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叶圣陶简介.docx

38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20502053
  • 上传时间:2024-01-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3.75K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叶圣陶简介篇一: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简介 03121110 叶圣陶语文创新教育思想初探 叶圣陶(1894.10.28-1988.2.16) 叶圣陶原名时绍钩,生于江苏苏州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应聘到吴县用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1921年与郑振铎、茅盾等人组织发起文学研究会,并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上发表作品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1923-1930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1927年5月开始主编《小说月报》1930中转到开明书店当编辑抗日战争期间举家内迁,曾在乐山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到成都主持开明书店编务 1946年返回上海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出版总署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

      著作书目: 《隔膜》(短篇小说集)1922,商务 《雪朝》(新诗集)与周作人、朱自清等人合集,1922,商务 《火灾》(短篇小说集)1923,商务 《稻草人》(童话集)1923,商务 《剑鞘》(散文集)与俞平伯合著,1924,霜枫社 《线下》(短篇小说集)1925,商务 《城中》(短篇小说集)1926,上海文学周报社 《风浪》(儿童歌剧)1928,商务 《未厌集》(短篇小说集)1929,商务 《倪焕之长篇小说)1929,开明 《恳亲会》(戏剧)1930,小说月报社 《当代英雄的石像》(童话集)1931,开明 《脚步集》(散文集)1931,新中国书店 《三种船》(散文集)1925,生活 《未厌居习作》(散文集)1935,开明 《圣陶短篇小说集》1936,商务 《叶绍钧选集》1936,万象 《叶绍钧文选》1936,仿古书店 《四三集》(短篇小说集)1936,良友 《小白船》(童话集)1936,艺林书店 《叶绍钧代表作品选》1937,全球书店 《给战时少年》(散文集)1938,大路书店 《叶绍钧代表作》1941,三通书局 《遣愁集》(小说、诗歌集)1943,创作文艺社 《微波》(短篇小说集)1944,艺光出版社 《西川集》(散文集)1945,文光《绍钧杰作集》(短篇小说、散文集)1946,全球书店 《叶绍钧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49,全球书店 《怎样游戏》(儿童文学)1947,中华 《李太太的头发》(散文、短篇小说集)l947,博文书店 《叶圣陶文集》1948,春明 《皮包》(短篇小说集)1948,中华 《叶圣陶短篇小说集》 1954,人文 《叶圣陶童话选》 1956,少儿 《叶圣陶文集》(1一3卷)1958,人文 《叶圣陶选集》 1958,.新艺出版社 《叶圣陶选集》 1959,人文 《抗争》(短篇小说集)1959,人文 《箧存集》(诗集)1960,作家 《叶圣陶散文甲集》 1983,四川人民 《叶圣陶序跋集》 1983,三联 《我与四川》(散文、诗歌集)1984,四川人民 《叶圣陶散文乙集》 1984,三联 《稻草人》和其他童话 1984,少儿 《童话》1985年,新蕾出版社 《叶圣陶童话选》1986,吉林人民 《叶圣陶代表作》1987,黄河文艺 《叶圣陶集》(1-5卷)1988,江苏教育 叶圣陶这位二十世纪著名的文化大师,其文宗兼师宗的历史地位和杰出贡献为有识之士所共认。

      在其生前,茅盾发自内心地喊出“叶圣陶万岁”;在其身后,冰心由衷地称说“叶圣陶先生是一位永垂不朽的教育家”;我们的党与政府也给予崇高的评价,李岚清同志赞颂道:“叶圣陶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活动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主义建设时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中国.的典范,是风范永存的一代师表”在世纪之交,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走来,.号召进一步抓好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时候,我们重温叶圣陶先生的有关著作,深深体会到,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创新教育的思想它是时代的精华、民族的瑰宝,它是指导我们深入进行语文教育改革和创新教育的指针 叶圣陶的创新教育思想,从其形成的原由来看,首先,叶圣陶个人品格起决定作用;其次,深厚的民族优秀传统的渊源是不可少的前提;同时,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也决定了创新教育的不可或缺性叶至善先生认为,他父亲一辈子坚持批判传统弊端,不断改革创新,“困循保守,不符合我父亲的性格《父亲的希望》第146页)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专家顾黄初先生多次强调,在叶圣陶先生身上体现出的,“一种立足于我们优秀民族传统的创造精神,尤其可贵,尤其值得我们认真整理、总结和学习。

      顾黄初:《语文教育论稿》第484页) 的确,叶圣陶先生的一生是力主改革、反对因循守旧、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一生他说,“执一不二,光知守不知变,不求变,不善变,是极不适宜于做人之道的”《叶圣陶集》第11卷第294页,以下,凡引自本书者,只标卷数与页码)他还强调指出,“语文教学尤其要注意创造”,要“日新又日新”这完全是出于他的丰厚的学养和深刻的体验作为一个文学家兼教育家的叶圣陶,不仅有着“文学是人学”的理念.更有着“语文教育也是人学”的体会既然如此,文学和语文教学的共同点在于不能没有创新性,否则,文学就没有生命力,语文教学也就没有生气,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后来居上,有所发展特别是,对于教育,他有着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到中师、大学的全程性的实践,更使他有必须改革旧传统、实施创新教育的真切体验可以说,从他1922年在《新潮》发表的《小学国文教授诸问题》中提出“国文教授要有成功之望,先要教者将谬误的观念改正”,到1987年给罗店中学的信中向他们提出“顺着改革这条路子走下去,还要不断有所创新”(《父亲的希望》第151页)的殷切期望,创新教育这一思想是贯穿于他整个教育生涯和渗透于全部理论之中的 当然,叶圣陶先生的创新教育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对教育思想、体制、教材、方法等方面,更体现在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在对受教育者的培养目标上。

      说到底,创新教育要落实到“乐育全新一代人”(8 ~461)上面早在1934年,他就要求受教育者“以教育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11 ~66):1958年他明确提出“培养青少年的创造精神”,指出“在.主义建设的新时代,谁都需要有这种精神”(11 ~210);1983年又强调指出,“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11 ~294) 一 1923年,叶圣陶在《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中,开宗明义,把“使学生有自由发展思想的能力”作为第一项目的而且是把原本的“课程纲要”的“自由发表思想”改成“自由发展思想”的这一字之改,既体现了语文教育的本质特征,又反映了叶圣陶对思维训练的发现与重视而“自由发展思想”,就其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说,就是培养和发展每个学生的“创新思维”纵观叶圣陶的全部论著,不难看出,重视学生思想(即思维)训练和发展是一贯的是他继承“学思结合”的优秀传统和兼容杜威“训练思维”的先进教育思想,并付诸实践的产物早年,他在甪直的教育革新和《倪焕之》中艺术概括的“理想教育”,是一种“开源教育”所谓“开源”,就是开“智力之源”,就是开发创新思维之源 1919年在《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中,提出考察学生作文是否有进步的标准为“思想是否正确与完善,情感是否恳挚而缜密”。

      1922年明确认为,“教学童以国文,一方面在磨练情思,进于丰妙,他方面又在练习表出情思的方法,不至于有把捉不住的苦这两方面,前者为泉源,为根本,所以从事开浚和裁培,最为切要此后,他一直认为,语文教学,只有引导学生“磨练思想,培养情感”(13 ~22),才算探到了根本1942年他在《思想──语言──文字》中又说:“文字的依据既是语言,语言和思想又是二而一的东西,所以文字该和语言、思想一贯训练特别是50年代以后,他切实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对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提出了“语言是思想的定型”和“思维是语言的基础”等的创造性的看法这为他的“自由发展思想”的教学目的论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1984年,他总结似地说:“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想,训练语言”(17 ~406),并提出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并举”的原则现在还有一些教师,仅是孤立地进行语言训练,对于思维训练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年来,语文教学质量之所以不能令人满意,不能不说与之有关其实,离开了思维训练的语言训练是寡效的语文教学的创新思维训练,包括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两方面的训练,即智力的训练,其中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理解力、分析力、概括力、推理力、批判力和联想力、想象力等。

      就语文教学来说,听、说、读、写的训练必须以思维训练为基础,离开了思维的创造性,要想有听、说、读、写的创造性无异于缘木求鱼这里有一个足以证明的例子1978年,在叶圣陶、吕叔湘先生的倡议和指导下,人教社中语室对四川、福建两省作了调查,发现,语文教学质量令人堪忧,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的智力一般发展上存在着以下缺陷:观察和理解能力很差,分析和概括能力很差,思维和表达能力很差因此,呼吁,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应该“把语文之基本训练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联系起来《中学语文教学现状与设想》第140页) 二 在叶圣陶看来,目的及其实现的途径应该是一致的要在语文教育中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那么,在方法上,就应该摒弃传统语文教育中的流弊,特别是“老师讲,学生听”那种一味“灌”和“填”的做法殊不知,而任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的形成是离不开学生亲自实践的,听是听不来的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在思维实践的过程中来训练和发展思维叶圣陶极力反对把学生看作“空瓶子”,主张把学生看成“生活体”,要相信他们有主动学习、消化、吸收的需要和能力1977年,他给一位老师的信中说:“教学生我的想法是让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尽量少说这样看不对那样看才对的话,把学生的思想赶到死路上去。

      因此,他坚持强调,阅读教学要摒弃“逐字逐句”“教读”的方法,作文教学要避免机械模仿的做法对于老师来说,首先,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犹如给种子提供土壤、水分、空气、阳光、肥料那样,让它们自己生长、开花、结果具体地说,就是要采取“启发、诱导、熏陶”的方法,指导和帮助他们自学、自悟他对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启发式教学倍加赞赏,认为“孔子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再倡导“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25 ~20)很明显,只有老师“相机诱导”,才能使学生“运其才智”,“开领悟之源”又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