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2原生动物幻灯片资料.ppt
101页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Protozoa),----单细胞真核生物,药用无脊椎动物部分,原生动物门-进化地位 分子生物学、古生物学的研究: 原生生物是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的真核生物——包括一切单细胞、多细胞群体的单细胞生物 多细胞群体的单细胞生物:一般未出现细胞分化,某些种类也仅仅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区别,体细胞在群体内各自独立 明显属于植物界——衣藻、团藻等绿藻; 明显属于动物界——草履虫、变形虫等; 介于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之间的眼虫、粘菌等 为叙述方便,并与通行的动物学参考书相一致,将上述种类归于原生动物门——单细 胞动物(unicellular animal)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概述 一、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或单细胞群体生物由细胞器(organelle)或胞器或类器官完成各种生活机能 (二)以运动胞器来完成运动,(三),1、光合营养(phototrophy) 2、吞噬营养(phagotrophy) 3、渗透营养(osmotrophy),2、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 (1)配子生殖(gamogenesis) 经两个配子的融合或受精形成一个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接合生殖(conjugation) 纤毛虫所具有的生殖方式,即两个虫体暂时附帖在一起并发生细胞质和核物质交换,然后虫体分开并分裂,接合生殖:见于纤毛虫类,如草履虫(Paramoecium)、大草履虫接合生殖图示。
纤毛虫接合生殖,(五)呼吸(respiration)和排泄(excretion)通过体表进行,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主要用于调节水分平衡 (六)环境条件不良时形成包囊 (cyst) (七)具感应性:寻找食物和逃避敌害 原生动物的定义: 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能营独立生活的、单细胞结构的有机体二、原生动物门的分类 64年代Honigberg----分为1门,4亚门 80年Levine-----1亚界,7门 p50 85年Lee----1亚界,5门 传统:动物界的一个门 约有5万种,包括约2万种化石 依据:运动器官、营养方式 鞭毛纲Mastigophora 肉足纲Sarcodina 孢子纲Sporozoa 纤毛纲Ciliata,一、代表动物 —眼虫(Euglena),第二节 鞭毛纲 (Mastigophora),1、生活环境,2、形态特点60um,生活环境,3、表膜,图2-4 眼虫前端中部纵切面示眼虫的亚显微结构,4、鞭毛 鞭毛长200m 直径200nm左右,鞭毛是运动胞器,感觉和帮助捕食.结构是由胞膜和两组微管组成,中央微管是两个单独的维管,四周维管是九个双联体维管. 运动机制:维管滑动,由于双联体维管的彼此相对滑动的结果,由臂上的ATP酶分解ATP提供能量.运动分为划动和波动.,眼虫式运动,图2-5 鞭毛微细结构模式图,5、眼点和光感受器,眼点-----,----光感受器,7 、呼吸和排泄 伸缩泡----储蓄泡---胞口-,纤细眼虫,6、营养 叶绿体和副淀粉粒,8、生殖方式:纵二分裂,图2-7 眼虫的纵二分裂,9、包囊,图2-8 眼虫的包囊形成,眼虫形成包囊过程,二、鞭毛纲的主要特征 1、运动:以鞭毛为运动胞器 2、营养方式: 光合营养、渗透营养和吞噬营养; 3、繁殖: 无性繁殖一般为纵二分裂; 有性繁殖为配子结合或整个个体结合; 环境条件不良时能形成包囊;,三、鞭毛纲的重要类群 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2亚纲 (一)植鞭亚纲---具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团藻(Volvox),盘藻属(Gonium),实球藻属(Pandorina),空球藻属(Eudorina),夜光虫---鞭毛纲、腰鞭毛目是一类生活在海水中的原生动物,因在夜间由于海水波动的刺激能发光而得名夜光虫的身体为圆球形,胶状透明,直径为1mm左右,它有两根鞭毛,一根较大,称为触手,另一根较小触手的缓慢运动使虫体在水中旋转并捕获食物,而较细小的鞭毛,能摆动帮助摄食 常见种类: 梭眼虫 光尾眼虫 扁眼虫 旋纹眼虫.,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在中国沿海海域的赤潮:20~70年代为9次; 80年代为29次; 1990年34次; 1998年8-18~10-19日,在渤海海域发生大规模的赤潮. 2003年赤潮发生次数增多全年发现赤潮119次,比上年增加40次,上升50.6%;累计面积约14550平方公里,直接经济损失约4280万元 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80.5亿元,比上年上升22% 频率增加,规模增大,危害加重,出现了“赤潮”的海洋,(二)动鞭亚纲 无色素体,异养,自由生活或寄生 1、杜氏利什曼原虫 寄生于人体的有三种:东方节利什曼;巴西利什曼; 杜氏利什曼(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
生活史: 1)寄生在人或狗体内的巨噬细胞中,称为 无鞭毛体(长约2~3μm) 2)寄生在白蛉子体内 无鞭毛体即进入其消化道内,并发育为前鞭毛体(长约15—25μm ),病症: 引起大量巨噬细胞破坏死亡发热;皮肤发黑;患者肝、脾肿大;造成贫血而死亡,死亡率可达90%以上 实例:,2、锥虫,图2-13 伊万氏锥虫,苏拉病 在我国发现的锥虫,主要危害马、牛、骆驼等,对马危害较 重,引起马苏拉病.使马消瘦、体浮肿发热,有时突然死亡,睡眠病 病原虫:冈比亚锥虫,其形状与利什曼原虫基本相似,分布于非洲; 媒介昆虫:螯蝇; 寄生部位:多生活于脊椎动物的血液中,锥虫广泛存在于各科脊椎动物中,从鱼类、两栖,一直到鸟、哺乳类的马、牛、骆驼、甚至人,都有锥虫的寄生; 危害: 寄生于人体的锥虫能侵入脑脊髓系统,使人发生昏睡病,故又名睡病虫,这种病只发现在非洲.我国还没发现3、鳃隐鞭虫,图2-14 鳃隐鞭虫,4、阴道毛滴虫:泌尿生殖系统 滴虫性阴道炎 白带增多,外阴瘙痒,月经不调滴虫性尿道膀胱炎 尿频、血尿,排尿灼样疼痛5、领鞭毛虫和变形鞭毛虫,变形鞭毛虫,双领虫,原绵虫,第三节 肉足纲 (Sarcodina) 一、代表动物—大变形虫 (Amoeba proteus Pallas) 1、生活环境 广泛生活于淡水、海水和湿土 中,水中植物。
2、形态及结构 200---600um 1)质膜:伪足 2)胞质:外质 内质(溶胶质、凝胶质)伸缩泡、食物泡 3)胞核,3、运动 以伪足做变形运动 1)、凝胶质 →溶胶质 2)、机理: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图2-21 变形虫胞饮示意图,摄食方式:吞噬作用 胞饮作用,图2-20 变形虫吞噬食物过程示意图,4、摄食;单细肥胞藻类、小的原生动物,细胞内消化,6、呼吸和排泄: 体表呼吸;伸缩泡,无固定位置 7、繁殖:二分裂;包囊(除大变形虫)图2-22 变形虫的二分裂繁殖,二、肉足纲的主要特征,1、以伪足为运动器,伪足有运动和摄食的机能 2、伪足有4种类型: 3、体表无坚韧的表膜,细胞质膜薄 4、细胞质分外质和内质 5、繁殖多为二分裂,有的种类具有性生殖,形成包囊极普遍,三、肉足纲的重要类群 据伪足形态的不同分2亚纲 (一)根足亚纲 特征:伪足为叶状、丝状或根状 代表:大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 表壳虫、有孔虫 介绍痢疾内变形虫------,形态:大滋养体、小滋养体(寄生阶段) 包囊(感染阶段)健康时 滋养体——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虫寄生阶段.分为不活泼,不侵蚀肠壁的小滋养体和活泼,侵蚀肠壁的大滋养体. 包囊——原生动物不摄取营养阶段,有囊壁和能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是感染阶段.,图2-23 痢疾内变形虫的形态,健康时,预防:粪便管理、饮食卫生、消灭苍蝇、蟑螂等传播昆虫,图2-26 几种有孔虫壳的扫描电镜照片,(二)辐足亚纲 特征:具轴伪足,多营漂浮生活 代表:太阳虫、放射虫,第四节 孢子纲 (Sporovoa),一、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 (Plasmodium vivax Grassi 速发型和迟发型孢子; (3)红血细胞内期 临床意义:决定疟疾症状反复发作的间隔时间。
4)配子母细胞形成 红细胞 大配子母细胞 小配子母细胞,2、在按蚊体内:行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胃腔内 胃壁内,配子生殖,孢子生殖,-----环状体,1-环状体;2-滋养体 3-裂殖体;4-雄配子母细胞;5-雌配子母细胞;6-中性粒细胞;7-淋巴细胞,(三)流行病学知识 1.流行因素 传染源:疟疾病人 传播媒介:按蚊 易感人群: 2.致病作用: 疟疾发作、贫血、脾肿大 3.防治原则 疫苗: 药物治疗:氯喹、奎宁----红内期 伯氨喹啉----红外期和配子体,二、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1、全营寄生生活异养且大多为细胞内寄生 2、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以鞭 毛或伪足为运动器 3、多具有顶复合器(顶复门p30) 4、生活史复杂,有世代交替现象 生殖方式为裂体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孢子纲的生活史,三、孢子纲的 重要类群 1、球虫目,图2-32 兔肝艾美球虫的生活史,艾美球虫(Eimeria),2、血孢子虫目 疟原虫、焦虫,图2-33 牛双芽巴贝斯焦虫在红血细胞内发育图解,3、粘孢子虫目p31 (粘体门粘孢子纲) 如碘泡虫,单极虫.,图2-34 寄生在鱼体的粘孢子虫,第五节 纤毛纲 一、代表动物—大草履虫 (Paramecium caudatum Ehrenberg) 1、生活环境 2、形态结构和生理 150—300um草鞋状 前端钝圆,后端略尖。
伸缩泡 纤毛 大核,小核 口前庭,口沟,食物泡, 胞肛 表膜泡 刺丝泡,(Ciliata),1)、表膜系统:表膜、表膜泡、纤毛、刺丝泡,鞭毛和纤毛结构基本相 同,电子显微镜 下,鞭毛横切面 为外面由细胞质 膜包裹的微管束 形成的9+2结构纤毛长5-10 m,直径200nm左右,,,,运动方式:旋转前进?,2)、细胞质与细胞核 内质和外质;大核和小核 3)、摄食 摄食胞器: 口沟、胞口、胞咽、 食物泡、胞肛,,,草履虫的结构,4)、呼吸与排泄 伸缩泡的结构 伸缩泡的功能,5)、生殖:横二分裂、接合生殖,草履虫横二分裂,接合生殖:2 个母细胞交换了部分核物质,经过一系列分裂变化后,形成8个子细胞 过程: (1)接合生殖时,两虫体以口沟面彼此粘合,表膜溶解,胞质相连. (2)大核消失,小核分裂两次形成四个小核. (3)四个小核其中三个消失,剩下一个小核. (4)这个小核分裂成一个大核和一个小核,两个虫体互换小核且与对方大核融合. (5)虫体分开,融合核分裂三次,形成四个大核和四个小核.三个小核解体. (6)这个小核分裂二次,形成四个小核,两个虫体分裂二次,形成八个新个体.,大草履虫接合生殖图解,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 1、以纤毛为运动胞器。
一般终生具纤毛纤毛可分散存在,也可粘合成小膜、波动膜或棘毛,图2-41 纤毛的愈合形式,叶状小膜,波动膜,棘毛,2、结构复杂:细胞核一般分化出大 核和小核;细胞质高度分化,多 有摄食胞器 3、生殖复杂: 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 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三、纤毛纲的常见种类,1、全毛目,草履虫 小瓜虫,成虫,图2-43 多子小瓜虫,包囊,虫体在包囊内分裂,2、缘毛目,车轮虫 钟虫 喇叭虫,车轮虫反口面观,车轮虫侧面观,钟虫,喇叭虫,3、下毛目(腹毛目),游仆虫,棘尾虫,第三节 原生动物经济重要性及药用价值 目前原生动物中药用种仅有草履虫科1科、2种,即大草履虫和多小核草履虫 一.草履虫等纤毛虫: 能分泌多糖,多糖改变了污水中颗粒物的表面电荷,使颗粒聚合沉淀;草履虫水提取物诊断消化系统癌症和乳腺癌;研究发现大熊猫消化道有大量纤毛虫 二.四膜虫: 1个四膜虫,12h,能取食7200个细菌;当密度达60000个纤毛虫/ml时,可以有效降低生活污水中细菌的数量; 专家发现四膜虫可大幅消除食物中胆固醇;,三.新药开发---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