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次钴镍资源的循环利用及相关钴镍高技术产品(3000吨年超细钴镍锌粉体材料和环境友好镍合金产品)扩建项目部分建设内容变更报告.doc
9页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次钴镍资源的循环利用及相关钴镍高技术产品(3000吨/年超细钴镍锌粉体材料和环境友好镍合金产品)扩建项目部分建设内容变更环评报告简本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十月2007年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荆门市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扩建3000吨/年超细钴镍锌粉体材料和环境友好镍合金产品项目,同年6月委托原荆门市环境保护研究所(现荆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年2月原湖北省环境保护局以鄂环函[2008]106号文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予以批复2013年7月10日,湖北省环境保护厅、省环境监察总队、省固管中心、荆门市环境保护局、荆门市环境监察支队、荆门高新区建设环保局及专家组成验收组对该项目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项目实际运营过程中,有部分生产设备及工艺与环评批复内容不符省环保厅下达了关于暂缓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有关意见函(鄂环函[2013]349号),提出要对项目变更内容严格按照环境管理要求办理变更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要求建设单位应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特此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委托荆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对该公司3000吨/年超细钴镍锌粉体材料和环境友好镍合金产品扩建项目变更后的项目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1项目基本情况一期工程主要是包括:超细钴粉500吨/年、超细镍粉500吨/年一期工程于2009年5月建成,2009年8月通过原湖北省环保局的环保验收二期工程包括:超细钴粉500吨/年、超细镍粉500吨/年;三期工程包括:氧化锌粉400吨/年、镍铁合金600吨/年企业实际将二、三期工程合并为同期建设,于2010年3月开始施工,二、三期主体工程于2013年5月建成并投入试生产,在试生产阶段,企业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对项目生产设备及处理工艺进行变更,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一、供热系统变更1、原项目环评设计的燃气锅炉为两台5t/h燃气锅炉,一用一备结合一期工程已有的一台2t/h燃气锅炉运行情况,发现二、三期工程只需新增一台4t/h燃气锅炉(进口设备)即可满足生产需求,整条生产线额定供汽量6t/h就能满足用汽需求将企业现有的10t/h的燃煤锅炉作为备用锅炉2、原项目环评设计的镍铁合金炉为5台10m3高温熔炼炉,三用两备但公司根据二、三期工程试运行阶段实际情况,以及借鉴国外先进企业案例,将5台10m3高温熔炼炉改为2台30m3熔炼炉和2台3m3预处理炉(分别一开一备)二、环保设施变更1、原项目环评设计的废水处理工艺为:SBR反应去除吹脱后残余的氨氮以及COD。
公司采纳废水处理设计单位的意见,将SBR反应改为投加漂白粉氧化工艺,末端增加氨气回收装置2、原项目未设置初期雨水系统,本项目在验收前将增加初期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厂区、罐区前20min雨水,将初期雨水引入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3、原项目设置了两个排污口,生产、生活废水分开排放,项目验收前将关停生活污水排污口,将生活污水引入生产废水处理装置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表4一级标准后进入开发区内污水管网1.2 项目建设产业政策符合性及厂址可行性(1)产业政策符合性该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中鼓励类中第三十八类:“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第20条“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因此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2)厂址可行性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荆门市经济开发区内,为规划的工业用地,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规划根据荆政办函[1998]39号《荆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划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批复》的有关说明,项目位于荆门市高新区,按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噪声按3类标准执行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符合荆门城市总体规划及荆门市环保规划的要求。
1.3工程污染物排放及清洁生产水平1.3.1工程污染物排放废气:该变更项目工程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两台天然气锅炉(1台2t/h,1台4t/h),根据荆门市环境监测站2012年6月和8月对其污染源监测数据废气产生量1955Nm3/h,其中含少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达标排放在荆门市天然气供气紧张的时候启用备用燃煤锅炉,备用燃煤锅炉建设有2台(一开一备),分别是10t/h根据荆门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13年为其污染源监测数据,废气产生量为24209 Nm3/h,烟尘排放浓度为111.3mg/m3,排放速率为1.2kg/h;SO2排放浓度为428.2mg/m3,排放速率为4.65kg/h;NO2排放浓度为249mg/m3,排放速率为3.2kg/h备用锅炉全年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按照四个月计)另建设的2台精炼炉2台预处理炉(分别一开一备),有少量二氧化硫和烟尘产生,经尾气吸收塔处理后,达标排放生产工艺过程中,在雾化水解工序和污水处理过程中,有污水处理过程中采取氨吹脱装置去除废水中的氨,会有大量的散排氨产生,根据荆门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其污水处理站实测,0.18kg/h的氨损失进入空气中废水:项目变更前后主要是污水处理工艺的变更,因为生产工艺和办公人数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排放水量没有变化,由于污水处理工艺变更后排放水质有所提高。
该变更项目工程生产废水经中水回用后产生量为230 m3/d,办公废水排放量为16 m3/d,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后进入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污水管网,然后经南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后进入杨树港 工程场区初期雨水约为557.5m3/a,折合约3.1m3/次该类初期雨水中一般COD浓度在200mg/l左右;石油类浓度一般在20mg/l左右;SS浓度一般在180mg/l左右固体废物: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预处理废料、含镍钴锡原料渣、污水处理站污泥及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表11.3-1 固体废物类别、产生量及处置方式固废名称产生量(t/a)危险程度采取措施预处理及生产废料7000危险废物内部循环利用,5t/a交有资质单位处置含钴镍锡原料渣5970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转运处置污水处理污泥4.0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转运处置生活垃圾28.5一般废物集中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预处理废料、污水处理站污泥及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合理处理、处置,不对外排放,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1.3.2工程清洁生产水平项目从原料利用率、项目生产过程污染排放情况和废物综合利用情况看,本项目原料利用率高,生产过程污染和废物产生量少,项目废物均能妥善处理;本项目的工艺先进,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节能措施,真正做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统一,该项目可满足清洁生产要求。
1.4项目周围地区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厂址周围PM10、NO2、SO2小时浓度值均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项目周边水体为杨树港,其水体规划为Ⅳ类水体,目前水质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体要求据荆门市环境监测站为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监测中噪声数据统计可知,厂界各厂界昼间和夜间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1.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从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可看出:(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通过预测可知,该项目贡献值都较低,并且占标率都小于10%由于本项目已经建成并投产运营,切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时间在营运之后,由此无需通过预测来分析敏感点的大气环境影响,直接通过敏感点的现状监测数据就能表明影响程度通过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章节中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表明,项目北侧敏感点及凤凰医院环境质量现状均能满足GB3095-1996《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二级标准要求卫生防护距离为200m,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没内有敏感点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结果原环评报告中提出项目产生的污水经过处理后直接排入杨树港现由于开发区内配套南城区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投入运营,并已经接纳本项目废水。
通过工程分析可以看出,变更后污水处理工艺更加先进,COD、氨氮、镍、钴排放浓度都有所降低,分别均低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车间排放标准和第二类污染物总排口排放标准排出的废水然后经过南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要求后进入杨树港变更后排放的废水经过改进后的污水处理工艺和南城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对杨树港的影响明显减小3)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由于项目已经建成投产,通过实测厂界可知:该项目各厂界的昼间噪声在51-66dB(A),夜间噪声值在44-54dB(A),除北厂界昼间略有标现象,其他厂界和敏感点昼间和夜间没有超过标准限值,该项目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将对厂内北侧机泵进行减振措施使各设备噪声值降低5~10dB(A),这样会减轻对外环境影响,并且能保证其厂界外环境噪声值达到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3类标准(昼间限值60dB(A),夜间限值50 dB(A))总体而言,该项目噪声设备对周围环境影响甚微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结果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前期处理废渣、含钴镍锡废渣、污水处理站污泥及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
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合理处理、处置,不对外排放,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1.6污染防治措施废气:燃气锅炉属于清洁能源,产生的废气直接排放;备用燃煤锅炉尾气经过双碱法脱硫除尘处理后经过50m排气筒排放,锅炉尾气排放浓度均低于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精炼炉和预处理炉产生少量的烟尘与二氧化硫,分别经过废气吸收塔处理(袋式除尘+15%氢氧化钠溶液喷淋吸收)后,排放的浓度均低于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废水:污水处理工艺变更以后,将污水处理能力扩大为3000t/d,在原反应中的SBR去除吹脱后残余的氨氮以及COD的工序,改成了投加漂白粉氧化工艺,利用漂白粉中的次氯酸等氧化成分将吹脱塔排出的氨氮和COD去除变更后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效率更高,污水出水浓度更低噪声:为了减轻目前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建议新建项目采取如下措施:①对锅炉引风机和鼓风机加消音器等措施②对各类泵等小型固定噪声源可采取隔声措施,如修建隔声间等③对压缩机机等气体动力性噪声可采用建筑隔声、消声器进行处理,其消声量为15~25dB(A)④对于安全阀上的放散管,设置消声器经上述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处置后,可减轻噪声对厂界环境的影响。
使装置的排放工业噪声符合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3级标准要求固废:产生办公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清运,预分解废物回用于厂区内其他生产线,含镍钴锡废渣、污水处理站污泥有资质单位转运、处理1.7风险评价(1)本项目的危险物质主要为液氨2) 根据以上预测数据,液氨贮罐泄漏火灾事故下在一定范围内会出现人员死亡现象若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死亡半径为34.2m,重伤半径为90.5m,烧伤半径为162.4m,均在厂址范围之内预测在贮罐发生泄漏后,液氨贮罐会出现半致死区域,短时间内有风情况下94.4m范围内,静风情况下70.8m范围内超过了半致死浓度,距离本工程储罐最近的敏感点为距离项目厂界北10m-100m的5户居民,厂界距离罐区直线距离300m距离,罐区边界至居民点距离超过半致死浓度范围,居民将会感受到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