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天一阁导游词(三篇).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金诺****简谱
  • 文档编号:364045326
  • 上传时间:2023-10-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天一阁导游词(三篇) 天一阁导游词篇一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占总数的80%以上银台第博物馆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艺术和建筑艺术,获20__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以三维空间展示麻将的起源及与宁波的历史溯源建于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独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间工艺为游客所叹服,并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天一阁博物馆常年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自1996年以来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市一级绿化单位及市十佳旅游景点等等 溪山逸马图系已故民间老艺人胡善成堆塑的力作,八匹骏马在溪边扬鬃踢蹄,甩尾扭头,嬉戏嘶鸣,其形其姿,栩栩如生。

      画面造型粗看时比例失调,其实是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突出了画面重点 东明草堂系天一阁建成之前范钦的藏书处范钦(1506—1585),字尧钦,号东明,故题其书室为“东明草堂”,又称“一吾庐”,现东明草堂于1980年重建 范氏故居原系范宅的东厅,后为范氏后裔居住生活之处它处于高墙环绕的天一阁藏书楼之外,做到了生活区与藏书区相互隔离,是范钦为保护藏书的精心安排,现建筑为清道光九年重建 司马第即范钦宅第,环境幽雅,位于月湖深处,林木荫翳,规模丰敞,于1996年恢复司马第台门、耳房 宝书楼 天一阁又称宝书楼,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之间,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藏书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 范钦取“天一生水”之说,以水制火之义,建筑书楼楼上一大间,楼下成六间,并名为天一阁,且在阁前凿池蓄水以防火 清康熙四年(1665),范钦曾孙范光文又在阁前叠山理水,建筑园林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风物清丽,格调高雅,别具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 范钦原有藏书7万余卷,现尚存1.7万余卷,大部分为明代刻本和钞本,不少已是海内孤本,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为特色,解放后,经文物工作者多年访求和当地藏家的慷慨捐赠,阁藏古籍已达30万卷,其中善本8万余卷,蔚为大观。

      尊经阁中国历代尊崇经学,各省、郡、县学中均建有尊经阁,用以珍藏经籍此阁原在宁波府学内,系光绪年间重建的重檐歇山顶建筑1935年宁波地方人士筹款维修天一阁时移建于此 明州碑林共计有碑173通,其中近90通是1935年从宁波府学、县学等处迁来碑林中保存了自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至清光绪二十四年先后16次重修府学的碑记还有格言、箴言、学田、学山、进士题名等碑,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内容、经费来源和人才培养情况 千晋斋 民国时期,甬上学人马廉藏有晋砖千余枚,颜其藏室曰“千晋斋”后捐赠天一阁,特辟一室陈列,仍用其名 东园位于天一阁东南,占地约6000平方米自1959年始,平整土地,种植竹木,移迁石亭、铁牛、石虎于此,园林初具雏型1974年将搜集的69通碑石嵌入围墙1982年东园扩建,挖土成池,堆土为山,环园建廊,又移建清末建筑两幢,于1986年告竣并对外开放 百鹅亭明万历年间遗物,为墓前祭亭,原在祖关山,1959年移建于此此亭结构精巧,雍容华丽,枋额等处雕有“鱼跃龙门”、“双狮戏球”、“海马跃浪”、“麒麟招宝”等图样 凝晖堂为砖木、石柱结构的清代建筑,内陈列收藏的明清帖石,有明代上石的“神龙本”《兰亭序》、文征明小楷《薛文明甫墓志铭》等。

      书香墨香,相得益彰 麻将起源地陈列馆麻将是中国博弈文化的集大成者,由马吊牌、骰子和宋代三十二张宣和牌化合而成,它的整合、流传、发展都和宁波息息相关我们利用麻将发明人陈政钥先生(清道光年间的三品官)家族的宗祠,分“麻将的历史和文化”、“麻将与宁波”、“世界各地麻将牌展示”三部分,并配以中式、西式两间棋牌室和“三缺一”的塑像向观众呈现了麻将的历史和发展,理清了麻将源流的脉络本陈列重在展示麻将运动的趣味性和益智性,旨在提倡健康文明的竞技麻将运动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以麻将为主题的专题性陈列馆 秦氏支祠建于1923年到1925年,系秦氏族人为祭祀祖先而建,时耗20余银元祠堂以照壁、台门、戏台为中轴线,五间两弄,前后三宸,两侧置配殿、看楼,占地2.6亩,建筑面积20__余平方米,祠堂建筑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是宁波民居建筑艺术集大成之作 秦氏支祠的戏台汇雕刻、金饰、油漆于一体,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戏台的屋顶由16个斗拱承托,为单檐歇山顶,穹形藻井并由千百块经过雕刻的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牢固巧妙,为宁波小木工艺之绝招 花轿厅 宁波花轿又称万工轿,以其做工精细而著称。

      展出的花轿高3米,长1.5米,宽95厘米,木质透雕,漆朱贴金,给人金碧辉煌之感 传说南宋小康王赵构被金兵追杀,幸得一个宁波村姑相救脱险后,两人约好来年接村姑入宫,但两人所约暗号泄露,于是赵构下旨浙东女子皆封王,出嫁时可穿戴凤冠霞帔,乘坐龙凤花轿,官员遇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于是从南宋开始,宁波姑娘出嫁坐花轿的民风愈来愈盛,花轿制作也愈来愈考究 南园 位于天一阁藏书楼之南,占地3400平方米,是天一阁扩建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96年动土,历时二年,园以水为主,水岸聚而不分,池岸迭石玲珑池畔为临水的主体建筑“水北阁”;池南面建“抱经厅”整个园林简洁、清晰,给人以闲适、雅逸和平静之感 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银台第位于月湖北岸,偃月堤边,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原为嘉庆十年进士、通政司副史童槐的私宅童家为诗书礼仪世家,童槐之子童华中道光十八年进士,曾以礼部尚书入南书房行走,为光绪皇帝老师;其孙童祥熊,中光绪九年进士;所以童府有“一门三进士”的说法在1999年的月湖历史文化景区一期建设工程中,银台第得以修复,由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进行陈列布展和管理,成为展示清晚期到民国宁波官宦人家家居艺术的专题性博物馆,并荣获20__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

      陈列保留了传统的建筑格局,在“如何利用古建筑搞陈列”的问题上进行了一些探索通过绳武堂(主厅)、今白华堂(祭祀厅)、书房、议政厅、家塾、宴席厅、雅玩室、沐浴房、绣房、卧室、佛堂、磨房等场景式陈列,全面反映了清朝中晚期宁波官宦学士人家的生活环境、家居艺术和蕴含的社会性与社会关系 白云庄位于宁波市西郊的白云庄,原为明末户部主事万泰的庄园,因其子万斯选著有《白云集》,死后葬于此地,故名“白云庄”我国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黄宗羲先生曾讲学于此,故又称证人书院,现为省级文保单位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余姚黄竹浦人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倡导以经学为本,以史学为辅,独创了“经世致用”为宗旨的学风,形成了我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史学派别——浙东学派康熙七年(1668)应邀来甬讲学,培养了一大批学术人才,其中就包括“布衣史家”万斯同,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全祖望,四明学风顿开清末白云庄逐渐荒废,至1986年得以重修,现由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管理,主体建筑为五开间三进木结构平屋,四周围墙,环境清幽 伏跗室伏跗室位于城西孝闻街91号,坐西向东,为五间两弄三厢房木结构楼房,是浙东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冯孟颛先生(1886—1962)的藏书楼,现为市级文保单位。

      伏跗”源出《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狡兔伏于跗侧”句,意为”伏处乡里不抗显,而致力于学” 1962年,冯孟颛先生长孙冯孔豫代表家属,遵照冯老的遗嘱,将全部藏书260余箱近10万卷,捐献给国家伏跗室现由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进行管理楼内现有《冯孟颛先生平身事迹陈列》,用大量图片资料和事物生动翔实的介绍了冯老的生平简历、著述成果、藏书业绩,以资纪念 天一阁导游词篇二 讲解1. 天一阁概况,西大门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要去参观的这个景点就是在全内外都非常有名的藏书楼,天一阁了天一阁是国内现在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历史非常悠久,至今已经有四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一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一家国家4a级的风景名胜区,向来都有南国书城的美誉,是目前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那么为何要取名为天一阁呢?那是因为天一阁的主人范钦在古书中看到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句话而书最怕火,为了让自己的藏书楼有个好的将来,于是就取名为了天一阁但是现在的天一阁已经不在是原来的几间小房子了,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藏书文化区,主要是收藏古籍为主的,一个是园林休闲区,主要以园林,假山等为主,还有一个就是陈列展览区了,主要陈列以前留下来的一些砖块,书籍、书法绘画及地方志等。

      规模非常的宏大 好了,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地方就天一阁的西大门了我们先来看一下门外的这对石狮,任何动物呢都有雌雄之分,脚下踩球的这个是雄狮,而脚下踩下小狮子的这个就是雌狮了 我们再往前看,这个西大门呢是清代的木结构建筑,请大家抬头,在上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南国书城四个字,这四个字呢看起来非常的苍劲有力,这四个字是谁写的呢?它是由著名的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写的那么下面的柱子上呢还有两幅对联,大家可能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东西,其实这些字呢是钟鼎文,读作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这幅对联是由顾庭龙写的天一阁在以前的时候有许多深严的族规,其中有一个族规就是规定外姓人不能上楼看书,但是再严的族规总有破例的时候,第一个登上天一阁看书的是谁呢?就是黄宗羲了,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这边,这边有黄宗羲的图像,黄宗羲号南雷,他登上天一阁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好了,看完了这里我们再来看下后面这幅对联,我们可以看书这幅对联的字也是写的非常好的这幅对联呢是由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写的上联是:好事流芳千古,下联是:良书播惠九洲郭沫若先生曾经在天一阁访问了两天同时对天一阁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好了,下面呢就请大家跟我到里面去参观一下 讲解2、前庭,东明草堂 各位游客,现在请大家跟我到里面看一下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位人物呢就是天一阁的主人范钦了范钦生于1520xx年死于1585年,享年79岁,他是我们宁波人,曾经在朝为官,27岁的时候就中了进士我们都知道以前的官呢分为武官和文官,那么在这里首先请大家猜一下,范钦到底是个文官还是武官呢?相信很多人都会猜是文官,因为他非常喜欢读书而且在这里造了藏书楼,其实范钦呢是武官,他的官隙遍步了近半个中国而且最高的一次当上了兵部右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范钦生性非常梗直,所以在当官的时候经常会得罪一些人其中有一次得罪了皇亲国戚武定候郭勋,于是郭勋就在皇帝面前参他,结果范钦就受了庭杖之责并且被污陷下狱还有一次得罪了当朝宰相严嵩的儿子严世潘,严世潘本来要他父亲在皇帝面前参他,可是严嵩却告诉他儿子说范钦是个连武定候郭勋都不怕的人,如果我们再参他那不是让他出了名了,所以这件事就作罢了后来范钦见朝庭里严嵩父子俩当道,朝政日费,觉得国家无望,于是就辞官回乡到这里建了这个藏书楼好了范钦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后面,这里呢有一块照壁叫做溪山逸马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