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生物专题】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必修二部分知识点课件.pptx
34页专题八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考点一 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4)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中的卵细胞的形成2、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有同源染色体 有联会联会、四分体现象、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无联会、四分体现象、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有丝分裂,考点三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蝗虫 精母 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的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三、方法步骤:1、低倍镜观察: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2、高倍镜观察: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3、绘图: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专题九 遗传的分子学基础考点一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和结论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和结论,1、DNA的组成元素:C、H、O、N、P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3、DNA的结构: 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A T;G C4特点 稳定性: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主要的)、碱基的数目和碱基的比例不同 特异性:DNA分子中每个DNA都有自己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考点二 DNA分子的结构,DNA有关计算设DNA一条链为1链,互补链为2链。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1=T2 , A2=T1, G1 = C2 , G2 =C1则在DNA双链中: A = T , G = C双链DNA分子中,两互补碱基相等;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恒等,各占碱基总数的50%,且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1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条链中A+G/T+C互为倒数双链DNA分子中A+T/G+C等于其中任何一条链的A+T/G+C双链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百分比等于其中任何一条链中A+T占该链碱基总数的百分比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其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代表了每种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考点三 DNA分子的复制实验证据半保留复制材料:大肠杆菌 方法:同位素示踪法二、DNA的复制1.场所:细胞核 2.时间:细胞分裂间期即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3基本条件: 模板:开始解旋的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即亲代DNA的两条链); 原料:是游离在细胞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 能量:由ATP提供; 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过程:解旋;合成子链;形成子代DNA 5.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7精确复制的原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8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简记:一所、二期、三步、四条件,考点四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一、RNA的结构:1、组成元素:C、H、O、N、P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3、结构:一般为单链二、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主要在染色体上三、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1、转录:(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2)过程:解旋;配对;连接;释放(具体看书)(3)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能量:ATP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5)产物: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2、翻译:(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 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注: 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2)过程:(看书)(3)条件: 模板:mRNA 原料:氨基酸(20种) 能量:ATP 酶:多种酶 搬运工具:tRNA 装配机器:核糖体(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5)产物:多肽链,3、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基因中碱基数: mRNA分子中碱基数: 氨基酸数 6 : 3 : 1密码子概念: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
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为1个密码子特点:专一性、简并性、通用性, 密码子 起始密码:AUG、GUG(64个) 终止密码:UAA、UAG、UGA注: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个,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考点五 基因的概念及基因对蛋白质和性状的控制,一、中心法则及其发展1、提出者:克里克2、内容:,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近些年还发现有遗传信息从RNA到RNA(即R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RNA流向DNA(即逆转录)二、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1)间接控制: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等2)直接控制: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等注: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与环境之间多种因素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地精细的调控生物体的性状1.正确的选择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原因豌豆 自花传粉 闭花受粉 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合子;具有一些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3.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有一个重要因素4.孟德尔科学的设计了实验程序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专题十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NA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 基因密码的破译,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考点一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其检测和预防,一、人类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区别:遗传病: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可以生来就有,也可以后天发生)先天性疾病:生来就有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二、人类遗传病产生的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三、人类遗传病类型 (一)单基因遗传病 (二)多基因遗传病 (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专题十一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一)单基因遗传病1、概念: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3、特点:呈家族遗传、发病率高(我国约有20%-25%)4、类型:,伴显:抗维生素佝偻病显性遗传病 常显: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二)多基因遗传病1、概念: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2、常见类型:腭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1、概念: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2、类型:,结构异常:猫叫综合征常染色体遗传病 数目异常:21三体综合征(先天智力障碍)性染色体遗传病: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XO型,患者缺少一条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隐:色盲、血友病 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黑尿症、 苯丙酮尿症,四、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五、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注意事项: 调查遗传方式在家系中进行 调查遗传病发病率在广大人群随机抽样注:调查群体越大,数据越准确六、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需要测定22+XY共24条染色体,考点二 伴性遗传及其应用,一、伴Y染色体遗传这类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基因,所以这些基因只能随Y染色体传递,其传递特点为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因此,被称为“全男性遗传”,如图1所示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在显性遗传系谱图中,若父亲患病,女儿必病,儿子患病,母亲必病,则一定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征图解如图2所示三、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在隐性遗传系谱图中,若母亲患病,儿子必病,或者是女儿患病,其父亲必病,则一定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征图如3所示总结:人类遗传病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