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课题1_分子和原子教案(第一课时)陈洁.doc
4页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授课教师:陈洁 授课班级:九年级一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探究分子的性质3)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2)通过对微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1.从宏观现象,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和与原子的概念2.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教学难点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演示实验→得出结论→活动探究→学生讨论→总结归纳教具准备课件、品红,水、烧杯、三个相同的小烧杯、一个大烧杯、量筒、蒸馏水、酚酞试液、浓氨水、酒精、水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创设问题情境]展示多媒体图片1.盛放在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这是为什么?2.为什么走到花园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的香气?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其实,这些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由于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
并用这一没想来解释上述问题那么,事实是不是如此呢?这些微小粒子到底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习的分子和原子 [过渡]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分子的存在一、分子的存在[过渡]请大家仔细观察以下实验……[实验]向盛行水的小烧杯小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注意]品红的量一定要少品红的扩散现象极易观察,但从放入水中到扩散均匀需时间较长可以留一两份让学生在课外继续观察用温水做这个实验,时间可缩短[可观察到的现象]品红在水中迅速扩散,但较长时间后才扩散均匀[提问]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呢?(提示学生用科学家提出的设想解释)[回答)如果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粒子组成的,那么品红也不例外,组成品红的微小粒子向水小运动,就出现了品红向水中扩散的现象[讲解]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巳证明,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走原子[多媒体]展示图片[说明]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图像鲜明地显示了苯分子的六元环结构是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常温下以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手段,通过用探针拔出硅晶体表面的硅原子的方法,在硅晶体表面形成的图形。
[总结]这两幅图说明了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从而也证实了科学家的设想分子是真实存在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引申]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非金属固体、稀有气体[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分子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它有哪些特点呢?[板书]2.分子的特点[总结]用肉眼和普通的显微镜都不能观察到分子,必须用比较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可见分子是一种非常小的粒子如果拿水分子跟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跟地球相 比一样[提问]分子这么小,有没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呢?[回答]经过预习可知,分子尽管很小,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例如: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以20滴水为1 mL计算)这个数字有多大呢?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可见分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质量很小,体积很小[小结](1)质量很小,体积很小[过渡]你想知道更多的有关分子的知识吗?那么,就请大家按以下建议进行实验[活动与探究]已知酚酞和氨气都足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1.取一烧杯,注入约20 mL蒸馏水,然后加入5~6滴酚酞试液,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引图所示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演示,教师指导][实验1的结论]溶液为无色说明:酚酞本身是一种无色溶液,把酚酞加入蒸馏水中,只是对酚酞进行了稀释,所以溶液仍为无色[实验2的结论]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不变色,遇碱显红色,浓氨水显碱性,所以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实验3的结论]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而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仍为无色[提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回答]分子的运动C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了烧杯A中的酚酞分子中,所以A溶液变为红色;而烧杯B位于大烧杯外,没有氨分子进入,所以溶液仍为无色[教师]这位同学的回答十分准确其实利用他刚才所说的分子运动的观点也可以解释我们本节课开始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同学回答[回答]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是由于水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受热减少得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补充]确实分子在不停地进行着运动,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能量越大,运动速率越快这也是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燥得快的原因2.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花的香气分子或酒的香气分子运动到了人的鼻子周围,所以人就闻到了花或酒的香气3.水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所以衣服会变干经太阳晒,温度较高,分子运动较快,所以湿衣服会干得快 [总结]以上这些问题都说明了分子的同一个特点;处于永恒运动之中这也是物理上讲过的“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小结](2)分子在不断运动[提问]我们知道,物质存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学生讨论、交流)……[过渡]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请学生分别取5 mL水与5 mL酒精,把它们相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10 mL?[学生活动,教师指导][总结、思考、讨论][请学生代表陈述结论]把5 mL水和5mL酒精混合后,所得溶液体积不等于10 mL,而是小于10 mL[追问]原因呢?[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分子之间有间隔当把5 mL水和5 mL酒精混合后,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所得溶液的总体积会小于10 mL。
[过渡]知道了这一原因,请同学们利用这一观点来解释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为什么物质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为什么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回答]1.分子之间有间隔,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就是因为它们分子问的间隔不同的缘故气态间隔最大,固态间隔最小,液态时居中,所以物质一般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2.物质存在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与温度有关,受热时间隔胀大遇冷时间隔缩小,所以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现象[补充]夏天自行车的气不应打得太足,铁路上的铁轨之间应稍留些空隙都是这个原因[总结]可见分子还具有一个特点,即分子之间有间隔[小结](3)分子之间有间隔[总结]通过本节课我们知道,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这些粒子我们用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先进的科学仪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分子具有三个特点:①体积很小、质量很小;②处于永恒运动之中;③分子之间有间隔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练习]当堂练习、能力提升、中考链接(见多媒体课件)[布置作业]课后习题1、2题:点拨训练:课堂练习家庭作业:亲自做一做家庭小实验;1+1是否一定等于2,将1体积黄豆和1体积绿豆混合,所得体积是否等于这两体积之和?板书设计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分子的存在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1)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2)分子处于永恒运动之中3)分子之间有间隔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教学反思:这一节教学内容几乎是全新的,是学生从未接触甚至是无法想象的内容,从教学要求来看,只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就可以了,明确了本节教学任务后,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勿任意“拔高”这节的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为主,在教学过程中督促学生积极参与、相互配合,积极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意适当板书以强调重点,还有对后进生的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