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完整word版)《醉翁亭记》中考复习练习及参考答案.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25589080
  • 上传时间:2023-05-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醉翁亭记》中考复习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2)醉翁之意不在酒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4)临溪而渔 ( )  (5)杂然而前陈者 ( ) (6)苍颜白发 ( )  (7)太守谓谁 ( ) (8)环滁皆山也 ( )  (9)林壑尤美( ) (10)山行六七里( )  (11)饮少辄醉( ) (12)颓然乎其间者()  (13)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4)树林阴翳( )  (15)翼然临于泉上者( ) (16)觥筹交错( )  (17)名之者谁( ) (18)云归而岩穴暝()  (19)至于负者歌于滁() (20)野芳发而幽香()  (21)弈者胜() (22)晦明变化者()  (23)觥筹交错() (24)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6)临溪而渔()  二、判断选择    1下列词语中的“错”字与“觥筹交错”中的“错”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错愕良久 B铸成大错 C承蒙错爱 D错落有致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名之者谁 名:命名 B.得之心而寓之酒 寓:寄托  C.佳木秀而繁阴 秀:繁茂 D.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乐:快乐  3。

      下列句子    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已而夕阳/在山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庐陵/欧阳修也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5)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6)野芳发而幽香  (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8)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9)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四、内容理解    1本文作者是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 ,他是 (朝代)著名文学    家选出下边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头先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为了介绍醉翁亭的由来和写作本文的原因选文第二段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文中用了不少对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醉翁亭记    》除写了山水之乐外,还写到了“太守之乐”,请你从内容和它所体现的积极意义上谈谈对“太守之乐”的理解。

        4选文第①节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  5选文第二段中“人之乐”和“太守之乐”的“乐”分别具体指什么?  “人之乐”的“乐”指  “太守之乐”的“乐”指  6选文第①段描写山间的美景,先写 变化之美,再写 变化之美,给人以不同的美感文章以“乐”贯穿全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这些“乐”反映出什么?请简要分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  9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0文章第二自然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时的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四时的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1作者为我们展示了风光绮丽的自然美景之后,又在第三自然段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幅图画请体会作者为什么首先描绘“滁人游”这幅画面  12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3第(3)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 、   14《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桃花源记    》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

      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 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 的理想之风  15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16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第1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第2 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第3 段写“滁人游”“太守姿”“众宾欢” “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  17在欧阳修治理下,滁州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请你结合选文第3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对“滁人游”的景象加以描写50―80字,不得翻译原文)  1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19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20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水”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而熨帖第②段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选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选文巧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  21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2欧阳修寄情山水,诗酒山林,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深意?  23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  24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5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6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然纸上  B.文章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太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C.游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

        D.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拓展探究层级    27这两个语段围绕一个“乐”字,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图景,你怎么看待这两段文字中的“乐”?(注:【A段】为《醉翁亭记》第三段,略)  附:【B段】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28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文与链接材料的作者在当时均是被贬之人,却都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乐”,试比较两人之“乐”的相同点  29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30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31。

      请你参读《醉翁亭记》相关内容,为安徽滁州琅琊山写一段导游词,不少于100字  32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33作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  34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游且“乐其乐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从中得到哪些人生启示  35从全文来看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  36结合本文内容简要谈谈,作者欧阳修的哪种品质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1)代词,指滁州城 (2)意趣,情趣 (3)散 (4)捕鱼 (5)摆开 (6)脸色 (7)为,是 (8)环绕 (9)特别,尤其 (10)名词作状语,在山上 (11)就 (12)同“于”,在 (13)离开 (14)遮盖 (15)“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或答“像鸟展翅的样子” (16)酒杯 (17)命名 (18)聚拢 (19)背 (20)香花(花) (21)下棋 (22)暗 (23)交互错杂 (24)离开 (25)寄托 (26)靠近  二、1。

      D “觥筹交错”中“错”的意思是“错杂”A项“错”意为“仓促”; B 项“错”意为“错误”;C项“错爱”是谦词,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关心爱护;D项“错”意为“错杂”)D(“乐”应解释为“以……为乐”) 3D(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已而/夕阳在山,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三、(1)示例一: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示例二: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飞翔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给分应扣住“峰回路转”;“翼然”;“者……,也……”三个要点) (2)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3)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 (4)远远望去,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5)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 (6)野花开放,散发出阵阵清幽的香气 (7)人们只知道随太守游玩快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8)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9)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  四、1六一居士 北宋或宋 2B(是为了引出醉翁寄情于山水的乐趣从内容上理解:在他的治理下,人们生活安乐。

      或者答:太守为人们的快乐而感到高兴,体现封建官员“与民同乐”的思想;从积极意义上理解,哪怕位卑,却具有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积极人生态度,期望人们安居乐业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共同理想,与民同乐,追求生活宁静祥和,人们和谐相处极具现实的积极意义,答出“积极人生态度”或“和谐社会”的理想的其中一方面即可众人游宴之乐,揭示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人之乐”的“乐”指游人“从太守游”之乐 “太守之乐”的“乐”指太守与民同乐之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朝暮 四季 7从诗中描写的“山水之乐、禽鸟之乐”反映出醉翁亭的环境优美,生态保护好;从“宴酣之乐”反映出太守与下属关系亲切自然、随和、善与人相处;从“游人之乐”反映出滁州人生活和平安宁;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