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涉外工作管理办法(2016修订)培训解读课件.pptx
22页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涉外工作管理办法详解,主讲人:,时间:,202X.X,目录,CONTENTS,中外合作考古的具体规定,03,01,管理办法的制定背景与目的,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02,04,外国公民与组织的参观管理,法律责任与违规处理,05,其他规定与实施,06,01,管理办法的制定背景与目的,国际学术交流的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众多的古代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文化遗产,防止非法考古行为,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考古涉外工作管理办法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考古学作为一门国际性的学科,需要开展跨国界的合作与交流本办法旨在规范涉外考古活动,促进中外考古学术交流,共同推进考古学的发展制定背景,通过制定本办法,明确考古涉外工作的管理规范,为中外合作考古提供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明确考古涉外工作的管理规范,通过规范涉外考古活动,有效保护中国的古代文化遗产,防止文物被非法挖掘、盗运和破坏保护中国的古代文化遗产,制定目的,02,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本办法适用于中国境内的陆地、内水、领海以及由中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地域范围,01,本办法规定了中外合作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等活动的相关事宜,明确了中外双方的权益与责任合作主体,02,适用范围,01.,02.,合作原则,中外合作考古必须采取合作形式,共同实施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项目文物保护原则,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所获取的文物、自然标本以及考古记录的原始资料,均归中国所有,并确保其安全基本原则,03,中外合作考古的具体规定,合作意向与申请,外方需向国家文物局提出书面申请,明确合作意向、对象、范围、目的等项目审批与许可,国家文物局对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后报请国务院特别许可协议签订,合作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项目获得国务院特别许可后,双方应签订协议书合作流程,合作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所获取的文物、自然标本归中国所有,需确保其安全文物的处理,合作双方应在中国境内共同整理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所获取的资料,并编写报告,中方有权优先发表资料的整理与发表,文物与资料管理,合作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活动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确保文物和人员的安全安全措施,合作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活动应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符合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等技术规范技术规范,安全与技术规范,04,外国公民与组织的参观管理,外国公民、外国组织和国际组织参观文物点,需提前一个月向文物点所在地的管理部门申报参观计划。
文物点所在地的管理部门收到参观申请后,需进行审批,并在批准后方可进行参观参观申请流程,参观审批程序,参观申请与审批,外国公民、外国组织和国际组织在参观过程中不得收集任何文物、自然标本和进行考古记录参观限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对外国公民、外国组织和国际组织的参观行为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文物安全参观管理,01,02,参观行为规范,05,法律责任与违规处理,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违法行为,根据违法行为的情节轻重,国家文物局可给予警告、暂停作业、撤销项目等处罚处罚措施,法律责任,外国公民、外国组织和国际组织违反参观规定,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可停止其参观,没收其非法所得违规参观的处理,中外合作考古活动中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国家文物局可给予警告、暂停作业等处罚,情节严重者可撤销项目违规考古的处理,01,02,违规处理,06,其他规定与实施,01,港澳台地区的考古合作,港澳台地区的考古团体与大陆合作进行考古活动,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02,涉外文物研究与管理,涉外文物研究、科技保护的管理办法,由国家文物局根据本办法的原则制定特殊地区的考古活动,办法解释,本办法由国家文物局负责解释办法施行,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为中外合作考古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
办法解释与施行,谢谢大家,主讲人:,时间:,202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