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统一试卷(验光员高级).doc
8页1一、单项选择(第 1 题 ~ 第 160 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 0.5分,满分 80 分 )1、 ()的态度是每个验光员应必备的A、消极 B、被动 C、积极主动 D、平淡2、0.52 毫米是用光学方法测量活体角膜()的正常值A、厚度 B、曲率 C、中央部厚度 D、周边部厚度3、晶状体宛如洋葱,由外向内分为囊膜、前囊下上皮、基质皮质层和() A、内层 B、核层 C、带状纤维层 D、径线纤维层4、用来计算柱面透镜上()的屈光力的公式为 F θ=F sin2θA、与垂直线成 θ 夹角方向上 B、与水平线成 θ 夹角方向上C、与轴向为 θ 夹角方向上 D、与最大屈光力方向 θ 夹角方向上5、10mm 为()静止时 正常值A、角膜前面 B、 后面 C、晶状体前面 D、6、1.35mm 是简化眼中,单一折射球面位于()的正常值 。
A、主点前 B、主点后 C、结点前 D、角膜后7、透镜是由()构成的透明介质A、两个反射面 B、三个反射面 C、一个折射面 D、两个折射面8、两个平面相交形成的三角形透明柱称( )A、凸透镜 B、凹透镜 C、透镜 D、棱镜9、光学树脂片表面进行缓冲膜处理来保持和增强其() A、透光率 B、折射率 C、抗冲击性 D、表面硬度10、两眼屈光度差别超过()为屈光参差的诊断依据A、1.00D B、2.00D C、-3.00D D、3.00D11、屈光参差的临床表现有() 、交替视力、单眼视力A、复合视力 B、混合视力 C、矫正视力 D、双眼视力12、用一个远用矫正和一个近用矫正两个部分组成的镜片为() 。
A、近用镜片 B、远用镜片 C、渐变镜片 D、双焦点镜片13、 ()位于晶体与视网膜之间A、房角 B、房水 C、虹膜 D、玻璃体14、角膜、房水()及玻璃体称为屈光介质A、角膜上皮 B、角膜内皮 C、晶休 D、视网膜15、虹膜炎所致的玻璃体混浊为() A、化学性 B、物理性 C、病理性 D、生理性16、在照明度逐渐减低的情部下,最后失去辨别()的能力A、红色 B、黄色 C、蓝色 D、绿色17、 ()感觉是视网膜病变的反应最灵敏的A、红黄 B、红蓝 C、黄蓝 D、红绿18、绿色与()盲是最常见的色觉障碍A、白色 B、黑色 C、黄色 D、红色19、 ()可导致后天色觉障碍。
A、视神经炎 B、玻璃体混浊 C、角膜白斑 D、晶体硬化20、色弱是指() A、不能区分颜色 B、不能辨别颜色 C、对颜色的辨别能力降低 D、对红、绿色辨别能力降低21、红色盲辨别()的能力的丧失A、红色与绿色 B、红色与黄色 C、红色与蓝色 D、红色22、绿色盲辨别()的能力的丧失A、红色与绿色 B、红色与黄色 C、红色与蓝色 D、绿色23、 ()者称为全色盲A、四色视 B、三色视 C、二色视 D、一色视24、 ()是先天性色觉障碍男女发病的比例A、1:2 B、1:5 C、2:1 D、5:125、完全反射光线的物体呈现() A、黑色 B、白色 C、绿色 D、黄色26、人眼的最小视角是由()决定的。
A、屈光 B、人眼所具有的最小分辨力C、角膜状况 D、晶体状况27、儿童视力表的视票为() 2A、标准的“E” B、较大的“E ” C、 “C” D、不同的图形28、 ()是在我国常用的视力检查距离A、20 厘米 B、50 厘米 C、70 厘米 D、33 厘米29、使用交叉柱镜比较前后两面清晰度是否相同时() A、两面一定要同样清楚 B、两面一定要同样模糊C、同样模糊与同样清楚均可 D、一面清楚一面模糊即可30、标准对数视力表中 1.0 相当于 5 分记录法中的() A、3..0 B、3.1 C、4.0 D、5.031、远近视力都大于 1.0 时眼的屈光状态大约为() A、正视眼 B、近视眼 C、远视眼 D、正视或轻度远视32、调节机理可分为() 。
A、病理性与生理性 B、物理性与生理性 C、病理性与物理性 D、生物性与生理性33、-3.00D 的人眼的远点在() A、30 米处 B、3 米处 C、0.33 米处 D、0.033 米处34、近视眼的远点与近点() A、均在眼球前方 B、均在眼球后方C、均在眼球前方,但相差 1 米 D、均在眼示前方,但相差 10 米35、40 岁的人调节幅度约为() A、5.0D B、50cm C、5m D、1m36、某人为正视眼,如近点为 20cm,那么他的调节范围为() A、10~20cm B、20~30cm C、20~∞cm D、0~ ∞cm37、如近视为 3.0D,远点在 33cm,近点在 8cm,那么他的调节程度为() A、9.5D B、9.0D C、8.5D D、8.0D38、近反射的三联运动是指() 。
A、调节、集合、瞳孔缩小 B、调节、集合、瞳孔开大C、调节、前移、瞳孔开大 D、调节、前移、瞳孔缩小39、如果要检测结果灵敏,那么应该选择交驻柱镜的度数为() A、±1.0D B、±0.75D C、±0.50D D、±0.25D40、如果矫正视力为 0.8,那么双眼平衡时应选择()那一行为视标A、0.2 B、0.5 C、0.6 D、1.041、平衡调试时如果不能棱镜分离,那么被检查者有()的可能A、水平斜视 B、垂直方向斜视 C、外直肌麻痹 D、内直肌麻痹42、 ()是双眼平衡的目的A、平衡双眼的度数 B、平衡双眼的视力 C、等同双眼的刺激 D、缩小双和的屈光差别43、 ()是双眼平衡的前提A、双眼雾视+1.00D B、雾视的视力达到 0.6~0.8C、双眼雾视+0.50D D、双眼雾视+0.75D44、双眼平衡时左眼棱镜底向下,那么右眼棱镜底() 。
A、向上 B、向下 C、向内 D、向外45、双眼平衡时如右眼较清楚,那么应() A、左眼加+0.25D B、右眼加+0.25D C、左眼加-0.25D D、右眼加-0.25D46、 ()是双眼不能平衡时采取的措施A、让弱势眼保持良好的视力 B、让优势眼保持较好的视力C、提高优势眼的镜度 D、提高弱势眼的镜度47、 ()可用来作老光镜片A、近视与远视镜片 B、只有远视镜片C、只有近视镜片 D、只有散光镜片48、 ()是确定渐进镜片远用屈光度的原则A、远视度数控制在+3.0D 以内 B、远视度数控制在+5.0D 以内C、远视能深则深 D、远视能浅则浅49、柱镜轴位在 75o 时,则其屈光力在() A、15 o B、125 o C、90 o D、165 o50、 ()测量调节幅度时,最后被检者所添加的负镜度总和就是调节幅度。
A、负镜法 B、正镜法 C、推进法 D、托后法51、渐变镜加光的量越大() A、远用区越大 B、近用区越大 C、棱镜越大 D、每侧像差越大352、老视验配是以()为基础的A、矫正视力达到 0.8 B、远用屈光状态的矫正 C、近用屈光状态的矫正 D、矫正视力达到 1.053、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在( )以后才开始出现老视A、60 岁 B、50 岁 C、40 岁 D、30 岁54、 ()一般不会发生在老视眼上A、调节滞后更明显 B、调节幅度下降C、远视力下降 D、近视力下降55、渐变镜片基本上可分为() A、视远、近区及渐变区 B、视远区及视近区C、渐变区及视远视近区 D、减薄镜片的厚度56、渐变镜加棱镜是为了() 。
A、增加镜片的厚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