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倾听着的教育》读后感两篇.docx
4页《倾听着的教育》读后感两篇(一)做一名优秀的倾听者《礼记 学记》里有一句话是“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如果咱们资源共享,就能够见多而识广今晚我就率先出发,旨在能到抛砖引玉之功效这次的阅读,可以说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让我我又想起四个字:第一个是逼,许多时候,优秀是被逼出来被自已逼也好,被他人逼也罢终究是要向前跑的第二个是副,副作用的副,本义是带刀,副作用很大,有时很焦虑,会烦躁,理解为挑战一下自已第三个是富,丰富,有了前俩字,相信内心会丰富充盈起来的第四个是福,幸福无需多言,这是我们内心的最高境界我想成长的路上,这四个字一定是如影相随的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榜样,比如蒋老师,那一张张沉甸甸奖状,是用多少个日日夜夜挑灯苦战才得来的这次我们共读的一本书是《倾听着的教育》,每个人心中所呈现的阅读版图一定不同我是先聚焦“倾听”二字,倾听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听自然,听心灵,听成长的烦恼,听成功的喜悦……倾听是一种修行,是一个人的素养倾听与倾述虽只一字之差,但前者成全他人,后者关注自已这一点“知心姐姐”最明了而面对“教育”,我们的倾听就是“师生的心灵之约”本书的作者,李博士曾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
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最终实现教学相长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倾听是一种等待,等待花开其实,在座的各位老师,可以说都是优秀的“倾听者”我们去听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发现,课堂上,老师们在倾听时,总会做出一些积极的反应,有时用面部表情,有时用各种手势;竖起大拇指、 OK的手势等等这些都是把承认、接纳和关心的信息传达给学生, 使孩子们真正感到老师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从而真正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这就是张文质老师提倡的“生命在场”不少老师不仅自已是优秀的倾听者,还培养孩子的倾听力,把对“倾听”的要求渗透在评价语中,比如“孩子们,学会倾听,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或“同学们,在聆听他人的分享中,捕捉有效的信息,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等等,这种润物无声的教学机智真是可圈可点就如这本书中提到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已的孔子所以说倾听是一门艺术读完这本书,反思一下,有点遗憾,专家们所写的,都是我们所做的,我们欠缺的是不懂如何把做的提炼为文字,也就论文大家是不是有这个感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用心去淘,持之以恒,总会觅得心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的二)在倾听中让生命绽放最近我有幸拜读了李政涛先生的《倾听着的教育》这本书,读后感触很深。
书中的五个篇章层层递进,从倾听的教育意蕴让我们体会什么是认真倾听,到向名师大家学习倾听之道,然后阐释了作为教师应如何实际地去做,再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最后融入社会的大背景它帮助迷茫的我指明了方向,使我的教育思路更加清晰书中有一个名为《一段有几句话》的案例让我印象深刻,说的是老师提问同学们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大部分学生默读后都说出了正确答案三句话,而一个孩子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有四句话这位老师并没有指责学生说错了,而是采取了迂回的手段:首先先肯定了孩子的勇气,然后采用四个人一句接一句朗读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并同时通过该方式让孩子自己知道了正确的答案这种扭转式倾听,将从孩子那里倾听到的错误资源,转变成对孩子来说有益的资源倘若事例中的老师不具备这种倾听的能力,而是在一开始就打断了孩子的语言,那就会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打断中,消磨掉孩子的学习热情,熄灭智慧的火焰我不禁想起在我的课堂上,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当孩子说出错误的答案时,我要么直接打断纠正,要么让其他同学说出正确答案,这样不仅没有让孩子找出错误之处及其根源,更是打击了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读到这里,我多希望自己能马上具备倾听的智慧,却明白只有经过长时期的自我反思与重建的磨炼,才能练就。
学生的倾听,对于我们教学的顺利有效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上,孩子是否能认真听讲,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教会学生倾听的方法,但最重要的是运用教育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比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时刻关注孩子,一旦发现哪个孩子特别认真倾听,就立刻表扬,而且表扬最好是具体的,像“这么小的区别你都听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利用榜样作用影响其他孩子还可以用听写、老师念作业孩子记在本子上等方式培养孩子认真听的能力此外,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孩子玩传话游戏,以游戏的方式训练孩子的倾听能力弯下腰和学生站在一起,点点头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静下来倾听他们的声音,当我们做到这些以后,我们与孩子的心就会在一起作为一名老师,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走上了讲台,拿起了粉笔,肩头便有了一份沉沉的责任每节课面对五十几双求知的眼睛,更是感到自身还有很多欠缺学会倾听,倾听各位前辈的指导,也要学会倾听来自学生的各种声音长路漫漫,我会努力让倾听之花,始终在我的生命中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