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学案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有答案).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猪子****y
  • 文档编号:138434455
  • 上传时间:2020-07-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90.6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学习目标( 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兴 修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体会我国 古代历史上的两汉盛世奠定基础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概括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通过思考和总结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 展时期,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手工业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这是 炎黄子孙的骄傲这和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进步 【难点】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三、学法指导 1. 要有选择的阅读小字部分、史料原文、插图等,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和认识 2. 本课涉及的人物主要有三个,对于汉武帝在农业上的重要措施,要加入上一节课所讲 的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从而为学完整个两汉历史后全面评价这一人物奠定基础。

      对于王景 和杜诗记住其功劳即可 3.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本课的重点,可以列表归纳掌握 四、知识链接 1. 耧车:耧车是播种工具,由种子箱和三脚耧管组成汉武帝时农学家赵过创制它的 三个犁脚同时能播种三行,播种时以人或牲畜为牵引力,一人挽犁,摇动耧车,种子顺耧脚 撒入土中, 日播一顷, 这是当时的先进农具使用这种播种农具,省工省力, 播种速度提高, 行距统一,便于锄耘,收割 2. 冶铁水排:冶铁水排是公元31 年东汉南阳太守杜诗(今河南卫辉人)发明的,用于 冶铁的水力鼓风机械它由立水轮、卧轴、拐木、偃木、皮囊排气管、吊杆等部件组成当 流水冲动立水轮时,卧轴及拐木都随着旋转,每当拐木借助旋转向前推动偃木时,又通过三 尺长的横木杆压缩皮囊,将空气压进排气管,再送进冶铁炉中这种以水力为动力,利用杠 杆和立水轮的机械原理制成的水排用力小而功率大,一直沿用到唐代 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 一千多年 五、自主预习(自读课本,发现知识) (一)基础知识导读(浏览课本,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及书写,完成下列内容 1. 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西汉:治理黄河东汉:明帝令治理黄河 农具: 耕犁安装的便于翻土碎土的发明了播种工具。

      耕作技术: 牛耕 普遍使用的耕作方法 作物:南、北方分别以、为主 桑麻广泛种植 3. 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内容:汉武帝将地方的权和权 收归中央, 统一铸造作用: 抑制了牟取暴利, 增加了的 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商业的繁荣:东西两京:西汉都城 和东汉都城市的出现:长安城里专门的商品繁多:有生产原 料、,有日常用品,还有各种 (二)问题探究(结合课本深入学习,边看书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不依附,不从众,让 思考成为习惯) 完成下列两汉经济的发展表格: 类别 2019-2020 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 学案: 第 13 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word 版,有 答案) 成就 农业 兴修水利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农作物 手工业 丝织品 冶铁业 商业、城市 六、目标检测(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A、汉武帝统治时期 B、东汉明帝统治时期 C、汉文帝统治时期 D、汉景帝统治时期 2. 如果你是一个古代农民,农耕时使用安装了犁壁的耕犁,你最早可能是() A、秦朝人 B、西汉人 C、东汉人 D、战国时期人 3. 亲临治河工地,命随从官员背柴草,堵塞决口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文帝 D、汉景帝 4. 东汉时发明的水排,属于() A、农业生产工具 B 、灌溉工具 C、冶铁工具 D、纺织工具 5. 我国铁制兵器取代青铜兵器始于() A、秦朝 B、汉朝 C、战国 D、春秋 6. 汉朝城里专门的商业区叫() A、铺 B、坊 C、市 D、市场 9. 下列对两汉时期的历史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高祖和汉明帝都曾大规模治理黄河 B、汉朝时,牛耕已经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C、两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农村地区几乎家家种植桑树 D、东汉时期,都城洛阳的人口达到百万以上 七、知识网络 八、作业布置 1、记忆和理解第13 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2、结合导学案前四个板块知识预习第14 课 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并完成导学案 “自 主预习”部分,将第13 课学案内容补充完整 第 13 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