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标文件与合同的解释顺序.docx
1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招标文件与合同的解释顺序 篇一:“投标文件、招标文件、合同商定”三者解释依次 “投标文件、招标文件、合同商定”三者解释依次 这是一个大多数同志常问的一个问题,回复如下: 一、《08清单模范》4.4.2 实行招标的工程,合同商定不得违背招、投标文件中关于工期、造价、质量等方面实质性内容招标文件与中标人投标文件不一致的地方,以投标文件为准 假设投标文件与招标文件实质性内容不一致, ? 首先 该投标文件应为废标处理; ? 其次 投标文件以下处境与招标文件外观上不一致、实那么是响应招标文件,且应当以投标文件为准:所报工期比招标文件短、所报工程质量比招标文件高、报价在招标文件中招标操纵价之下、综合单价组价内容不同、施工方法不同等 ? 所以 “招标文件与中标人投标文件不一致的地方,以投标文件为准”轻易让人产生曲解 由此,解释依次为:①中标人投标文件 ②招标文件 ③合同商定 二、《招标投标法》第46条 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招标投标法》第59条 招标人与中标人不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的,或者招标人、中标人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中标工程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可见:发承包双方签订合同时,有关条款的订立应与招投标过程中形成的要约与承诺保持一致,表达招投标活动的肃穆性否那么订立的有关条款无效 ? 或认为:施工合同条款与招标文件有关条款不一致时,以招标文件有关条款为准 三、高院《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解释》第21条 当事人就同一创办工程另行订立的创办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应当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根据 ? 该条明确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根据;备案的中标合同是应当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四、根据《合同法》等有关规定:招标文件应视为要约邀请,投标文件为要约,中标通知书为承诺因此,在签订创办工程合同时,当招标文件与中标人的投标文件有不一致的地方,应以投标文件为准 结论:从以上四个方面的依据来看,三者解释依次为: ①中标人投标文件 ②招标文件 ③合同商定 篇二: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解释依次 这个某论坛的一个帖子,拿出来供大家举行议论,下面个人也回复了一点,三楼是另一资深人士的回评。
大家共勉 一、问题的提出 做为一名工作在工程结算审价第一线的造价工程师,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碰见这样的困惑:明明招标文件中对工程有着很领会的某种描述或要求,但由于施工合同中对此内容未有提及或虽有提及但要求内容发生了变化,从而引发争议―――招标文件是否为合同的组成片面?它对承包人是否具有约束力? 这两个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由于合同文件当然对承包人具有约束力,因此只要能确认招标文件是合同文件的组成片面,那么它自然也对承包人具有约束力但招标文件到底是否为合同的组成片面呢?对这一问题,目前否决者的依据无非有二:其一在于施工合同范本中不包含招标文件;其二在于创办工程招标属要约邀请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两种观点分别举行分析 二、施工合同范本是否不包含招标文件 对招标文件是否应做为合同文件的组成片面这一问题,目前否决者的最直接依据就在于施工合同范本从外观上看,无论是我国的新版《创办工程施工合同范本》还是国际通用的《FIDIC合同条件》,在其对合同文件组成的描述中确实都没有包括招标文件,但我们不能被这一外观现象所迷惑 首先根据契约自由理论,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合同当事人双方可以对合同的内容自由商定,所以合同范本中未对招标文件的列举并不能成为束缚合同当事人意志的枷锁。
我国合同法第12条指出“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是“可以”而非“应当”,是“参照”而非“按照”,由此可以看出示范文本的效力当然这里仅是任意性而非强行性规定,即合同当事人是“可以”而非“务必”把招标文件摈弃在合同文件的组成片面之外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根据这一条款,施工合同应当根据招投标文件来签订,应当是招投标文件的承续;施工合同应当与招投标文件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既是主体的一致,更是造价、工期、质量等内容的一致遵照这一要求操作的结果,必然是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的高度重合,因此范本中不需再单独列明招标文件也就完全符合规律要留神的是这里是强行性而非任意性规定,即在实质上招标文件就是也应当是合同文件的组成片面 三、招标是否属要约邀请 对招标文件是否应做为合同文件的组成片面这一问题,目前否决者深层次的理论 依据一般是创办工程招标属要约邀请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由于: 1、要约邀请不确定就不能作为合同的内容 首先,合同的内容,在实质意义上是指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在表现形式上是指合同当事人的合意。
因此无论是要约邀请还是要约,其本身是否能够做为合同内容的唯一判断标准就在于它是否表达了当事人的合意其次,从一般的理论上来(转自:.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招标文件与合同的解释依次)看,他们也只是从构成合同的积极意义上断定了要约和承诺,但并未同时摈弃要约邀请所以,只要要约邀请符合确定的条件,就可以构成合同的内容那种认为只有要约和承诺才可以算作合同内容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2、创办工程招标的实质并非是要约邀请,而是要约 我们来看看要约的要件:①要约是由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②要约务必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③要约务必向要约人梦想与之订立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④要约的内容务必概括、明确 把创办工程招标的特征与这些要件逐一分析比较,不难察觉创办工程招标是具备了上述四个条件的:①招标人为某种特定利益,向特定的投标人销售招标文件(招标公告可能面向不特定的人发布,但招标文件必然向特定的人销售,而且其人数一般都有明确的限制);②招标人通过投标人的竞争,与“最大限度得志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的投标人订立合同招投标法也规定投标人中标后务必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否那么将依法承受违约责任。
由此推断,招标的目的是与投标人签订合同;③招标人通过开展投标资格预审、通知销售招标文件的时间和地址等来选择向自己梦想与之订立合同的投标人发出要约,假设是在邀请招标的方式时这种选择性意向更为明显;④招标文件对订立合同内容的要求一般都特别明确、概括和断定,以便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提出的要求作出实质性的响应并编制投标标书 因此,招标是订立合同过程中的要约行为而非是要约邀请实际上只要严格按照招投标模范来操作,一旦刊有评标细那么的招标文件公布而且又有足够多的合格投标人加入投标,那么在投标截止时最终的中标人在实质上也就已经确定了,无非等着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的评分细那么来把他“察觉”出来而已,而且这种结果一般招标人自己也无法更改如七部委2022年7月发布的《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第48条就规定“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家融资的工程,招标人应当确定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这和要约邀请“把最终成立合同的权利留给要约邀请人自己”的特征鲜明不符目前大家之所以认为招标文件是要约邀请,一般的理论根据是合同法第15条注[1]对要约邀请的列举实际上该列举中所说的并非是“招标文件”而是“招标公告”。
严格讲,无论在适用程序上,还是在内容上,这二者鲜明是不能等同的其实即便是招标公告,在得志确定的条件下也可以作为要约,“假设招标人在招标公告中明确表示将与报价最优者订立合同,那么可视为要约注[2]” 既然招标行为确定为要约,那么投标、定标应当相应属于什么行为?目前我国已 经有片面专家学者从理论上对招投标活动的法律属性作出了另一种新的诠释,即招标是要约,投标是准承诺,定标是对在众多准承诺中择优选定的正式承诺,即认为招投标关系应当是“要约――准承诺――正式承诺”的关系注[3]这种理论对于解决我们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分外具有指导意义鉴于本文的目的,对此就不做过多阐述 四、结论及意义 招标文件属要约而非要约邀请的载体,它应当是、实质上也就是合同文件的组成片面 随意翻开现在的一本招标文件,从工程概况、投标须知到技术要求、合同条款、评标手段,无不是厚厚的几十页甚至上百页投标人不成能也没有必要把它们都纳入自己的投标书中,狭义的合同协议书更不成能把这些内容写进去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对于那些投标书或者合同中都没有涉及而招标文件中却已经明确的内容,在合同实施阶段就很难操作、实施,经常造成纠纷。
尤其是一些国家投资工程,创办单位主管人员或者切实是由于专业上的不懂,或者是经不住中标人的利诱,在签订合同时放弃了招标文件中对自己有利的一些条款,或者降低了对中标人的要求,从而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我们把招标文件的性质做了上述的界定后,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虽然招标文件应当是、实质上也就是合同文件的组成片面,不过要留神的是,在现时尚缺乏坚实的民商法根基条件及其相应社会背景的我国,法律实施的应然和实然之间往往有确定的差距,为了制止引起不必要的争议,我们还是建议在签署合同协议书时,在合同文件的组成中明确加上“招标文件”一项 四、其他应留神的问题 在对招标文件的性质做了如上界定后,不成制止地又要展现一些新问题,我们列出在实践中常碰见几个问题并试着提出解决观法,梦想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投标文件与招标文件不一致怎么办? 招标文件与投标文件既然属于要约和承诺的关系,根据要约和承诺的一般理论和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假设投标文件对招标文件所作的变更属于实质性变更,那么此时投标文件因不响应招标文件而成为废标,招投标人之间也就根本不成能成立合同关系;假设投标文件对招标文件所作的变更属于非实质性变更,除非招标人实时表示反对或要约中明确表示不得作任何变更,否那么该变更有效,即此时以投标文件为准。
2、施工合同与招标文件不一致怎么办? 这种不一致一般有三种可能:第一是招标文件有而施工合同没有的内容,此时应以招标文件中的有关内容为准其次是招标文件没有而施工合同有的内容,此时 应看该内容的性质而定,假设该内容严重违背了招标文件的主旨,那么该内容应确定为无效,其依据是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假设该内容没有违背招标文件的主旨,那么该内容应确定为有效第三是施工合同与招标文件都有的内容但不甚一致,此时其处理方法类似于其次种处境 3、标文件在合同文件的组成中位置? 如前所述,在合同文件的组成中最好明确加上“招标文件”一项,那么其概括位置应在何处呢?我们认为就合同范本中对合同文件组成的描述而言,招标文件应放在投标文件之后、合同专用条款之前,和其他合同文件如展现歧义时可参照上述两种冲突解决的观法处理,其余可遵循关于合同文件解释依次的一般规定 [备注] [1] 合同法第十五条要约邀请是梦想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 [2] 温世扬等《国家司法考试用书2022年版》第三卷P177 [3] 陈仕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