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案】八下第六单元教案:唐诗二首.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z****q
  • 文档编号:392317931
  • 上传时间:2024-02-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4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 题24.唐诗二首课型教读课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2.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3.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教学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教学难点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教学方法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教学准备1. 学生课前搜集杜甫的相关资料2.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主备教师使用教师教学时间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一生中,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二、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教师范读演示文稿1,音效,配乐)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然后概括每一节的内容  3.研读第一节  第一节写什么内容?(生答)能否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秋风破屋)  这节中,你认为哪一词用得比较好?理由是什么?(怒,卷,飞……)指名朗读第一节,师生评议  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痛惜)你能把诗人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生齐读)  4.研读第二节  指名朗读第二节这节写了什么内容?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群童抱茅)  你认为群童抱茅的原因是什么?(修自家房屋,烧火,铺床……)  “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叹息的是什么?(叹息自己遭天灾人欺,更叹息民不聊生,人情冷漠  (提示:“不为困穷宁有此?”--《又呈吴郎》;“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陕西民歌:“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  (课堂上来不及提这些了,关于叹息什么,只以“诗人究竟叹息什么,读完全诗,大家自然会有全面的理解”带过。

        5.齐读第三节长夜”仅指诗人笔下这凄风苦雨的秋夜吗?(“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  请概括这节内容长夜沾湿、长夜难眠)  诗的前三节写出了诗人的不幸遭遇和沉重悲苦的心情,让我们再齐读前三节,体会诗人的感情生齐读)  6.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  7.而诗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请同学们朗读诗的最后一节  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忧国忧民)  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杜甫的这首诗之所以光焰万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  (*可选环节:请同学们带着对这首诗的新的理解,饱含感情地朗诵全诗三、拓展训练  读诗,就是读作者的人,读作者的心读作者的思想,读作者的人格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

      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演示文稿:杜甫像)四、小结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五、作业背诵这首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卖炭翁》一、情境导入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卖炭翁》。

      二、预习先知1.走近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的主张现存诗3000多首,由《白氏长庆集》2.简介写作背景,了解宫市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三、字词积累1.给加点字注音 辗冰辙 翩翩两骑 口称敕2.重点词语:薪:柴 辗:通“碾”,轧 骑:骑马的人 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叱:吆喝 直:通“值”,价格四、初读古诗 (1)范读诗歌并指导学生自由读两遍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3)借助注释疏通诗意,小组之间互相合作交流完成五、悟读品味1.诗歌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被宫使用半匹红绡一丈绫掠夺一空2.全诗围绕卖炭翁卖炭,写了哪几个层次的内容?烧炭,运炭,卖炭(炭被掠夺)3.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卖炭翁,宫使(黄衣使者白衫儿)4.在诗中标划出描写人物的具体语句,并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可以是人物描写,可以是修辞方法,可以是词语运用……)谈谈你最欣赏哪句话?为什么?指导:抓住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分析,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语5.通过这两种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诗用卖炭翁艰难谋生但横遭掠夺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宫市”、封建统治阶级对百姓的残酷剥削,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希望得到皇帝的注意6.本诗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请找出文中有哪几处对比?并谈谈它的作用是什么? 诗中将卖炭翁的悲愤无助与宫使太监的骄横无礼对比,将伐薪烧炭的艰辛不易与宫使巧取豪夺对比,揭露了宫市掠夺的残酷,以及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不幸六、精读积累 1. 背诵默写全诗 2.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用原文语句填空1)勾画卖炭翁的肖像,表现烧炭生活艰辛、痛苦的诗句是: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2)揭示卖炭翁的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3)极言抢占卖炭时机、急切卖炭的诗句是: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4)描写宫使的嚣张气焰,直接掠夺的诗句是: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七、美读运用 从南山中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敕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

      那么,当卖炭翁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又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样过法呢?请大家想象一下八、小结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一诗节写卖炭翁老人的贫穷艰辛,后一诗节写宫使的公开掠夺,在对比中揭露了宫市个黑暗,在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九、作业布置1.用自己的话把卖炭翁的故事讲给同伴听一个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里一年到头地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十个指头却像乌炭一样黑卖了炭得到一点钱,拿来做什么用呢?只不过是为了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饭食可怜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但他却担心炭价太低,只盼望天气更加寒冷……2.展开想象进行续写从南山中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敕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又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样过法呢?请大家想象一下,口头叙述板书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风破屋—痛惜现实 群童抱茅—痛心 自 己屋漏无干—痛苦 推己及人 关心民生 忧国忧民理想:祈求广厦—忧国忧民 天下寒士卖炭翁 白居易 讽喻诗、叙事诗 烧炭——运炭——抢炭 外貌描写:艰苦、可怜 半匹红纱一丈绫——一车炭,千余斤 强烈反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2026学年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跨学科实践活动4.pptx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课题水的组成.pptx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pptx 2025届福建省中考化学试题泉州答题情况分析及教学策略(市学科会讲座).ppt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7.2《践行平等》教学课件.pptx Unit 2 School life Integration 课件-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pptx Unit 2 School life Welcome to the Unit 课件-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pptx Unit 1 Friendship (Reading) 课件(一)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河北大学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第11课 构成网络的基本要素》精品教案.doc 统编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精品课件5.pptx 统编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带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pptx 湖南文艺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第四课《雪花》精品课件.ppt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实数运算中常见的数学思想》专题课件.ppt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精品课件:二、 变阻器.ppt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精品课件:四、电压和电压表.pptx 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六章精品课件:第5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调光台灯.ppt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14.3.3 实数的大小比较 能力提升精练.ppt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学习项目一《1 原位和弦的构成与变体》精品课件.pptx Unit 2 School life W power) 课件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pptx Unit 1 Friendship (Welcome to the unit)课件(二)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