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孔子的家庭出身问题新探.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49495668
  • 上传时间:2022-12-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0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孔子的家庭出身问题新探 孙景坛 [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理论界都认为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不妥孔子的家庭出身三代以上都是士,如果确定家庭出身原则上只上溯三代,那么孔子的家庭出身就并非“没落”; 士在春秋以前属平民,所以孔子的家庭出身也不是“贵族” 孔子的家庭出身虽是士,但他是在农的家庭中长大,所以孔子的家庭出身又具有二重性孔子的家庭出身是士,本人成分也是士,但二者有质的区别:其父的士是武士,孔子的士是儒士,儒士头衔是孔子自己努力得来的 [关 键 词] 家庭出身;贵族;大夫;士;武士;儒士;农 孔子的家庭出身问题,是孔子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上,理论界较一致的看法是: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不同的是:有人如蔡尚思先生认为是奴隶主“没落贵族”[1],有人如匡亚明先生认为是封建领主“没落贵族”[2],二说长期相持不下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特提出几点商榷意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一、孔子的家庭出身“没落”吗? 理论界认为:孔子的先祖是大贵族,父亲是小贵族,故而家庭出身“没落”如蔡尚思先生说:孔子的父亲“叔梁纥的先世,那是很显赫的他的祖先,原来是春秋时宋国的贵族。

      宋国是周初大分封时,封给殷纣庶兄微子启的领地,让他继承被周王朝所灭的商王朝的‘绝世’微子启有个嫡传后代弗父何,本当继承其父宋闵公做宋国君主,却由于某种原因,让位给其弟宋厉公,由此赢得礼让的美名弗父何的曾子正考父,曾经相继在宋国三个君主之下任上卿……但正考父的子孙显然不象他保全禄位而那么小心谨慎,叔梁纥的六世祖孔父嘉,在宋国贵族的内鬨中被杀,其子逃亡到鲁国,以孔为氏,传了四代,便到叔梁纥[3]匡亚明先生也说:“孔子的祖先,是宋国(国都在今河南商丘县)贵族宋的始祖是微子启微子启卒,由弟微仲继位大概微仲就是传说中可查的孔子远祖宋国和鲁国毗邻孔子五代祖木金父因其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证中被杀而从宋国避祸奔鲁孔子父亲叫叔梁纥,自微仲到叔梁纥共计十四代……[4]应当指出,蔡、匡二先生的说法虽大致正确,但有几个问题应搞清楚 第一,关于孔子的远祖应当指出,蔡先生将孔子在宋的先祖追溯至微子不确,孔子在宋的先祖应如匡先生所言,是微子之弟微仲但匡先生认为,微仲就是“传说中可查的孔子远祖”,也不确我们知道,孔子的家世是中国古代唯一有史可查(包括传说)的家族微仲虽是孔子在宋的先祖,但绝不是“传说中可查的”孔子的最早的远祖。

      众所周知,微子启与微仲乃殷商最后一个王即被武王灭掉的纣王的庶兄弟就是说,纣的父亲帝乙亦是微仲的父亲帝乙是殷商倒数第二个王,这样孔子“传说中可查的”的远祖就不仅仅包括当年伐夏建商的汤,而应追溯至契因为契是汤的远祖,有《诗经•商颂•长发》为证:“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遂视既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5]这里的“玄王”就是契,跟治水的大禹在时代上差不多,是禹或夏的诸侯契只是孔子“传说中可查的”最早的男祖先契是“有娀氏”的子孙,母亲为“简狄”,父亲不知为谁因此,孔子的祖先,最早在母系社会时是“有娀氏”,最后一个女祖先为“简狄”;在父系社会时,主要有:契——相土(契的孙子)——商汤(包括除纣外的历届殷天子)——宋微仲(包括微仲至闵公的宋国国君)——弗父何——孔父嘉——木金父——防叔——伯夏——叔梁纥等 第二,关于孔子家世的“兴盛”与“没落”蔡、匡二先生都认为孔子的先祖在宋初时“最显赫”,这种看法不妥从上引孔子全部家世来看,孔子“最显赫”的先祖应是汤,他伐夏建商,功业最卓著。

      另外,蔡、匡二先生都认为:孔子家世的没落,始于孔父嘉被杀,木金父(一说是防叔)奔鲁,也不妥事实上,孔子的家世从殷纣时起就已开始没落:微仲跟纣是庶兄弟,名义上是王室子弟,但因他的亲兄微子与纣在政治上已分道扬镳,所以他并不吃香,其家族的没落之形已显宋初应是孔子家世的再次没落:周伐纣胜利后,最初并未分封微子兄弟做诸侯,而是分封了纣的儿子武庚,由于武庚追随管叔、蔡叔叛乱,被周公镇压了,这才封微子于宋宋在周初的诸侯中,只是个子爵国,在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中,位置较靠后而且,周的诸侯国,多为功臣及子弟、亲戚,宋是殷商遗民,作为异类,要受周人的监督微仲从其兄微子手中接管了宋,虽然值得庆幸,但微子将宋交与他,更多的考虑是看中他的老实,不会得罪于周弗何父让国是孔子家世的第三次没落:弗何父虽赢得了美名,世为宋国的上卿,但毕竟失去了国君的宝座孔父嘉被杀,木金父(一说是防叔)奔鲁是孔子家世的第四次没落:当然,这次没落最惨、后果也最严重:孔氏家族不仅去了世卿世禄的卿大夫之爵,还失去了自己的祖国,沦为鲁国季氏门下的士 第三,孔子的家庭出身能否用“没落”来形容?众所周知,探讨孔子的家庭出身,说白了,就是给孔子划成份。

      提起划成份,中国人并不陌生,因为我们在土改时期曾给所有的中国人划过成份不过,划成份要讲究政策,不能乱来我们给孔子划成份也是这样但是,孔子是古人,怎样给古人划成分?依通常的做法,划成份主要看其自身情况兼及追溯历史追溯历史,我认为上溯三代足矣蔡、匡二先生给孔子划成份,一下子上溯十几代,追溯到宋初的微子、微仲,显然不对如果只上溯三代,我们知道: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和爷爷伯夏,都是季氏的士所以,其家世不存在“没落”问题尽管从孔父嘉被杀起,孔子的家世确已相当“没落”,但这一“没落”对木金父、防叔而言是恰当的,对孔子已不合适因为木金父、防叔与孔父嘉的关系属三代以内,而孔子已属三代以外 由此可见,说孔子家庭出身“没落”,根据不充分 二、孔子的家庭出身是“贵族”吗? 理论界认为孔子出身于贵族,主要根据有二:一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士,而士在春秋时期是贵族如匡亚明先生说:“孔子的父亲是一个武士身份(贵族中最低级的身份)[6]二孔子的父亲已被晋升为大夫如蔡尚思先生说:“叔梁纥,在鲁襄公时充当鲁国大贵族孟献子属下的武士,立过战功,被封为陬邑的大夫,因此又称为陬人纥[7] 士在中国古代春秋以前属不属贵族?现在理论界普遍认为属于贵族,如中国理论界影响较大的工具书《辞海》,“士”条释7说:“商、西周、春秋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

      [8]此说很值得商榷 第一,与其“士”条释1有矛盾《辞海》“士”条释1说:“男子能任事之称《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9]“男子能任事之称”,就是说,士是能胜任一定工作的男子的通称,而这个“能任事”的男子,不专指贵族,也包括平民男子从“士不可以不弘毅”看,这个包括大量“能任事”的平民男子在内的“士”,其历史时代当在春秋因为《论语•泰伯》中的话为孔子之言,孔子乃春秋后期人由此可见,士在春秋时期就包括平民 第二,与现存的史料有出入研究历史上某类人物的身份或地位,史料至关重要,如果漏掉了某些关键史料,这种研究很难具有科学性关于士在春秋以前的身份或地位,《国语·齐语》有一段较经典地记载:“桓公曰:‘成民之事若何?’管子对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易’公曰:‘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10]这里就明确提出了士是平民,也就是“四民之一”管仲是东周初期人,他这里所谓的“昔圣王”之“昔”,当指东周以前,至少是西周时期可见,士在西周时期亦有平民的内涵应当指出,士在古代为“四民之一”,《辞海》是有说明的。

      如《辞海》“士”条释3说:“古为四民之一《汉书•食货志上》:‘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11]又《辞海》“士民”条说:“古代四民之一《毂梁传•成公二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12]但《辞海》所引的史料在时间上较迟,一为东汉初期的《汉书》,另一为战国后期的《毂梁传》,漏掉了时间较早的《国语》,这才将士为“四民之一”的历史局限在了战国及秦、汉,忽视了春秋以前 第三、与其“贵族”条释义不符《辞海》“贵族”条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中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阶层……在封建社会……贵族是具有世袭爵位和领地的各级封建主的统称……中国古代有公、侯、伯、子、男”[13]等可以肯定,《辞海》对贵族的释义基本正确,但它对中国古代贵族的举例未提到士可能有人会说,《辞海》“贵族”条没有举称士,不等于士不是贵族,关键要看士是否具有贵族的本质特征笔者对此极为赞成《辞海》“士”条释7在证明士为贵族时说:“《书•多士》:‘用告商王士’又《酒诰》:‘厥诰毖庶邦庶士’春秋时,士每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有食田”[14]等应当指出,这里的周王或周公“用告商王士”、“厥诰毖庶邦庶士”,就像赵太爷叫阿Q“滚开”——不能说明就是赵太爷认阿Q为同宗一样,不能说明士在商、西周时是贵族,因为它未涉及贵族的本质特征。

      士每多为卿大夫的家臣”,说明只是个别的士是卿大夫的“家臣”,而“家臣”只是一种与贵族关系较亲近的“臣仆”,不是贵族爵位有的有食田”,说明只是少数士“有食田”;士“有食田”又是春秋后期晋国改革以后的情况,如《国语·晋语四》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15];又《左传》哀公二年载:赵简子在打仗前的誓词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16]但“食田”不是“贵族领地”:贵族领地是“授民授疆土”,既包括可耕地,也包括山川河流,还包括土地上的民人,而“食田”仅是可耕地过去,金景芳先生认为:在古代,“无论诸侯或卿大夫士,受封的土地都是成片的[17]提出了“士的封地”问题,但金先生没有给出史料来证明我们知道,西周、春秋时,统治者都给农民“授田”,如《周礼·地官·遂人》说:“遂人掌邦之野,以土地之图,经田野……以岁时稽其人民,而授之田野……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颁田里上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五十亩,余夫亦如之;中地,夫一廛,田百亩,莱百亩,余夫亦如之;下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二百亩,余夫亦如之[18]除农民外,士、贾等也都有“授田”,如《周礼·地官·载师》说:“载师掌任土之法,以物地事授地职,而待其政令。

      以廛里任国中之地,以场圃任园地,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以公邑之田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地,以小都之田任县地,以大都之田任疆地[19]可见,“食田”即属“士田”,性质与农民的“授田”相当而且,据古文献载,春秋以前的贵族,跟《辞海》“贵族”条的举证一样,除天子外,分五等:公、侯、伯、子、男,不包含士如《国语·周语中》载:晋文公定周襄王于郏,文公请隧,襄王不许,说:“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先王岂有赖焉?”[20]又,《礼记·礼运》载:“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21]这里所述的贵族制度也不包含士 孔子的父亲是否已被晋升为大夫?回答是否定的第一,此说没有直接的史料依据匡亚明先生在提到这个问题时说:孔子的父亲是“陬邑大夫(一说陬邑宰,管辖区相当于现在一个镇,乡或区)的低级官职”[22]即他虽认为孔子的父亲是“大夫”,但还列举了“陬邑宰”的说法,说明这个问题向来就有争议古文献在提到孔子的父亲时,《左传》只说“陬人纥”[23],《世本》说“叔梁纥”[24],根本没有“陬大夫”之说。

      而提出此问题的是蔡先生,也没有拿出证据来证明 第二,孟献子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眉山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滨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A)及答案.pdf 吉林省四平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临沂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浙江省宁波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广西贵港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广东省广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福建省永春二中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pdf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青岛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滨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B)及答案.pdf 吉林省松原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湖南省湘西州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福建省永春华侨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pdf 四川省广安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甘肃省平凉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上海市2025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语文10月月考模拟卷(七)含答案.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