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的快慢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docx
5页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 练习一、单选题1. 如图所示,是王鹏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A. B. C. D. 2. 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正在进站的火车 B. 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的顾客C. 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D. 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3. 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 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 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 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D. 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4. 一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 s内通过的路程是20 m,那么它在前0.5 s时的速度大小是( )A. 0.4 m/s B. 2.5 m/s C. 12.5 m/s D. 40 m/s5.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4s内,小华跑得较快B. 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6. 甲车行驶的路程是乙车行驶路程的2/3,甲车和乙车的速度之比是5︰6,则甲乙两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A. 5︰9 B. 5︰4 C. 4︰5 D. 9︰57. 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 )A. 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 B. 只需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变C. 1s内运动5m,2s内运动10m,3s内运动15m D. 任何相等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8. 如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 只有①④正确 B. 只有②③正确 C. 只有①③正确 D. 只有②④正确9. 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
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A. 不应超过10minB. 不应超过6minC. 不应短于10minD. 不应短于6min10. 某同学步行的速度约为1.2米/秒,他从家步行到校门口所需的时间约10分钟,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约为( )A. 12米 B. 72米 C. 720米 D. 1200米11. 把带有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滴痕”,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设小车滴墨水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处至最后一滴墨水处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B. 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 C. 小车的运动时间是8t D. 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12. 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18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3km,则( )A. 小张速度最大 B. 小王速度最大 C. 小李速度最大 D. 三人速度一样大二、填空题13. 在学校运动会中,小聪和小明的百米赛跑成绩分别为13.05 s和13.13 s,则本次赛跑(填“小聪”或“小明”)跑得快。
14. 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的物理量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是14 m/s,读成14,它的物理意义是汽车15. 如图所示是某市郊区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果此时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该车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违反交通规则,照这样的速度行驶,再经过________s汽车就可以到达收费站.16. 小明想测量无锡地铁的运行速度,他测得地铁从堰桥站出发到达锡北运河站时间为2 min,在中用“百度地图”截取了一段地图(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cm,若地图上1 cm等于实际1 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为km/h17. 双休日小明随父母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明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的仪表盘,示数如图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m/s三、实验探究题18. 小明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B、tC. (1)实验前要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和秒表,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2)经测量,AB、BC段长度均为40.0 cm,tB=3.0 s,tC=5.0 s,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cm/s.(3)由以上可知:小车从斜面上A点滑下的过程是做________直线运动,小车的重力势能_______,动能_______(后两空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9. 为了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测量了小车运动全程、上半段及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中需用到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______2)将长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形成一个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的斜面,目的是______3)小明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①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记录该位置为A,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测出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s1和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②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固定,再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A处,测出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s2和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2;③将测量数据代入公式______,分别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④计算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v3=______(用s1、t1、s2、t2表示)4)若在上述步骤②中,小明释放小车时轻推了一下小车,其他操作均正确,对v1、v2、v3的测量结果的影响是______四、计算题20. 小刚从家中出发到新世纪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求:(1)小刚骑车的速度2)小刚从家到新世纪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3)小刚步行20s通过的路程第5页,共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