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苏边境冲突2.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29857712
  • 上传时间:2024-01-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苏边境冲突(二)珍宝岛反击战在3月2日的战斗中,中方参战人员估计苏联边防军死伤共60余人(据苏联官方公布的数字苏军死亡31人)中国军人阵亡17人,负伤35人,并有1名通讯员失踪中国边防部队在战斗结束后即带着伤亡人员从岛上撤回,苏联边防军随后派人登岛,将苏方伤亡人员运回己方一侧3月2日的珍宝岛战斗,是中苏两国之间的第一次边境战斗苏联方面在同年3月29日的政府声明和后来发布的消息中,都把中国方面的反击歪曲为已有准备的“突然开火”和伏击,这不合乎事实从纯军事的角度看,这次冲突对中方来说只是一次虽已有准备却不由自己掌握主动的遭遇战斗从中苏两国关系的大局看,这次流血武装冲突的出现,大大伤害了原先十分友好的两个国家的感情苏联领导人从其长期对邻国所持的傲慢的沙文主义态度出发,决定以军事力量来扩大事端,使两国边界的武装冲突又继续扩大3月2日珍宝岛战斗结束后,苏联军队在远东方向进入了临战戒备状态苏军多次派出配备有装甲车的武装部队越过乌苏里江上封冻的冰面,于3月4日、5日、7日、10日、11日、12日和14日登上珍宝岛中央军委在珍宝岛战斗结束后要求当地部队以不示弱的态度继续上岛巡逻,中方部队几次上岛都未与苏军遭遇,所以没有发生冲突。

      这一时期中国方面根据情况判断,对面苏军已调来1个摩托化步兵团和大批炮兵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沈阳军区决定加强边防部队的力量,特别着重准备在珍宝岛和七里沁岛进行反击入侵的准备军区前指的作战计划是,若苏军向一岛进犯则一岛打,若向两岛进犯则两岛一齐打当时在两国发生冲突的珍宝岛地区,双方兵力相差不多,然而中国军队只有徒步的步兵和部分炮、工兵,既无坦克、装甲车也无空军支援;苏军步兵则全部摩托化,不仅有占优势的炮兵,还有大量坦克、装甲车及空军飞机和直升机可直接用于支援作战,因而在技术装备、火力上居于绝对优势尽管中国方面的军力在边境冲突地区处于劣势,但是中共中央、毛泽东进行边防斗争的决心却坚定不移当时“九大”即将召开,根据中共中央的安排,全国开展了声讨“苏修”入侵的群众性示威活动,参加者据当时宣称有1.5亿人以上中苏边境、中蒙边界附近的人民解放军部队和民兵,也进入了战备状态鉴于苏军装甲车辆不断进入珍宝岛活动,3月14日深夜中国军队派出1个步兵班进入珍宝岛警戒,掩护工兵在乌苏里江的江叉上埋设反坦克地雷3月15日4时,苏军装甲车6辆乘天亮前的黑暗掩护步兵60余人进入珍宝岛北端,潜伏在丛林中,有偷袭中国登岛部队的迹象。

      这一情况被中国部队发现后,经上级决定,中国边防部队再次进行了自卫反击,双方就此于3月15日进行了一场更为激烈的战斗3月15日早晨,虎饶前指命令第23军第73师217团1营营长冷鹏飞率领一个排、边防站站长孙玉国率领一个班于7时40分登上珍宝岛部队上岛后,即于8时2分与岛上的苏军潜伏人员发生火力接触激战一个多小时后,苏军的装甲车和步兵撤回对岸,第一次战斗结束当天9时46分,苏联空军以3架飞机向珍宝岛地区俯冲,进行威胁,随即苏军又以坦克6辆、装甲车5辆分两路向珍宝岛上的中国军队实施攻击,并以4辆坦克沿着冰面向珍宝岛南侧江叉运动,企图从后方迂回攻击岛上的中国军队这时中国军队的一个无后座力炮班刚刚登岛,迅即在江边架炮向苏军坦克射击苏军坦克遭射击后队形混乱,1辆坦克驶入雷区被炸毁,其余3辆慌忙逃回对岸11时以后,中国守岛分队在岸上掩护分队的火力支援下,顽强抗击苏军的冲击然而中国军队使用的75毫米无后座力炮和40毫米火箭筒都系四十年代设计,破甲能力低,因而只击毁装甲车2辆,未能击毁坦克战斗中营长冷鹏飞负伤,孙玉国接替指挥苏军在遭到顽强抵抗后,于中午12时以后撤回己岸,第二次战斗就此结束当天下午12时50分,苏军又以大口径火炮、坦克炮向珍宝岛及江岸中国一侧的防御阵地、公司边防站和后方桥梁猛烈射击,火力正面达10公里,纵深达7公里。

      在持续2小时的炮击后,15时13分,苏军又出动坦克10辆、装甲车14辆和步兵约100人,向珍宝岛上发起第三次攻击岛上的中国边防分队以近战开火的方式,用无后座力炮、火箭筒在几十米、十几米的距离上开火,一再打退了苏军的冲击15时30分以后,在中国江岸一侧的中国炮兵群加入战斗,以火力急袭给岛上苏军和苏方岸上的指挥机构以突然打击,击毙了苏军指挥官上校边防总队长列昂诺夫下午17时以后,天色转黑,苏军从珍宝岛上全部撤出,第三次战斗也就此结束1969年3月15日珍宝岛上的战斗,是中苏边界冲突中最激烈的一次战斗当天苏军共出动坦克、装甲车50辆以上,向中国领土发炮1万多发,并出动了飞机36架次(未投弹)中国方面仅以步兵和炮兵协同,以顽强的战斗精神,打退了苏军三次攻击,共击毁坦克2辆、装甲车7辆,估计苏军死伤在140人左右(其中死亡约60人)中国方面在当天的战斗中表现出较高的战斗技巧,伤亡仅有39人(亡12人,伤27人) 3月16日苏军出动人员和车辆登上珍宝岛,拖回前一天战斗中遗弃在岛上的尸体和被击毁的车辆17日,苏联边防军再次出动坦克5辆、步兵70余人,在炮火掩护下又进入珍宝岛,在岛上大量埋设防步兵地雷,并企图将珍宝岛和中国江岸之间江叉上被地雷炸毁的T62坦克拖回。

      中国江岸一侧的炮兵群猛烈开火后,苏军急忙从岛上撤走后来,苏军向这辆坦克发射大量炮弹,企图将其炸毁然而苏军的炮弹落到这辆坦克周围后,即将冰面炸裂,坦克沉入江中5月2日中国海军潜水员和黑龙江省有关部门在民兵配合下将这辆坦克捞出,以后送往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国边防部队在严寒条件下,面对苏军的先进坦克、装甲战车,毫不畏惧,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采取灵活的战术,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作战中,人民群众积极支前,保证了反击作战的胜利为了表彰黑龙江边防部队的英雄事迹,中央军委于7月30日发布命令,授予孙玉国、杜永春、华玉杰、周登国、冷鹏飞、孙征民、杨林、陈绍光、王庆荣、于庆阳等10名官兵以“战斗英雄”称号,给边防部队侦察连、一连和公司边防站等10个单位各记一等功一次铁克列提事件苏联在珍宝岛反击战之后,企图寻求报复,将反攻的目标放在了新疆的铁克列提地区1969年8月9日,我军一名战士遭袭牺牲, 1969年8月10日凌晨,发现我方一名战士被袭牺牲后,北疆军区的副司令员当即赶到事发地点,塔城军分区政委随汇报最近对面苏军调动频繁,夜间可听到坦克的轰鸣声。

      副司令员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给新疆军区司令部   8月11日,我方在双方经常会晤的巴克图(边防团驻地)哨所悬挂红旗,这是邀请对方长官过来会谈的约定信号然而,红旗悬挂了一天,苏军边防站的上校、中校谁也没有露面   8月12日,新疆军区作战部长接到塔城军分区再次来电,认为苏军行动反常,马上报告给龙书金龙书金弃置一旁,没有答复   当晚,塔城军分区政委又直报新疆军区作战值班室,报告对面苏军可能有重大的行动请示第二天的例行巡逻可否取消   值班参谋回答:军区首长已接到你们的报告,但对取消例行巡逻一事没有明确指示   8月13日上午8时,按照常规,铁列克提边防站的79名官兵及赶来的一名八一厂摄影记者,全员行动执行例行巡逻任务出发前,该塔城军分区政委特伫立在一个高地上,目送巡逻队向10公里外的大独立石处出发   至目的地后,见远处苏军百余人已向我方赶来,我方即留下一名当通信员的小战士在大独立石处做饭,全部赶往1.5公里的战壕作战斗准备   开始时他们并没有占到便宜,反被我打了回去,并一次次如此至中午以后,情况变化,苏军由百余人逐渐增加到300人,甚至过来6辆坦克,还有两架直升飞机   战斗打响后,前沿和军分区、北疆军区的电报一刻未停。

      是打?是撤?是增援?军情火急,只待军区首长发令我们的龙司令员就在会议桌前,会议立即散了他老人家呆坐一天,铃一刻未断,他一声没吭……   前方,站长明知电台无指令,只能高喊:“坚决顶住!大部队两小时内赶到……一小时内赶到……半小时内赶到……10分钟内赶到……5分钟内赶到……”   血腥的场面可想而知到最后,我们的记者把胶片全部拉出报废,摔烂机器,捡过冲锋枪猛烈射击……打到夕阳时,枪杀声停了,血染的云霞为之哀痛……   那名在远处做饭的小战士成了俘虏   更残忍的场面出现了,他们把79具遗体拉到一起,几具火焰喷射器一齐对着……  我们的小战士受到了火煎的摧残,他们给他打上麻药,变成了木头人,在莫斯科的大街上游街几天,任凭狂人的唾骂砸脸……经过周总理的数次抗议,一月后被他们扔在那块独立石旁边,总理立即叫人把他接到北京,可他一句话都不会说…… 中苏核讹诈铁克列提事件之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有鉴于,在常规战争中,无法对中国保持优势,企图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在勒令苏军做好准备工作的同时,寻求美国的支持8月28日深夜,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接到了勃列日涅夫的密令:“为了我国和美国共同的战略利益,我军大本营准备对中国的重要军事目标进行一次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解除中国的核武器。

      请你秘密地征询一下美国当政者的意见,最好能和尼克松总统或者基辛格博士个别面谈我们只攻击军事目标,不会伤及无辜生命,而且我们释放的当量会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不会造成环球大气污染,也不会对地球的生态平衡有很大的破坏 放下热线后,多勃雷宁立即抓起另一部,拨通了基辛格的号码 那头的基辛格远没苏联人那么激动,慢条斯理地答复说:“请耐心等待,我们需要慎重研究 尼克松得知苏联要对中国动用核武器的消息后,从他的立场考虑,觉得西方国家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苏联从历史上看,中国还没有过扩张和侵略的记录而西方的战略利益还离不开一个强大中国的存在 尼克松在同他的高级内阁成员紧急磋商后,取得了一些共识:首先,如果美国持反对意见,苏联一般不会轻易动用核武器它胆敢这样做,将违反美苏间的协定,也不符合国际宪章而美国反对的理由可以列出许多,但最好强调美国的利益,而不涉及中国因为过多的涉及,将直接影响美苏关系,使缓和局面彻底毁掉;同时,也会伤害到中国的尊严 再者,应该设法将苏联的意图尽快传递到中国,使他们有所准备,制定必要的应变措施 这最后一条将博学的基辛格难住了因为美国与中国没有外交关系,双方积怨甚深,直接告诉中国,一来缺少合适的渠道,二来也可能会引起中国领导人的误解,以为美国在耍什么花招。

      还是尼克松想出的办法好:把消息透露给某家报纸的记者,让他们捅出去这样即使勃列日涅夫看到了,他也只能干瞪眼 8月28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则震动世界的消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文中说:“据可靠消息,苏联欲动用中程巡航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中国的重要军事基地———酒泉、西昌导弹发射基地及北京、长春、鞍山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 仿佛这个核弹头已在世界爆炸,它的冲击波迷漫在每一个关心时局的人们的心头,世界为之恐慌,目光都聚集到中苏边境两边高高翘起的导弹发射架上而此时的莫斯科似乎比北京还要震怒:他们企盼着美国发来支持电,却等来了美国人的公开泄密勃列日涅夫暴跳如雷,大骂美国人的出卖和愚弄 美国人照样我行我素基辛格向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正式阐明了美国政府对此事的立场:中国的利益同美国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对于苏联的行动,美国不能坐视不管战争一旦爆发,美国会认为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美国将对苏联采取同样的行动苏联对中国的核打击,必将招致中国方面的报复核战争所产生的污染会直接威胁到美国在亚洲驻扎的数十万军人的安危,并会使全球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这是美国不能容忍的。

      消息传到北京,周恩来立即与几个老帅开会分析这则消息的可靠性并商议对策几位老帅都认为,苏联要打核战争,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因为他们的常规武器用于和中国打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