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程背景下《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反思.docx
3页新课程背景下《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反思——如何实现高质高效的课堂 作者:许泽燕 摘要:本文主要就作者在通用技术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从教学设计方面进行思索并作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谈了一些体会 关键词:通用技术,实践 ,设计,创新 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技术课是一个集基础和专业为一体的学习课程,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而是一门立足基础、重于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课程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崭新的课程,没有多少经验可借鉴和参照因此作为一个刚走上讲台的我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挑战在传统的技术类课程教学中,往往是教师管教、学生管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在这样的课堂里,实际上学生不是自己学会技术,而是被教会技术,技术教学往往变成了单纯的技能训练活动,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下面我将就我在这半年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设计、备课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实现高质高效的课堂谈一下体会1、联系实际,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需要以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还要充分发掘身边天然的优越的环境和资源,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形成技术教学的特色,争取获得教学效果最优化 例如在讲第一章《技术与社会》的时候,讲到生产流水线技术对生产的发展作用,我以大芬油画村作为案例,介绍了油画的制作流水线: 油画是一种耗时、耗工、价格昂贵的高雅艺术品,欧洲古典时期一幅油画通常要数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而大芬油画的生产模式是:一幅名画,几人分工,每人专画其中一部分,画得非常熟练又逼真,这样一名熟练画工一天可复制10多幅凡高的名画《向日葵》这种低人工,流水作画的方式,相比人工成本高昂的油画发源地——欧美地区,大芬油画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据透露,目前欧美市场上的油画70%来自中国,其中80%又产自深圳大芬油画到欧美后的价格可翻上几倍甚至几十倍现在大芬油画村每年的交易额可达上亿元,利润数千万元 同学们讨论一下:流水线技术的运用对大芬油画产业的作用,大芬油画产业对大芬村发展的作用。
结论:将油画制作方式实行了工业化,降低了成本同时占领了市场,获得了较大的利润,油画产业的发展改变了整个大芬村的经济面貌 通过这个案例分析,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因为这就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一个很好的素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了流水线的工作原理,理解了技术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实现了高质高效的课堂目标 2、直击时事,渗透美育和德育 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知识目标,而是确定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立体目标因此,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是体现新课程的一大亮点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是单一枯燥的说教,要和实际的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在这方面,本人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讲到“设计的一般原则”这节课中,我举了最近的经济新闻“中国彩电生产将面临陷入全面亏损”的例子,还有一些网络数据: 4台电脑,1台出自中国的江苏! 1台电脑赚10个苹果的钱 ! 8亿件衬衣换空中客车A---380! 再结合厚街本土制造业的例子,强调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技术落后就要受到血淋淋的技术剥削,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的欲望,响应胡锦涛主席的号召:建设创新型国家。
另外一方面也巩固了学生的专利意识 3、设置合理的技术设计课题,让学生在技术实践中亲身体验 通用技术课程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而技术设计是技术素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通用技术的整个课程统一的设计题目,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在引导和鼓励的过程中,让设计成为学生的需要在很多课堂中,我都抓住学生的每一点微小的发现,进行鼓励和引导,让设计成为他们自身的需要例如:在讲人机关系这一节时,外宿的同学提出:“课桌是用来学习的,中午趴在课桌上午休,很辛苦这种人机关系不合理我便及时抓住他们的这个问题说:“那么,你觉得睡觉不舒服是由桌子的哪些方面造成的呢?”问题一出,同学们表现都非常活跃,七嘴八舌讨论说开了最后大家一总结,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桌子太矮;桌面太硬;桌面的形状不好;睡觉的角度不对等等我接着说:“同学们说的都非常有道理,那这些问题,我们能不能想办法解决呢?”很多同学都认真的思考起来,他们课后跟我说,他们想设计一个“睡得容易”他们很快设计出了方案,甚至连技术保密性都考虑到了,专利的意识已经在他们的实践中体现出来这样,通过学生一个不经意的问题,让他们动口、动脑,并激发他们动手的兴趣,整个过程学生对学习变得兴奋不已,大大提高了课堂的质量。
通用技术课程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了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他们学会了思考,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4、设计课堂“空白”,为学生创造自主空间 在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从教学空间、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空白”,让学生进行自主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以问题为核心设计好带有探索性的技术问题,让学生在预留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探究或相互合作,使其通过动脑、动手来探究技术知识,解决技术问题,让学生加深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体验,增强技术学习的成就感例如:讲到“问题的发现”时,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中学生发现了盲人使用饮水机不是很方便的问题,经过思考,他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提问学生:“你们能不能想到他用了什么方法?或者想到比他更好的方法呢?”此时,他们的脑瓜子开始飞快地转了起来但是,这毕竟不是一个很简单的设计题目十分钟过去了,他们想出的各种各样的办法却都不是很可行此时,我准备揭开那位小发明家的方案,学生却要求不要,他们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因此我想到,除了以问题作为核心的留白设计外,教学本身也应该为传授知识“留空挡”,为学生留出分析思考的余地,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思维空间。
这样,学生在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探究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而不只是单纯的讲解或传授 5、注重备课 研究备课是教学永恒的主题只要有教学,备课就不会终止备课效率的高低与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活动的优劣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记》上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想教的困惑,更多地要从备课中找原因,改进备课是改进教学的重要环节由于通用技术课是一门不在高考考查范围的科目,那么要上好课,要抓住学生的心,就一定要在备课和教学方式上下功夫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它体现了基础性和通用性,又是一门有别于专业技术的技术因此,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的兴趣、生活经历、地域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在教学及评价方面鼓励多样性和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还有,要避免机械的、单一的技能训练,要强调在学习中使学生的技术素养的形成、思想方法的形成和文化的领悟三者之间的统一,注重在拓展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要倒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得准备一桶水、一缸水,甚至于源源不断的流水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勇于创新,勇于迎接挑战。
在通用技术课程新教材的实验中,学习和体验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促进对自身角色的反思,不断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使其成为教学的引领者,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编辑:许泽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