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鉴赏硕士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研究.docx
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舞蹈鉴赏硕士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研究 第一章迪庆藏族婚俗舞蹈概况 民俗文化深深扎根于民间,贯穿于民众的生活之中中华民族地域开阔,民族甚多,每个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都各具特色、底蕴丰厚民俗,即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由民众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延续并享用和传承的一种集合型文化形态,是人们思想感情、宗教信仰、传统文化、世俗风俗、道德伦理、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社会生活等方面人文精神因素的凝结和社会生产劳动、生产力水平的呈现①人的一生就犹如一本文化史诗,无论是细枝末节的生活琐事,还是生老病死的人生大事,都记载了最真实的民间生活,集结成最有价值的民俗文化而婚俗文化即是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片面婚姻是人们一生必经的人生大事由于它关系到人类繁衍和整个社会的进展,所以说婚俗文化被看成是人生礼仪中的重中之重婚俗文化不仅仅是新婚的男女双方的结合礼仪,而它关系到两个家庭,甚至是两个家族它不仅意味着家庭与家族的不断扩大与昌盛,也让人类的生命得到了延续和进展在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形成了各自不同并自成一体的婚俗文化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婚俗文化其婚俗仪式都是不成或缺的。
婚俗仪式是婚俗文化的重要片面,它一般都有特定的程序和套路而在整个婚俗礼仪之中最为高潮的便是流传于各地独具特色的婚俗舞蹈,它通常是整个婚俗过程中的最高潮在喧嚷的欢歌笑语之中,与众人同庆,让全体人一起见证两人的幸福各民族婚姻习俗中的民间舞蹈,严格来说,大片面属于广义上的婚礼习俗舞蹈范畴,由于这些舞蹈并不仅限于婚姻习俗传承但是,也有特意为婚姻习俗而存在的婚礼舞,它直接表现婚姻的内容、形式和过程而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婚俗仪式中流传的婚俗舞蹈那么归之为广义的婚礼习俗舞蹈的范畴由于流传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婚俗仪式中的舞蹈不仅仅是在婚礼中跳,而在重要的喜庆节日之中也会以此歌舞庆祝 第一节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的起源迪庆藏族自治州下辖三个县,每个县的婚俗文化在整个大的迪庆藏族文化的背景下大至一致但是流传于各地的婚俗舞蹈却各有特点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婚俗舞蹈是流传于当地最为出名的中甸锅庄,其风格沉稳、厚实,蕴含了深厚的民族文化而德钦县的婚俗舞蹈除了有名当地滿洒、豪迈的锅庄以外,还会融入美好、轻柔的弦子而无论是香格里拉县还是德钦县,婚俗文化的起源那么是迪庆藏族自治州祖祖辈辈遗留、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经过历代的流传进展于此。
无论是哪个县婚俗礼仪中的婚俗舞蹈都会以锅庄为礼仪舞蹈之重清?徐河《清稗类钞》中已有关于这种舞蹈的记载:跳锅庄为蛮民生而固有之惯技,故人人皆能为之男所隔着乃戏谵之词众女合跳,歌声悠扬可听②如今的锅m图二:参与婚礼的民众围坐吃饭庄大至也与清朝一致而在民间还有这样一个说法:很久以前,在昌都、甘孜一带的交通要道上,幵设了大量设备简陋的旅店、马店,供来往的商客住宿当时这些旅店和马店就称之为锅庄;之所以叫锅庄;,据说是由于藏族民众做饭用的灶炉,是用砖瓦围成的矮火塘,火塘中置一个火架,可以炖砂锅(也就是说锅;置在庄;上),而这种三脚架上的壤砂锅的灶炉,在每个旅店、马店都有好多,所以旅店、马店就被称之为锅庄每当円落时,成群结队的旅客和马锅头,赶着马,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这些锅庄前,卸下孰子后,大伙就围坐在火塘旁边吃喝边唱跳,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锅庄;这样一种歌舞形式在民间对于锅庄起源的流传甚多,而这种流传于当地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和当地民众的生活不无关系它是当地藏族民众生活的一片面,来源于生活,传播于民间,是众人对生活喜欢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他们精神文化的支撑 其次章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的文化成因 马胜德在其著作《中国民舞》中指出,作为民间文化表现形式的民间舞蹈与民俗是紧密联系的,两者都是随着人类的繁衍、进展而流传和承袭下来的;但民俗活动又是民间舞蹈的载体,令民间舞蹈弥漫活力、活力和民族特征。
然而,迪庆藏族的婚俗舞蹈并不是一蹴而就它是迪庆藏族由古至今,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形成的一种民间风俗活动婚俗礼仪之中的舞蹈是整个婚俗活动的重要片面,也是整个婚俗活动的高潮此舞蹈套路大多是流传于当地的传统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其舞蹈中积淀了深厚的民间舞蹈艺术文化所以,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相互融合集结而成民间舞蹈是一种活化石它年年在跳,年年在自我成长和进展最为重要的事,它们不是外在于民间生活的附属物,而是和民间衣食住行的功能和观念信仰一样,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民间生活的一个组成片面所以,假设要深入剖析迪庆藏族的婚俗舞蹈,就要透彻的去了解迪庆藏族的人文历史背景、地理、宗教信仰以及民俗文化等一切与之相关的文化因素,来全面分析迪庆藏族婚俗舞蹈形成的缘由 第一节迪庆藏族的历史人文背景据考古证明,远在旧石器时代,迪庆境内就已经有了人类的活动其中建塘草原、小中甸草原的西部,北起尼西的页卡,南至小中甸三碧海的古高原上面分布有19个旧石器点在尼西的页卡、小中甸的曲桂顶、建堂镇的达里觉以及金江镇的吾竹也有察觉新石器时期文物器具由此说明在新石器时期,迪庆境内人类的活动就已经更加的频繁了迪庆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居住区。
除汉、回、苗族之外,根本都属于氏宪文化系统每个民族迁入的时间有所不一,各不一致个民族之间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状态但是在生存进展的格局之上,各个民族都有相对集中的区域,有自己共同的语言、文化和习俗,也有着自己的文化系统然而各个民族的迁徙与交融形成了迪庆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关键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迪庆地区就有了信奉苯教的土著先民的生活据《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志》中记载,二千年前他们与外界早已有了紧密的交往,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在公元七世纪,吐蕃经营迪庆地区,大批的吐蕃人迁居于迪庆并且融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之中此后,随着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与进展,大量民族人口迁移到迪庆,与当地的藏族自然融合,进展成相互依存的血缘关系千百年来,也正是通过这种异源同流或者同源异流的不同途径,逐步形成了以藏族文化为主体,又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迪庆藏族 第三章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的社会功能........27第一节舞蹈的传承功能.......27其次节族群的凝结功能.......30第三节群体的自娱功能.......34第四章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的文化价值.......35第一节传承迪庆藏族民间舞蹈文化.......35其次节丰富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素材.......37 结论 云南迪庆香格里拉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州,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且祥和、恬静的世外桃源,更是世人皆敬仰的圣地。
在现代文化的侵润和冲击下,它却依旧保持着它独有的古朴而神秘的气质迪庆香格里拉文化让人的心灵震撼,它独特的婚俗舞蹈形式更是感人至深据考古表明,早在距今七、八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迪庆境内就有着土著先民生存和繁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进展过程中,又由于其他民族的侵略占领、或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亦或是其他民族迁居此地等等使得这个地区的居民有着对比紧密的关系,且相互交往和影响尽管迪庆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其周边民族的甘青草原文化、中原文化以及甸域文化及土著民族文化都在它身上打下了鲜明的烙印因而,迪庆藏族自治州的文化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在迪庆藏族自治州这片土地上,无论是七著民族还是外来民族都能对等相待、团结互助和友好相处,他们都是迪庆藏族自治州积极的创办者与幵发者他们对迪庆历史的进步,以及经济、文化的昌盛进展都做了不成磨灭的付出以一夫一妻制为主体的迪庆藏族家庭婚姻传承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从中可以窥见迪庆藏族民众古朴的婚俗习惯,及象征当地人生命迹象的婚俗舞蹈迪庆藏族自治州婚姻习俗严禁父系血亲之间通婚,并遵守老大在家制度建国前,实行父母包办的阶级内婚制贵族和贵族通婚,平民、流浪艺人、乞丐等相互通婚。
然而,有少数家庭为了便于财产继承,男子出资产喇嘛终身不娶,也有为了减轻门户摊派和乌拉差役而采取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的当时妇女社会地位虽然卑贱,但掌管经济实权,主持家务,抚育儿女,母亲深受家庭的崇敬男子除农忙季节之外,大多数从事外部的活动藏族家庭招婿的较多,上门女婿是家庭中对等的一员,并得到长者的关切所以迪庆藏族自治州有着女婚如于的美谈如此更加的婚俗习惯以及沉稳质朴的婚俗舞蹈形式是迪庆藏族民俗文化与民间舞蹈文化的巨大名贵资产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