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音版 高中 《红梅赞》歌剧《江姐》咏叹调 课件(8张PPT).pptx
8页红梅赞 歌剧江姐咏叹调梅花精神 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 有人认为,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全国上至显达,下至布衣,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国人赏花,不仅欣赏花的外表,更欣花中蕴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将小说红岩中有关江姐的故事搬上歌剧舞台,这就是歌剧江姐 此剧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而歌曲红梅赞则是歌剧中第一场的唱段,也是贯穿全剧的主题歌这就是歌剧江姐中歌曲红梅赞的由来 江姐是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的爱称,曾用名江志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重庆军统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但江姐仍坚贞不屈,并领导狱中的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的斗争,同志们习惯称她江姐,以表敬爱之情。
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务秘密枪杀,然后被用镪水毁尸灭迹,时年29岁江姐的故事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红梅赞听完后,请同学们向大家表达一下你的感受歌曲欣赏音乐特色 歌剧江姐在中国歌剧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在音乐创作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主题曲红梅赞贯穿全剧始终,此外,对中国戏曲音乐素材的借鉴与创意也是它的一大特色 江姐这部歌剧采用了大量独具风格的伴唱,即吸收借鉴了川剧高腔中最具特色的帮腔帮腔即伴唱,是川剧高腔的特色,它可以多视角的揭示人物情绪与心态,并能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指责、建议、提醒剧中人它还可以把人物意外之意加以夸大,画龙点睛的把人物不便表露的东西显示出来,从而造成强烈的戏剧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