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星读后感.doc
8页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作品,犹如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往20世纪30年代中国西北苏区的大门当我捧起这本书时,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跟随斯诺的脚步,踏上了那段充满艰辛却又闪耀着理想光芒的土地,亲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如何用信念和行动书写着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斯诺在序言中曾说,他去苏区的初衷,只是想探寻一个被外界妖魔化的“红色中国”的真相,而当他真正走进这片土地后,所见所闻彻底颠覆了他此前的认知,也让他下定决心,要将这里的真实故事告诉全世界斯诺的笔触是客观而真诚的作为一名外国记者,他不带偏见地走进苏区,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细致入微地记录下他所看到的一切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领袖的言谈举止,到普通红军战士的日常生活;从苏区的政治制度、经济建设,到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每一个细节都被他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客观性,使得《红星照耀中国》不仅仅是一部新闻报道,更成为了研究中国革命历史的珍贵文献他在书中没有刻意拔高或贬低任何人,只是用平实的语言,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比如他描写毛泽东同志与农民交谈时,会蹲在田埂上,手里捏着泥土,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那种自然而亲切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在书中,最让我震撼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牺牲精神当时的苏区,物资极度匮乏,环境异常险恶红军战士们穿着破旧的军装,衣服上的补丁一层叠着一层,冬天没有足够的棉衣御寒,只能靠相互依偎取暖;吃着难以下咽的青稞面,有时甚至只能以野菜、树皮充饥,却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他们为了实现“解放全中国”的崇高理想,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不畏强敌,不惧牺牲斯诺在书中描述了红军长征的壮举,那是一段何等艰难的历程啊!红军战士们爬雪山时,空气稀薄,寒风刺骨,许多战士因为缺氧和严寒永远倒在了雪山上;过草地时,沼泽密布,稍不留意就会陷入泥潭,粮食断绝时,他们就煮皮带、吃草根,坚持前行在突破敌人封锁线的战斗中,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为大部队开辟道路无数战士倒在了长征的路上,但他们的信念从未动摇正是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着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斯诺在采访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时,老红军指着自己腿上的伤疤说:“这点伤算什么,只要能跟着队伍走,能看到革命胜利,死也值得这句话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红军战士们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毛泽东同志在书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斯诺笔下的毛泽东,是一位学识渊博、思想深邃的革命领袖他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住在简陋的窑洞里,窑洞的墙壁上挂满了地图和书籍,桌上放着一盏油灯,他常常在油灯下工作到深夜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他却能对中国革命的形势和未来有着清晰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他与斯诺的谈话,涉及中国革命的各个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到中国的实际国情,从革命的战略战术到未来的建国蓝图,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远见他谈到中国革命必须依靠农民,因为农民是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只有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才能赢得他们的支持他还预言,中国革命必将经历长期的斗争,但最终一定会取得胜利,因为这是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事业毛泽东同志平易近人,与群众打成一片,他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有一次,他听说一位老乡的房子被敌机炸毁了,立刻亲自前去看望,安慰老乡说:“别难过,我们一起努力,一定会建好新的家园这种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正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支持的重要原因周恩来同志的形象同样令人敬佩斯诺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时,他正穿着一件破旧的上衣,裤子上打着补丁,却显得精神抖擞周恩来同志为了革命事业,不辞辛劳,日夜操劳他负责红军的军事指挥和外交工作,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展现出了卓越的组织能力和外交智慧。
在指挥战斗时,他总能根据敌我双方的形势,制定出周密的作战计划,多次以少胜多,击退敌人的进攻在与外界的交往中,他以真诚和智慧赢得了许多外国友人的尊重和支持他对待同志和蔼可亲,关心每一个战士的生活和成长有一次,一位小战士在战斗中负伤,周恩来同志亲自为他包扎伤口,还把自己的干粮送给了他斯诺在书中描述了周恩来同志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情,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他说,周恩来同志身上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精力”,无论工作多么繁重,他总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充沛的精力朱德同志是红军的总司令,他出身贫寒,却有着坚定的革命意志他身经百战,指挥过无数次重要的战役,为红军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南昌起义中,他带领部队浴血奋战,为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井冈山会师后,他与毛泽东同志一起,领导红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革命根据地朱德同志作风朴实,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从不搞特殊化他经常和战士们一起劳动,一起吃饭,战士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战士们住什么,他就住什么有一次,部队在山区行军,粮食紧缺,朱德同志就和战士们一起挖野菜,煮野菜汤喝他还经常教战士们识字、学文化,深受战士们的爱戴和尊敬斯诺在书中写道,朱德同志“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但他的身上却散发着一种“令人感到安全和亲切”的气质。
这种气质,正是源于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热爱除了革命领袖,书中对普通红军战士的描写也让我深受感动他们大多是贫苦农民出身,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毅然参加了红军他们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有着强烈的革命热情和牺牲精神在战场上,他们英勇无畏,冲锋陷阵,哪怕只有一支简陋的步枪,甚至只有一把大刀,也毫不畏惧地向敌人发起进攻在平时,他们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为苏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有的战士擅长种地,就主动承担起开垦荒地的任务;有的战士会打铁,就建起了小铁匠铺,为部队修理武器和农具斯诺在书中描述了一个年仅12岁的红军小战士,他虽然年纪很小,却已经参加过多次战斗,对革命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有一次,部队遭到敌人的袭击,小战士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为前线送弹药,被子弹擦伤了胳膊,却只是简单地包扎了一下,又继续投入战斗这个小战士的故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红军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让我明白了中国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苏区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建设也是书中的重要内容在苏区,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政策,如土地改革、普及教育、男女平等等等土地改革是苏区最重要的政策之一,中国共产党没收了地主的土地,按照人口平均分配给农民,让农民真正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许多农民拿到土地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说:“共产党是我们的大救星,我们一定要跟着共产党走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分到了土地,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状况,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普及教育使得苏区的文盲率大幅下降,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建立了许多学校,让农民的孩子也能上学读书学校的课程不仅包括文化知识,还包括革命思想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革命意识的青年男女平等的政策让妇女摆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妇女可以参加生产劳动,可以参军打仗,可以参与政权建设,许多妇女还成为了干部,为苏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政策的实施,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经济建设方面,苏区的军民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发展手工业,努力实现自给自足在南泥湾,战士们用自己的双手,把荒山野岭变成了良田,种出了粮食和蔬菜;在陕北的农村,农民们组织起来,成立了互助组,共同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苏区还建立了许多工厂,如兵工厂、纺织厂、造纸厂等,虽然设备简陋,但工人们干劲十足,生产出了大量的武器、布匹和纸张,满足了苏区的部分需求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解决了苏区的物资匮乏问题,也培养了军民们的劳动意识和创造精神。
斯诺在书中描述了苏区的工厂和农田,虽然设备简陋,条件艰苦,但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工人们在工厂里哼着革命歌曲,农民们在田地里辛勤劳作,孩子们在学校里读书学习,整个苏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新中国的坚定决心《红星照耀中国》还让我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中国革命的了解大多来自于课本和影视作品,这些资料虽然也能让我了解革命的大致过程,但往往缺乏细节和真实感而《红星照耀中国》则通过斯诺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革命图景它让我明白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到抗日战争的浴血奋战;从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到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壮大,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和牺牲同时,它也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正确性,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路线和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为实现革命目标而奋斗。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成长的过程书中的革命领袖和红军战士们,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理想信念,什么是责任担当,什么是牺牲精神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为了实现理想不惜牺牲一切;他们勇于担当起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任,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甘愿奉献自己的生命,用鲜血染红了革命的旗帜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当今和平年代,我们虽然不需要像革命先烈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学习中,我们要刻苦钻研,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工作中,我们要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生活中,我们要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记录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更传递了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无私奉献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也让我们明白了中国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
这本书不仅是写给过去的,也是写给现在和未来的,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在当今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从《红星照耀中国》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像革命先烈那样,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战略定力,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胜利总之,《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的好书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历史,更让我们懂得了珍惜和奋斗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为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我相信,只要我们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让红星永远照耀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