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快乐课堂导入语设计.docx
4页中学历史快乐课堂导入语设计 摘 要:成功的导入语,是课堂教学成功的良好开端根据多年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概述了几种类型的课堂导入语设计,并用实际教学片段进行了展示,对于构建中学历史快乐课堂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历史;快乐教育;快乐课堂;导入语设计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于19世纪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引导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最好的方法”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因此,为了提高历史快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导入语的设计不可小觑笔者在多年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下几种类型的导入语设计,并取得了一定的课堂教学实效 一、历史故事导入 由于历史故事情节较为生动,感性直接,针对性强,特别容易吸引学生,引发兴趣因此,在讲新课之前,用典型有趣的小故事导入新课,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片段: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通过“大禹治水”故事讲述,把学生吸引到故事中,进而提出两个问题:①你知道这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叫什么制度吗?②你知道他治水成功的方法是什么吗?学生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大禹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就会密切与教师互动,积极地阅读教材,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和体验。
二、历史图片导入 学生的历史学习是对历史的体验和探究的过程,用图片导入比较直观、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在体验的基础上就会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理解,认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学习对象 教学片段:甲午中日战争 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向学生展示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时的相关旧图片,学生看着一张张图片认识到清政府无奈卖国及日本飞扬跋扈的丑恶嘴脸接下来让学生联想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战败的屈辱、民族的血泪,铭记惨痛的教训这样的导入,以直观、明晰的历史表象冲击着学生的视角,学生与教师在情感上很快产生了共鸣,然后再通过教师的设问,加深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作好了铺垫 三、历史情景剧导入 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充当历史的“见证人”,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历史、感受历史、理解历史 教学片段:“百日维新” 在讲述《百日维新》时,我试验过请几位同学自编自演历史短剧,分别扮演康有为、李鸿章、翁同、荣禄的角色,来再现一下当年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的情景学生积极参与,角色转换,教师给予表扬,并亲切地问:从刚才四位同学表演的历史短剧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本教学片段,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充当历史的“当事人”,让他们去“导演”历史,借助于情景模拟,配以生动的语言,学生充当了历史的“主人”,其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得到了强化。
四、历史实物导入 触景生情,历史实物是反映一个历史时期人文和社会的一面镜子 教学片段:秦的统一 我在课堂上展示一枚秦朝的半两钱,请学生观察秦半两并思考以下问题:①它的形状是怎样的?②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形状设计?③钱面上的“半两”两字是什么字体?④你们还能告诉我哪些信息?比比谁最有历史的智慧 学生热烈讨论后,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本教学片段营造了一种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主动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既获得了知识,也感受到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 历史快乐课堂教学的导入,作为一门教学技巧,不能模式化,导入语的设计需要我们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历史知识水平、心理状态、教师的个人特点等方面综合考虑,创造性地加以选择,采用多样化的导入,要以兴趣为前提,灵活而不刻板,多样而不单一,只要学生感兴趣、有激情,就是有价值的导入 参考文献: 史俊杰.浅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导入语的设计.新课程,2012(10). (作者单位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十四中学)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