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原地推铅球技术动作和训练方法.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51440442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0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原地推铅球技术动作和训练方法摘 要:本文在分析原地推铅球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对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提高学生原地推铅球成绩进行综合训练后得出:增加学生原地推铅球投掷的远度主要取决于器械出手的初速度和出手角度;通过综合训练,体育考生原地推铅球的成绩增长是快速、有效的,有助于学生正确掌握推铅球技术,提高推铅球教学的质量关键词:因材施教 心理品质 失误率原地推铅球是历年来体育高考必考身体素质项目之一,是检测考生是否具备良好爆发力、协调能力的测试项目,是发展身体综合素质能力的一个训练手段经过几年细心带队训练,取得较好成绩,也受到学领导重视,建造两个较标准铅球投掷区,为这项训练提供更好得训练条件使学生提前接触高高抵制板,减小学生在考试中心理压力下面介绍一下技术动作和训练方法,仅供大家参考一、训练的时间和任务安排现在高考体育考试一般在四月一日,从高三开始进行训练,训练的时间太少,而体育考试有那么多的项目,练习推铅球的时间也就不多了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无论怎样训练,学生的成绩提高是有限的高一学生还没决定是否报考体育院校,而长期的训练又会对文化课产生影响比较好的就是从高二的第一学期起就开始训练,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训练的主要任务与要求:(如下表) 时间训练任务重点要求高二第一学期1.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

      2.学习原地推铅球技术3.学习推铅球的基础理论知识4.培养学生训练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1.身体训练要重视身体各部分均衡发展2.初步掌握原地推铅球技术动作3.结合教学训练讲授各种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4.练习手段要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二第二学期1.继续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同时加强    力量和速度素质训练2.掌握原地推铅球技术3.加强专项身体训练,提高专项投掷 能力4.培养训练兴趣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1.加强力量和速度素质训练,提高爆 发力,加强腰腹背肌群的力量训练2.学习原地推铅球技术的重点放在蹬转送动作的用力连贯上3.参加比赛或模拟测试,锻炼比赛的能 力高三第一学期1.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加强力量训练提高爆发力 2.加强专项身体训练,提高专项能力3.用比赛形式增加训练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4.制造训练压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1.加强大肌肉群的力量训练,加强腰腹背肌群的力量训练2.增大专项身体训练的比重,提高负荷强度3.提高专项技术的动作效率,形成合理动作节奏,促进成绩的提高高三第二学期1.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加强力量训练提高爆发力。

      2.加强专项身体训练,提高专项能力3.提高原地推铅球技术质量4.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1.加强大肌肉群的力量训练,促进爆发力水平的提高协调小肌肉群的力量训练2.增大专项身体训练的比重,提高负荷强度3.注意提高专项技术的动作效率,减少失误率4.参加比赛,培养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二、原地推铅球的技术1.握、持球技术(以右手投掷为例)握球手的五指自然分开,将球放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根处,拇指和小指贴在球的两侧,以保持球的稳定握好球后,将球放到锁骨内端上方,贴紧颈部,掌心向前,右肘微抬起,右上臂与躯干约呈90°角,躯干与头部保持正直2.预备站位姿势技术画一条约1米长的直线,分别在直线前端的左侧和后端的右侧各画一条长约30厘米的斜线,两条斜线与直线的夹角分别小于45°和90°左右脚分别踏在前后两端的斜线上,方向同斜线一致左脚尖和右脚跟大约在一条线上然后重心下降屈膝成半蹲,再将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向右转体约90°,并且稍向前屈,微低头含胸左臂屈肘稍向上抬起左膝适当外展,右膝稍向内扣,右脚前脚掌着地向内扣上体、右臂和左臂的前臂适当放松,两眼视右脚的正右侧方约0.5米的位置身体大部分体重落在右腿上身体重心向右移动到能轻轻抬起左脚为宜,背部要放松。

      正确的站位姿势基本上应为四条线:第一,左肩、右膝、右脚尖在一条垂线上;第二,右臀尖与右脚跟在一条垂线上;第三,右脚在投掷圈圆心附近,左脚在与投掷方向偏左夹角为30°~45°附近,右脚跟与左脚尖处于一条直线上;第四,身体左侧成一条斜线3.正确的最后用力顺序在教学中对原地推铅球动作要领的理解存在着较多的异议,有人提出蹬、转、送、挺、推、拨;有人提出蹬、转、挺、推、拨;也有人提出仰、蹬、转、挺、推、拨;以上种种提法虽各有侧重,但显然不够全面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提法更为恰当,正确的最后用力顺序可概括为八字要领:蹬、转、送、抬、挺、撑、推、拨是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蹬、转、送”是是蹬转右脚、右腿,向投掷方向推送右髋的下肢动作抬、挺”是指抬上体挺胸动作撑”是指左侧保持高重心的有力支撑推、拨”是指快速推球拨指在做好预备站位姿势的条件下,应即时蹬转右腿,推动右髋向投掷方向推送,上体迅速抬起,在左臂牵引下,迅速转体挺胸,在左侧有力支撑下,依靠身体侧弓反振动能,力量由下肢,经髋、腰、胸、肩、上臂、前臂、手腕,最后传至手指,将铅球有力地沿38°~42°角掷出三、原地推铅球技术的训练方法1.学习握、持球握好球后,为了更好地体会球的重量,有良好的球感,可将球在两手之间交换倒球,身体重心随球前后移动。

      持好球后,可做下蹲、站起练习;轻轻向上跳起,保持球不晃动练习2.学习原地正面推铅球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单手持球,推球前身体后仰或成背弓,然后挺胸将球推出或推球前两腿弯曲成下蹲,然后快速蹬伸髋、膝、踝,最后挺胸、抬头,投掷臂加速将铅球向前上方推出要求动作开始于两腿蹬地,自下而上用力;利用全身力量协调推球,身体左侧及时制动,协同配合身体右侧用力3.学习原地前后开立推铅球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伸直支撑,右脚在后提踵跪膝支撑,身体后仰大部分体重在右腿上,然后右脚蹬地送髋前移,当重心移至左腿上时,左腿及时配合向上蹬伸随即挺胸、抬头,投掷臂加速将铅球向前上方推出要求体会自下而上用力顺序;利用全身力量协调推球,身体左侧及时制动与支撑,协同配合身体右侧用力4.对墙正面推实心球学生对墙正面开立(距离约1米)右手持球于右肩颈部,左手扶球,然后伸臂把球快速推到墙上,手腕、手指用力拨球,双手把球接回要求球推在墙上的高度根据学生的身高等情况选定,主要体会扣腕拨指动作5.快速向下推铅球学生两脚开立,右手持球于右肩颈部,左手扶球,然后快速推垂直推向地面,手腕、手指用力拨球要求球的落点在两脚之间稍前处,右臂要加速用力,主要体会快速出手的肌肉感觉和掌握正确推球的感觉。

      6.原地“蹬、转、送” 徒手模仿练习学生做好预备站位姿势站立,然后右脚积极蹬地转右腿,推送右髋,身体重心从右腿移动到左腿上;或与同伴一起做蹬、转、送、抬体徒手模仿练习,模仿者做好预备推铅球姿势,同伴在其后面抓住其右手,起到固定作用,模仿者反复进行蹬转送抬体练习要求右脚蹬地有力,右脚、右腿、右髋转动迅速,并且每次都要力争转正,在转动的同时髋部积极向前上顶送上体放松,不要积极转动或向上抬起左臂放松,紧扣左肩使肩轴和髋轴形成交叉,身体处于扭紧状态主要让学生体会下肢的用力顺序完成蹬地转右腿,推送右髋的练习7.右手握橡皮筋辅助练习将一条适当长的橡皮筋的一端系固定住,右手握住橡皮筋的另一端并适当拉紧,先做好最后用力的预备姿势,然后做快速的蹬转练习要求两脚和髋转动迅速,并且每次都力争转正,在转动的同时髋部积极向前上顶送上体放松,不要积极转动或向上抬起右臂放松,不能主动拉橡皮筋8.原地徒手完成“蹬、转、送、抬、挺、撑、推、拨”的练习要求保持上体和上肢的适度放松,保持较好的左侧支撑,使学生体会完整的用力顺序主要让学生体会正确的完整的原地推铅球用力顺序的过程9.原地持实心球(或铅球)最后用力完整技术练习要求动作协调连贯放松,用力顺序正确,能够掌握正确的最后用力方法。

      主要让学生体会完整的最后用力顺序可以利用摄像机把学生的技术动作录制下来,进行分析、纠正技术动作10.“弹振”推铅球练习做好推铅球预备姿势站立,蹬转送髋、抬体、顶肩不伸臂,利用蹬、转、送、抬的速度将球弹出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蹬、转、送、抬、挺依次用力主要解决学生只注重上肢用力,而不会下肢用力的问题11.不同重量铅球混合练习在训练课中和训练课间采用两个或三个不同重量的铅球进行练习,训练中应安排先重后轻的顺序进行训练注意在考试的前期不应使用不同重量的铅球,应采用5kg的铅球为主混合使用不同重量的铅球,它能分化运动员的感觉,减轻疲劳;能有效提高动作速度,增加动作幅度;并防止动作节奏的僵化12.手臂、腕、指的肌肉体验 手臂、腕、指在肩背肌群快速振弹基础上,振臂鞭打手腕迅速弹、拨球 当今原地推铅球技术正朝着加快动作速度的方向发展根据速度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和核心,力量是决定运动成绩的间接相关因素,而速度是决定运动成绩的直接因素速度是评价各种能量、动量、冲量,评价各种力量作用于人体和器械运动效果的唯一标准,投掷成绩处决于器械出手的瞬间速度,在铅球投掷过程中,铅球的质量是始终保持不变的从运动力学斜抛公式S=Vo2.sin2a/g中可知,铅球出手后飞行的距离与铅球出手速度平方成正比。

      以上可知,要提高铅球成绩,就要在完成推铅球动作速度上做文章,铅球的动量值是铅球具有的速度与其质量的乘积,K=V·M蹬、转、制、顶、振、拨的技术,正是从提高动量传递效果的角度出发,实现自下而上不间断用力结构的持续衔接推铅球训练中,教师要反复强调、反复训练技术动作,让考生掌握好原地推铅球的技术,并全面发展力量等身体素质;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做到因材施教总之,只要用心去教学生,学生均能取得好成绩,甚至满分参考文献:[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 .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4.10[2]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运动训练[M] . 人民体育出版社. [3]胡思诺、孙桂芹. 背向滑步掷铅球辅助教学练习. 田径[ J ] . 2006.3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