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诗人綦毋潜诗词代表作.docx
2页素毋潜(生卒年不详),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 约开元十四年(约726年)前后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右拾遗, 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禁毋潜才名盛于当时, 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顽、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 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 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 泛假设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禁毋潜是唐代江西最有名的诗人前人对他的评价较高:“盛唐时,江右诗 人惟潜最着”、“清回拨俗处,故是摩诘一路人:说明他的诗风接近王维唐代诗人衰毋潜诗词代表作:《送宋秀才》冠古积荣盛,当时数戟门旧交丞相子,继世五侯孙长剑倚天外,短书盈万言秋风一送别,江上黯消魂《宿太平观》夕到玉京寝,直冥云汉低魂交仙室蝶,曙听羽人鸡 滴沥花上露,清泠松下溪明当访真隐,挥手入无倪《题灵隐寺山顶禅院》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昏《假设耶溪逢孔九》相逢此溪曲,胜托在烟霞潭影竹间动,岩阴檐外斜人言上皇代,犬吠武陵家。
借问淹留日,春风满假设耶《茅山洞口》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 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过融上人兰假设》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翻译]七言绝句诗篇幅短小,要求作者笔墨精炼这首诗四句二十八个字, 无一句、一字是多余的摄取的景物虽不多,却显得丰富多彩《经陆补阙隐居》不敢要君征亦起,致君全得似唐虞说言昨叹离天听,新象今闻入县图 琴锁坏窗风自响,鹤归乔木隐难呼学书弟子何人在,点检犹存谏草无《登天竺寺》郡有化城最,西穷叠嶂深松门当涧口,石路在峰心幽见夕阳霁,高逢暮雨阴 佛身瞻绢发,宝地践黄金云向竹溪尽,月从花洞临因物成真悟,遗世在兹岑《题鹤林寺》道林隐形胜,向背临层霄松覆山殿冷,花藏溪路遥珊珊宝幡挂,焰焰明灯烧 迟日半空谷,春风连上潮少凭水木兴,暂令身心调愿谢携手客,兹山禅诵饶《题栖霞寺》南山势回合,灵境依此住殿转云崖阴,僧探石泉度龙蛇争翕习,神鬼皆密护 万壑奔道场,群峰向双树天花飞不着,水月白成路今日观身我,归心复何处《春泛假设耶溪》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翻译】归隐之心长期以来不曾中断,此次泛舟随遇而安任其自然阵阵晚风吹着小舟轻 轻荡漾,一路春花撒到了溪口的两边黄昏时分船儿转出西山幽谷,隔山望见了 南斗明亮的闪光水潭烟雾升腾一片白白茫茫,岸树明月往后与船行走逆向人 间世情多么繁复多么茫然,愿作渔翁持竿垂钓在此溪旁《宿龙兴寺》香刹夜忘归,松清古殿扉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白日传心净,青莲喻法微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翻译】游到香刹龙兴寺,所见的美景令我忘了回去的时辰,于是只得寄宿一夜,夜色中, 大殿高高的门扉上映出了古松清晰的影子方丈的禅室里灯火通明,几个晚课的 僧人正在拨动着念珠诵经白天这些僧人会向香客们布道,就是说明佛教宗义, 师傅们好像口吐莲花,将佛法的精神解释得高深广大这时候殿外会停留一些鸟 雀,殿内的法事并不会惊扰它们的自由飞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