,考查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由于本装置中除了叶片还有溶液,因此植物的蒸腾作用和瓶内液体的蒸发均有可能在玻璃瓶内因此植物的蒸腾作用和瓶内液体的蒸发均有可能在玻璃瓶内壁形成水珠壁形成水珠3)(3)考查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叶片甲遮盖与未遮盖部分考查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叶片甲遮盖与未遮盖部分的变量是光,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的变量是光,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4)(4)考查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叶片乙和丙的对照,变量考查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叶片乙和丙的对照,变量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5)(5)考查对实验原理的分析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余考查对实验原理的分析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余条件要保持一致,以避免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条件要保持一致,以避免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答案:答案:(1)(1)消耗掉叶片内的淀粉消耗掉叶片内的淀粉(2)(2)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液体的蒸发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液体的蒸发( (只答一项不可只答一项不可) ) (3)(3)铝箔遮盖的部位不变色,其余部分变成蓝色铝箔遮盖的部位不变色,其余部分变成蓝色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光需要光(4)(4)乙叶片不变色,丙叶片变成蓝色乙叶片不变色,丙叶片变成蓝色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5)(5)防止二氧化碳进入瓶中防止二氧化碳进入瓶中 1.(20111.(2011··衢州学业考衢州学业考) )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为生长状况相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为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等量分别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同的杨树枝条,等量分别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分四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

      每次实验直水中培养,实验分四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产生根为止,计算每枝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到枝条不再产生根为止,计算每枝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1)(1)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____________的生长素处理后,枝条的生长素处理后,枝条生根最多;生根最多;(3)(3)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大时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大时_____(_____(选填选填““有利于有利于””或或““不利于不利于””) )枝条的生根;枝条的生根;(4)(4)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析】】本题通过扦插实验考查对对照实验的分析本题通过扦插实验考查对对照实验的分析1)(1)设置清水组是为了形成对照设置清水组是为了形成对照2)(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无论是哪一天,都是生长素浓度为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无论是哪一天,都是生长素浓度为2 2××1010-5-5g/Lg/L的实验组生根最多的实验组生根最多3)(3)横向对比同一天的各组生根数量,在横向对比同一天的各组生根数量,在2 2××1010-1-1g/Lg/L~~2 2××1010-5-5g/Lg/L浓度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高,生根越少,可见生浓度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高,生根越少,可见生长素浓度过高不利于枝条生根长素浓度过高不利于枝条生根4)(4)不正确,因为当生长素浓度为零时不正确,因为当生长素浓度为零时( (清水组清水组) ),枝条生根,枝条生根数量并不多,可见生长素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枝条的数量并不多,可见生长素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答案:答案:(1)(1)对照对照 (2)2(2)2××1010-5-5 g/L (3) g/L (3)不利于不利于(4)(4)不正确不正确 当生长素浓度为零时当生长素浓度为零时( (清水组清水组) ),枝条生根数量,枝条生根数量并不多并不多 2.(20112.(2011··烟台模拟烟台模拟) )为了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某为了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某生物活动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将有机玻璃槽用玻璃板分隔成生物活动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将有机玻璃槽用玻璃板分隔成三等份,为使三等份之间不透水,在玻璃板与有机玻璃槽相三等份,为使三等份之间不透水,在玻璃板与有机玻璃槽相接触的边缘均涂上一些凡士林。

      三份中都加入较干的土壤接触的边缘均涂上一些凡士林三份中都加入较干的土壤( (土土壤的量以达到玻璃板的高度为宜壤的量以达到玻璃板的高度为宜) )后,一份不加水,一份加适后,一份不加水,一份加适量的水,一份加过量的水量的水,一份加过量的水( (土壤中可见水土壤中可见水) ),然后在三者的上,然后在三者的上面铺上一薄层湿土,上面放一些腐叶,如图所示实验小组面铺上一薄层湿土,上面放一些腐叶,如图所示实验小组的成员在三等份的上面分别放入相同数量的蚯蚓,并在有机的成员在三等份的上面分别放入相同数量的蚯蚓,并在有机玻璃槽的上面盖上一张硬纸板,硬纸板不要盖得太严再将玻璃槽的上面盖上一张硬纸板,硬纸板不要盖得太严再将装置放在温暖且阳光不直射的地方,一小时后观察结果请装置放在温暖且阳光不直射的地方,一小时后观察结果请回答:回答: (1)(1)一小时后,蚯蚓多集中在有机玻璃槽的一小时后,蚯蚓多集中在有机玻璃槽的( )( )A.A.较干的土壤较干的土壤 B.B.过湿的土壤过湿的土壤 C.C.潮湿的土壤潮湿的土壤(2)(2)蚯蚓在过湿的土壤中蚯蚓在过湿的土壤中_____(_____(““能能””或或““不能不能””) )生存,生存,原因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此实验设置的变量为此实验设置的变量为____________4)(4)蚯蚓能够运动是依靠蚯蚓能够运动是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因为它的身体,又因为它的身体________________,使它的身体运动灵活,因而蚯蚓属于,使它的身体运动灵活,因而蚯蚓属于________动物5)(5)从蚯蚓的生活习性来看,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从蚯蚓的生活习性来看,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照实验过程的分析,需要联系蚯蚓的本题考查对照实验过程的分析,需要联系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结合实验装置的设置进行作答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结合实验装置的设置进行作答1)(1)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因为蚯蚓用潮湿的体壁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因为蚯蚓用潮湿的体壁进行呼吸,所以无法在干燥的土壤中生存进行呼吸,所以无法在干燥的土壤中生存。

      2)(2)过湿的土壤中缺少空气,蚯蚓也无法呼吸过湿的土壤中缺少空气,蚯蚓也无法呼吸3)(3)本实验三组装置中的区别是土壤湿度,即含水量不同,本实验三组装置中的区别是土壤湿度,即含水量不同,因此变量是水因此变量是水4)(4)考查蚯蚓的运动和结构特点,蚯蚓的运动是靠肌肉的收考查蚯蚓的运动和结构特点,蚯蚓的运动是靠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完成的,蚯蚓身体分节,属于环节动物缩和刚毛的配合完成的,蚯蚓身体分节,属于环节动物 (5)(5)考查蚯蚓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钻洞,并以土壤考查蚯蚓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钻洞,并以土壤中的枯叶腐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使土壤疏松且有机肥料中的枯叶腐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使土壤疏松且有机肥料增多,从而改良了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增多,从而改良了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答案:答案:(1)C(1)C(2)(2)不能不能 过湿的土壤中缺少氧气,影响蚯蚓的呼吸过湿的土壤中缺少氧气,影响蚯蚓的呼吸(3)(3)水水(4)(4)肌肉和刚毛的配合肌肉和刚毛的配合 分节分节 环节环节(5)(5)蚯蚓能够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蚯蚓能够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3.(20103.(2010··济宁学业考济宁学业考) )如图是经过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如图是经过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的叶子,甲为银边部分,乙为黑纸片遮光部分,丙为绿色的叶子,甲为银边部分,乙为黑纸片遮光部分,丙为绿色部分。

      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取下该叶片脱色、漂洗、部分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取下该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请回答下列问题:滴加碘液、再漂洗请回答下列问题: (1)(1)甲处蓝甲处蓝_____(_____(填填““变变””或或““不变不变””) ),原因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2)乙处蓝乙处蓝_____(_____(填填““变变””或或““不变不变””) ),原因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3)丙处蓝丙处蓝_____(_____(填填““变变””或或““不变不变””) ),原因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4)此实验中的两组对照分别是此实验中的两组对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和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依据实验原理,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本题考查依据实验原理,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实验结论的能力1)(1)图中乙和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光照,探究光对图中乙和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光照,探究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合作用的影响;(2)(2)图中丙和甲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叶绿体,探究叶图中丙和甲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叶绿体,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3)(3)图中乙和甲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因为有两个变量。

      图中乙和甲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因为有两个变量4)(4)图中乙和甲部位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所图中乙和甲部位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以滴加碘液不变蓝 答案:答案:(1)(1)不变不变 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生淀粉(2)(2)不变不变 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3)(3)变变 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4)(4)甲、丙甲、丙 乙、丙乙、丙 1.1.考查角度考查角度(1)(1)探究方案的评价;探究方案的评价;(2)(2)变量设置的评价;变量设置的评价;(3)(3)实验步骤的评价实验步骤的评价2.2.解题指导解题指导(1)(1)是否设置对照实验通过设置对照实验,可以排除无关是否设置对照实验通过设置对照实验,可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减少实验误差变量的影响,减少实验误差2)(2)变量是否惟一变量惟一,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量是否惟一变量惟一,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变其中一个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3)实验步骤是否有遗漏,实验原理、操作、语言描述是否实验步骤是否有遗漏,实验原理、操作、语言描述是否有误 (2011(2011··盐城模拟盐城模拟) ) 在在““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时,A A、、B B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设计,主要实验设计如图所示: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设计,主要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1)(1)本实验的变量是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你认为你认为A A、、B B两组同学的设计是否科学两组同学的设计是否科学? ? 请简要说明理由请简要说明理由A A组组______________,理由,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B组组______________,理由,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除了上述的探究问题,就除了上述的探究问题,就““影响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你还能够提出其他可以探究的问题吗?你还能够提出其他可以探究的问题吗?( (请举出一例请举出一例) ) 【【试题剖析试题剖析】】本题属于典型的实验评价类探究题,解题的本题属于典型的实验评价类探究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变量,根据题干信息,变量应该是水,那么对关键是明确变量,根据题干信息,变量应该是水,那么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设置应该是除了有水无水以外,其他条件照组和实验组的设置应该是除了有水无水以外,其他条件均相同,均相同,A A组除水以外,两组的种子数也不同,组除水以外,两组的种子数也不同,B B组没有对组没有对照组,因此两组设计均不科学。

      照组,因此两组设计均不科学 答案:答案:(1)(1)水水(2)(2)不科学不科学 对照组和实验组种子数不一样,变量不惟一对照组和实验组种子数不一样,变量不惟一 不科学不科学 没有设置对照组没有设置对照组(3)(3)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或土壤对种子的萌发有或土壤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或空气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或阳光对种子的影响吗?或空气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或阳光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等萌发有影响吗?等) ) 1.(20111.(2011··烟台模拟烟台模拟) )已知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已知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变蓝色某同学要设计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会变蓝色某同学要设计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方案作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方案1)(1)实验前,根据已有知识,你的假设是实验前,根据已有知识,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实验时,取实验时,取A A、、B 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馒头屑,再向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馒头屑,再向A A试管中加入试管中加入2mL2mL唾液,向唾液,向B B试管中加入试管中加入1mL1mL清水,分别搅拌后清水,分别搅拌后放入放入37 ℃37 ℃的温水中保温的温水中保温1010分钟。

      此步骤有一处明显错误,它分钟此步骤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 2滴碘液,预计会变蓝的是滴碘液,预计会变蓝的是__________试管,试管,不会变蓝的是不会变蓝的是__________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实验变量设置的评价,探究实验中的本题考查对实验变量设置的评价,探究实验中的变量必须惟一,才能排除其他条件的影响,保证实验的结变量必须惟一,才能排除其他条件的影响,保证实验的结果是变量引起的该实验的实验组加入了唾液,对照组应果是变量引起的该实验的实验组加入了唾液,对照组应该加入了等量的清水该加入了等量的清水答案:答案:(1)(1)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2)(2)向向A A试管中加入的唾液和向试管中加入的唾液和向B B试管中加入的清水量不同试管中加入的清水量不同(3)B A (3)B A 馒头中的淀粉已被唾液淀粉酶分解馒头中的淀粉已被唾液淀粉酶分解 2.(20102.(2010··景德镇中考景德镇中考) )某中学某中学20102010级两个级两个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做了下列探究: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做了下列探究:探究探究ⅠⅠ:叶片背面和正面的气孔数目一样:叶片背面和正面的气孔数目一样多吗?多吗?小鹏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小鹏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50 ℃50 ℃左右热水的烧杯中,左右热水的烧杯中,立即观察并比较叶片背面和正面气泡数目的多少立即观察并比较叶片背面和正面气泡数目的多少( (气孔是叶气孔是叶片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片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窗口窗口””,根据气泡数目多少可以判,根据气泡数目多少可以判断气孔数目多少断气孔数目多少) )。

      (1)(1)如果气泡数目背面与正面的相等,说明叶片背面与正面如果气泡数目背面与正面的相等,说明叶片背面与正面的气孔数目的气孔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如果气泡数目背面比正面的多,说明叶片背面比正面的如果气泡数目背面比正面的多,说明叶片背面比正面的气孔数目气孔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探究ⅡⅡ:小红为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小红为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1)(1)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并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试管并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起来起来( (如图丙如图丙) )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2)(2)为探究为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设置了如图乙所,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组该对照组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改正:应去掉示的对照组该对照组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改正:应去掉图乙中的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析】】探究探究ⅠⅠ考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气孔越多,产生考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气孔越多,产生的气泡越多探究的气泡越多探究ⅡⅡ考查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该探究实考查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金鱼藻,因此对照组应该无金鱼藻验的变量是金鱼藻,因此对照组应该无金鱼藻答案:答案:探究探究ⅠⅠ::(1)(1)相等相等 (2)(2)多多 探究探究ⅡⅡ::(1)(1)氧气氧气 (2)(2)金鱼藻金鱼藻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