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一讲纪录片的发展历程.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天****步
  • 文档编号:300040357
  • 上传时间:2022-05-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5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一讲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第一讲:纪录片的进展历程 一、 诞生:与电影同步 电影一展现就显示了它的纪录功能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影片是纪录片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卡普辛大道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厅内正式公映的由L卢米埃尔摄制的《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婴儿的午餐》等12部测验性的影片,都是纪录真实生活景象的从19世纪的结果几年起,电影开头用于新闻题材的报导;俄国的沙皇加冕、英国的英王亲临奥林匹克开幕式、西班牙的斗牛、澳大利亚的竞走等新闻事情,都搬上了银幕,成为初期纪录电影的主要题材 二、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 1923年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的公映,标志着纪录电影在艺术创作上进入了一个新的进展阶段这部影片纪录了一个爱斯基摩人和他的家庭在冰冻的北方为谋求生存的一天的斗争生活与观众见面的影片是其次次拍摄的1913年弗拉哈迪随一个探险队到加拿大北方去探矿他用摄影机客观地纪录了居住在那里的爱斯基摩人的生活这一次所拍的3万英尺底片后来全部在火灾中烧毁了后来他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再去举行拍摄。

      这次他吸收了当地的一些爱斯基摩人加入拍摄工作有些镜头是用故事片的方法拍摄的如爱斯基摩人居住的冰房子是根据拍电影的需要建立的、猎取海豹的活动也是组织拍摄的,但影片反映的人物和生活场景都是真实的由于这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纪录像片,弗拉哈迪被称作为“纪录电影之父” 三、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 苏联十月革命后,列宁特别重视新闻片和纪录片的宣传激励和新闻传播的作用由维尔托夫主编的系列影片《电影真理报》广泛发行影片的素材是由摄影师分别在战役前线和后面各地拍摄的,然后由导演集中起来,举行编辑,加上字幕,成为新闻主题有些新闻主题以后又根据新的构思汇编成篇幅较长的纪录像片,如《国内战役》、《前进吧,苏维埃》、《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等摄影师们把摄影机的镜头看作电影的“眼睛”,认为“电影的眼睛”比人眼更完善,更具有分析力被称作“电影眼睛派”的这些纪录电影艺术家认为:为了达成现实意义的效果,搜集到的现实的片断,务必有真实的根基他们经常带着摄影机到市场、工厂、学校、小酒馆或是街道上,遇到适合的素材就拍下来事先也不征得被拍者的同意,也不要求被拍者的表演,找一个可以隐秘摄影机的地方,就举行拍摄。

      然后再经过剪辑,把混乱的视觉现象变得条理清晰 四、格里尔逊与英国纪录片运动 1920~1930年头,美国电影进入全盛时期,好莱坞在摄影棚里制造出来的脱离现实的梦幻似的电影流行一时,为了抗拒这种影响,在英国展现了以约翰·格里尔逊为代表的纪录电影运动他们全力摆脱电影商业化的影响,强调电影的社会意义不回避不掩饰广泛社会生活中的冲突和问题,面对现实,积极发挥纪录电影直接反映生活的潜力在艺术上通过画面造型以及音乐、阐明的合作,实现对于美和诗意的追求这个时期展现了一批优良的纪录电影艺术家和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约翰·格里尔逊的《飘网渔船》,P·罗沙的《交接点》、《船坞》、H·E·安斯戴与A·艾尔顿的《住房问题》,W·鲁特曼的《柏林──大城市交响乐》,伊文思的《博里纳日》,B·瑞特的《锡兰之歌》等他们不掩饰这些作品是为了宣传约翰·格里尔逊公开宣称:“我把电影院看成一个讲坛,并以一个宣传家的身份来利用它 五、伊文思与中国早期纪录片 荷兰的伊文思深入比利时的矿区去拍摄支持工人运动的影片,到苏联去拍摄该国的社会主义创办,在反法西斯战役中他和大量电影工一起,拿加入了战斗。

      起初伊文思到达了西班牙战役前线,在那里拍摄了《西班牙的土地》;以后又到了中国,在抗战中拍摄了《四万万人民》 — 3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